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烹调顾名思义,"烹"是将食物加热,"调"即调和口味。调味,就是通过原料与调味品在适当时间、合理搭配,经过加热前、中、后的调和,使菜肴去除异味,突出正味,增进美味。俗话说"五味调和百味香"。调味作为成菜与否的关键更与营养相互关联。中国菜基本味有咸、甜、苦、辣、酸、鲜香。咸咸作为百味之首,也是基本味,咸味以氯化钠最为显著。它本身并  相似文献   

2.
清代文学才子兼美食家袁枚在其饮食名著《随园食单》中说:“豆腐得味胜燕窝”。此话意即菜肴的味道好坏,不在于烹饪原料是否名贵。价格低廉,大众化的原料,只要烹饪得法,同样能烹制出别具一格甚至胜于高档菜肴的好菜来。近日读上海作家白忠懋老师(《美味与烹法》见《四川烹饪》97年5期)的文章,其结尾也说:“菜料有贵、贱之分,但贵者若烹法不当,吃来全不是滋味;贱者若烹法得当,则能使人举箸不已。”本文就向广大读者介绍数款用价格低廉大众化烹饪原料做成  相似文献   

3.
向军 《中国食品》2006,(3):4-25
俗话说:“一人巧做千人食,五味调和百味香。”菜要形成味道,一在于烹,二在于调。烹,是将原料加热,其主要目的是让原料由生变熟。而烹制菜肴的目的,不仅仅是得到熟食,而是得到可口美味、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另外,加热还可以改善食物的色泽和形状,如鱼片滑油后洁白.大虾熟后色红,改刀后的鱿鱼可卷成麦穗形。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熟练掌握“烹”和”调”的技巧,掌握各种调味方式和调料的使用时机,方能实践中运用自如,把握住主动权,烹调出滋味鲜美,色泽美观、形态优美的菜肴。  相似文献   

4.
烹,调,味是体现烹饪工艺和菜肴特点的核心。在烹饪实践活动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烹影响到调味的方法和用量,调又影响原料的烹制时间。通过烹的加工可以改善和丰富原料的风味,而不同“本味”的原料对烹饪方法的选择也有各自的要求,调味工艺决定菜肴的口味,同时也对菜肴质感及其风味要素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在研究烹饪工艺的过程中,既要了解烹,调,味的概念和内涵,更要了解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才能烹饪实践  相似文献   

5.
烹调是烹与调的结合。烹的作用是将生料经过加热或腌渍制至熟;调的目的是辅以鲜美滋味,使之增色添香。常言道“香自味汁来”,调味品使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菜肴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广东,也能见到鱼香肉丝、鱼香豆腐、鱼香兔 肉、鱼香茄子煲等菜肴。但广东的鱼香味却与四川的 鱼香味完全不一样。 四川的鱼香味,是由葱、姜、蒜仁、泡辣椒、糖、 醋、红油等混合而产生的一种复合味。可调制成味 汁,用于浇拌加热后的菜肴,也可作为加热后的菜肴 蘸料,还可直接与原料同烹成菜。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一人巧做千人食,五味调和百味香。”菜肴味道的形成,一在于烹,二在于调。烹,是将原料加油,其主要目的是让原料由生变熟。而烹制菜肴的目的,不仅仅是得到熟食,而是得到可口美味、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另外,加热还可以改善食物的色泽和形状,如鱼片滑油后洁白,大虾熟后色红,改刀后的乌鱼可卷成麦穗形。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熟练地掌握“烹”和“调”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常见的菜肴增鲜法,是在烹好的汤、菜中投放适量味精,或在烹好的菜肴中滴几点香油。高明的厨师还用"吊汤"(清汤,奶汤等)或鸡、鸭汤增加菜的鲜味。还有没有其他的菜肴增鲜法呢?对于这个问题,经翻看古代菜谱,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一、鲜汁增鲜法:如烧笋、煮虾的汁,取来放入其他的菜肴中,可以增加菜的鲜味。李渔在《闲情偶记·饮馔部》中说:"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须之物。由此则诸味皆鲜。  相似文献   

9.
调味品世家     
菜肴的原料,原有的滋味并不一定完全合乎人们的要求,有的淡而无味,有的腥膻。要达到菜肴的美味,一在于烹,二在于调。在烹饪过程中,通过巧妙手法,把主、辅原料和调味品进行适当的配合,经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特殊的滋味,减除不良气味的作用。加热过程一般也叫调味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五味的调和     
《食品与生活》2013,(12):1-1
以"和"为圭臬的五味调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重和合的文化精神在饮食烹饪上的贯彻和表现。中国人把烹与调合为一体,尤其重视调味和调味品的作用,包括调味品的投放量和加热过程中的先后次序。调味的作用是去腥解腻,减轻异味,确定菜肴主味,增添美味,增加菜肴色彩,直接关系到治办饮食的成败。在我国,即使是家常菜,也大多需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相似文献   

11.
黑椒生炒甲鱼是金陵的一款美味 佳肴.此菜除了原料名贵、营养丰富以 外,加黑胡椒调味更显新颖. 目前,从整个餐饮市场上来说,甲鱼 菜肴多以烧煮蒸炖煨之法烹制,有新意 的不多.而黑椒生炒甲鱼所采用的生炒 技法,则是先把甲鱼下锅焯水后,再加调 料煸炒,然后烹人鸡汁,收汁勾芡,成菜 酱浓油亮,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12.
工艺菜,又名“花色菜”,古也称“香食”和“看盘”,是指以食物为原料,经过厨师配料、造型设色,进行艺术加工,并具有欣赏价值的可食性菜肴。“华妙精源,无美不臻”是中国的烹食之道。我国厨师在烹饪技艺上历来注重色、香、味、形、质、器,并以此久负盛名,驰誉全球。而筵席餐桌上那些色彩艳丽的工艺菜,更被誉为“厨艺杰作”、“艺术珍品”。为了能使广大  相似文献   

13.
昌黎的野味菜肴是很有特色的,在兔年到来之机,整理一套以兔为原料的菜肴,献给朋友们.兔肉素有“百味肉”之称,与鸡同烹有鸡肉味,与鱼同烹有鱼肉味,而且兔肉营养丰富.节日中选上几款或来个兔肉宴,也很惬意.  相似文献   

14.
正一、技法定义将预制好的原料,加入适量汤汁和调料,用旺火烧沸后,改用中、小火加热,使原料适度软烂,而后收汁、勾芡成菜的多种技法总称。二、机制、关键和特点烧制技术内容比较广泛,在做法和烹调目的上,与焖法、烤法、扒法等相互关联。通常说的"烧"是把各种预制作原料再加热至质地软烂,并使调料渗入原料之中,浓缩味汁,以增加菜的美味。烧是水烹法中最精细、最复杂、最有特色的一种技法,它要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热方法才能  相似文献   

15.
调味绝招     
“食无定味,适口者为珍”,此乃食文化之古训。味从何来,鲜从何来?乃本味与调味之功。本味即日常荤素食物原料中天然含有的呈味成分——谷氨酸钠、肌苷酸钠和鸟苷酸钠。调味即调理滋味,就是把各种适口之味以恰到好处的比例重新配置。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形。“烹饪三鲜美,调和五味香,烹四海美味,宴五洲佳宾”是烹饪技术的真实写照,其中“味”为衡量菜肴质量标准的要素。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论及调味作用时,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厨之佐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褴褛,西子亦难以为。”中国菜在口味上变化无穷,…  相似文献   

16.
菜肴味道的形成,一在于烹,二在于调.烹,是将原料加热,其主要目的是使原料由生变熟.而烹制菜肴的目的,不仅仅是得到熟食,而是得到味美可口、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熟练地掌握“调味”的技巧.而要掌握这一技巧,则必须  相似文献   

17.
所谓菜汤,就是指带有较多汤汁的菜肴。汤菜,一般而言,菜是多于汤的,或汤菜各半,或汤略多于菜。如果汤汁大大的多于菜,则应属于汤了,而不属于菜。(注:汤与菜的数量,是指体积,而不是指重量) 汤菜的烹和调,就是汤菜的加热和调味。 汤菜的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煨汤菜、炖汤莱、煮汤菜、氽汤菜、烩汤菜、蒸汤菜、汤泡汤菜、熟火锅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一个菜肴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味。在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中,当鉴别菜肴质量的时候也将味放在了首位。味好,食用性强的菜肴为上品,否则是下品。 我们知道,菜肴的味大多是通过厨师在烹调中用调料调出来的,所以,“调味”又是每个厨师必须掌握的操作技巧。 纵观所有菜肴,调味大致有三个阶段。即原料加热前调味;原料加热中调味;原料加热后调味。本文也从这三个阶段入手,试谈  相似文献   

19.
雉羹,指的是用野鸡肉和稷米做成的羹,此菜发源于徐州(古称彭城),有彭城第一羹之美誉。相传雉羹乃篯铿(世人尊称彭祖)所烹,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菜肴之一。在尧帝时期,五味尚未进入调味的范围,篯铿以盐和梅调味,制成了美味的雉羹,保持了菜肴的原汁原味——野鸡、原汤和煮烂的稷米,只经过简单的烹  相似文献   

20.
朱晓斌 《四川烹饪》1999,(11):17-18
中国菜肴素来讲究色、香、味、形、器俱美,而“形”在其中又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菜肴的“形”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但所有的形态和变化都依赖于菜肴的组配技法。下面我就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烹该实践,浅显地谈谈菜肴的各种级配技法。一、松散型菜肴的组配拉法这种组配技法的特点是:把彼此分离的各种菜肴原料,经加工制熟后,装盘时再拼合成完整造型,故又谓之拼合法。此法充分运用原料的自然色彩与形状,突出原料本来的质地、形态、色泽,扬长避短,表现出菜肴的材料美、技术美和意趣美。如:炒虾仁、烩海参、宫保鸡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