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砧木对酿酒葡萄生长和结果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O4、5BB两种砧木与宁夏主栽的赤霞珠、美乐、霞多丽进行绿枝嫁接,研究砧木对酿酒葡萄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接穗品种,以5BB为砧木越冬保存率高,接穗与砧木增粗的速度接近,亲和性更好。SO4和5BB两种砧木显著增加赤霞珠葡萄的单粒质量,但对3个品种的穗质量没有明显影响。5BB做砧木提高霞多丽、赤霞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霞多丽、美乐可滴定酸含量;以SO4为砧木显著降低3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赤霞珠酸含量。综合来看,以5BB为砧木可提高果实品质,而SO4为砧木降低果实品质或推迟成熟。 相似文献
2.
1宁夏葡萄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宁夏种植葡萄,在史籍中早有记载。唐代著名诗人韦蟾在送卢潘尚书一诗中写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元代回族诗人马祖常的《灵州》(灵州为宁夏灵武市)一诗有“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的赞叹。这表明自古以来,宁夏种植的葡... 相似文献
3.
4.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2000年酿酒葡萄冻害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宁夏贺兰山东麓属于温热干旱气候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年均温8.8℃,年≥10℃的活动积温3303℃,浆果成熟期7、8、9月份的降雨量分别为43.6mm,55.9mm和27.3mm,昼夜温差在15摄氏度以上,且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这种大温差、高光照、少降雨、可控水的小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为建立具有西北特色的酿酒葡萄新型基地,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但该地区冬季寒冷,早春晚霜,深秋早霜对葡萄,特别是抗寒性较差的欧洲种葡萄植株的越冬和生长发育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2000年春,葡萄出土后,我们对银川主要酿酒葡萄基地:玉泉营,广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内葡萄酒需求的迅速增长和消费人群品味的不断提高,酿酒企业也更加意识到葡萄原料控制的重要性.但是伴随着葡萄酒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巨大市场的同时,内地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土地却日显稀缺,葡萄酒生产企业切实需要开辟新的原料产地,新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广阔的土地优势迅速成为各大葡萄酒厂商现实的目标,纷纷在这里建立自己的葡萄种植和酿造基地. 相似文献
6.
谈宁夏葡萄酿酒企业在循环经济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循环经济概念和优势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葡萄酒厂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及葡萄皮渣籽的综合利用,并明确指导,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根本,是宁夏葡萄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宁夏酿酒葡萄基地发展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展酿酒葡萄基地的有利条件根据宁夏酿酒葡萄气候区划调查表明,宁夏北部的银川平原属中温带,干旱区,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不足200mm,该区光照足,年日照总量为3300小时,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温度8.SC,昼夜温差16.SC,什b南方沿海高一倍),水热系数K二0.68,无霜期180天,710C的活动积温达到摄氏3300C,有效积温为1500C。不但可以满足早、中、晚熟品种耐热量的需求,且成熟期气候冷凉,果实成熟缓慢,香气浓郁,是最佳酿酒葡萄,尤其是红葡萄品种的生产基地。该区晚霜冻及冰雹等自然灾害出现频率较低。区内引黄灌区水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酿酒葡萄新品种北冰红6年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的农艺栽培性状和果实性状表现良好,病害发生轻,果实含糖量远远高于公酿一号,树上冰冻果实落粒少.用北冰红冰冻果实酿造的冰红葡萄酒,酒质好,具有冰葡萄酒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宁夏地区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导率法和可溶性糖法对五个酿酒葡萄品种(西拉、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玫瑰香)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依次为赤霞珠>西拉>蛇龙珠>梅鹿辄>玫瑰香. 相似文献
10.
东北区葡萄酒和酿酒葡萄品种协作组于11月27至30日,在吉林市长白山葡萄酒厂召开临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协作组成员34个单位60余人,东北三省有关局、所的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啤酒、葡萄酒工业规划会议》精神;吉林省轻工设计研究所魏永田同志作了关于提高葡萄酒质量的报告;长春市东郊果园李凤山同志介绍了他们加强果园经营管理、提高葡萄产量及质量的作法和体会。大家座谈了原料基地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了协作组成立以来的活动情况,改选了协作组的组长和付组长单位,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宁夏从美国引进抗寒酿酒葡萄品种威代尔(Vidal blanc),开展了种苗繁育、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区域试验和酿酒试验。经过12年试验栽培,调查研究了其生物学和栽培学性状,结果表明威代尔在宁夏自然条件下表现出抗寒、抗病、耐盐碱、耐瘠薄和早产、丰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13.
宁夏酿酒葡萄产量与质量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土地利用、光能利用和葡萄叶面积系数3方面阐述了宁夏酿酒葡萄产量过低的原因,提出缩短葡萄行距,增加篱架高度,加大栽植密度等途径提高产量.从栽培措施、灌溉制度和酿酒葡萄收购现状分析了影响质量的因素.优质葡萄是提高葡萄酒质量的关键,葡萄生产与葡萄酒加工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利益-风险共同体",才能实现葡萄栽培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最佳酿酒葡萄生态区之一,并被批准为国家葡萄酒产品原产地保护区,受到了国内外各大葡萄酒厂家的青睐。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党委、政府都把葡萄和葡萄酒作为一大特色产业,积极倡导,组织开发。 相似文献
15.
16.
亓桂梅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8,(4)
OIV自2005年公布了世界葡萄与葡萄酒报告(Statistiques mondials Paris 2005)以来,至今未正式发表过关于全球葡萄酒方面的统计报告。2008年3月公布的“State vitiviniculture world report”报道了2005-2007年的一些资料,其中2005年的统计报告即将正式出版,2006年的数据是没有得到修正的暂时资料,2007年的是预测数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具有种植酿酒葡萄的天然优势,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这里的土壤和气候的多样性造就了葡萄品种的多样性。主要介绍了奥地利本土的一些代表性葡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奥地利的种植现状,并对其酿造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0,(2)
新西兰的葡萄栽培是从1819年开始的,是殖民者从欧洲最早将葡萄引入新西兰,而逐渐发展成为果树生产的。但是,由于受当时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所限,葡萄生产的发展非常缓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葡萄生产才得到迅速地发展。1960年,新西兰全国只有葡萄园388公顷,年产葡萄酒2,600吨,而从1961年到1970年的十年期间,葡萄园面积得到很快地发展,达到1,468公顷。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高抗逆酿造品种‘北红’在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本试验以5年生‘北红’为试材,在当年晚霜后的4月底修剪,结果母枝基部芽眼重新萌发。在葡萄转色前进行3种不同的负载量处理,并研究不同负载量对果实重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增加,果实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高,次生代谢关键酶PAL、C4H、4CL活性对负载量处理反应敏感,低负载量更利于糖分的积累和酸度的降低,也更有利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负载量最低的处理T3(主干每米8个结果枝,均匀分布6穗果,产量约为230 kg/667m~2)在采收时果实可溶性糖、总花色苷、总酚和单宁的含量最高,但其与负载量中等处理的T2(主干上每米均匀分布10穗果,产量约为380 kg/667m~2)果实中的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综合产量与品质考虑,晚修剪的5年生‘北红’合理负载量为T2水平,可以提高‘北红’的品质,有利于‘北红’树体积累营养,提高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肥料配比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对酿酒葡萄新梢长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葡萄在不同生育期对N、P、K营养元素的需求有较大差别:6月份N1P3K2为最佳肥料配比组合,即施N 0.1 kg/株,施P2O5 0.3 kg/株,施K2O 0.2 kg/株;7月份N1P2K3为最佳组合;8月份N3P2K3为最佳组合。N2P3K1配比为高产施肥组合,而N3P3K3的肥料配比是获取高糖含量的最佳组合。三要素中钾的产量和品质效应最高,且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