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酒石酸制备的预聚体用亚硫酸氢钠作为封端剂进行封闭后,得到一种小分子多羧基聚氨酯产物,研究了其作为铬鞣助剂对裸皮的耐湿热稳定性和浸酸膨胀性、铬鞣革坯收缩温度、鞣制废液中Cr2O3含量及铬鞣剂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铬鞣助剂能够与皮胶原蛋白发生结合,可引入大量羧基,同时使裸皮胶原纤维得到初步固定,提高耐湿热稳定性,有效抑制裸皮在浸酸过程中的膨胀作用,依据其用量不同可以进行少盐或无盐浸酸;该助剂使用后,能使铬鞣革坯的收缩温度提高到113℃以上,铬鞣剂的吸收率提高到85%以上,鞣制废液中Cr2O3含量降低到2 215 mg/kg以下,而并且其用量的增加可以加强这种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R.  PALOP  J.PARAREDA  O.BALL  S  A.MARSAL  郝霞 《北京皮革》2009,(5):97-101
为了评价加脂剂对皮革老化和六价铬形成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十八种不同类型的加脂剂对铬鞣革进行加脂,并分别进行了温度和紫外光试验,结果表明,皮革的发黄、收缩温度降低、自燃性和气味都与加脂剂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加脂剂的碘值则与这些参数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加脂革的温度试验中,没有发现有六价铬形成。文中讨论了皮革发黄、退鞣等老化显现的物理化学机理。此外,温度试验对皮革上述参数的影响要比紫外光试验大得多。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铬鞣剂的用量并提高裸皮对铬鞣剂的吸收率,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山羊软化裸皮为原料皮,先采用不浸酸铬粉对其进行预鞣制,然后采用y一般铬鞣剂对预鞣、削匀后的坯革进行再鞣制,随后对其进行染色加脂实验,先后测试不同阶段的革的收缩温度、坯革状态、吸收率及成品革纤维的形貌等。结果表明,最佳的方法是采用1.8%~2%不浸酸铬粉预鞣山羊软化裸皮,鞣制后所得的坯革收缩温度为84.7℃,颜色呈浅蓝色,随后采用3%的标准铬粉进行鞣制后,坯革的收缩温度为112.7℃,坯革颜色呈浅蓝色、粒面平细,裸皮对铬粉的吸收率为90%。染色加脂与传统铬鞣革相比较染料的吸收率与油脂的吸收率及革纤维的分散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4.
采用锆-铝-钛配合鞣液鞣制山羊服装革,以坯革的收缩温度、鞣制废液的COD值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了预处理剂、鞣液用量、终点pH值、鞣制温度等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单一因素中,鞣液用量对坯革的收缩温度影响最大;预处理对鞣制废液的COD值影响最大。当预处理剂为改性戊二醛、鞣液用量为20%、终点pH值为4.0、鞣制温度为40℃时,所鞣得的坯革收缩温度达到95℃,鞣制废液中BOD_5/COD值为0.19,大于传统铬鞣法鞣制废液的BOD_5/COD值。  相似文献   

5.
将3%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KR-T114结合不同用量的回收铬液应用于牛皮二层鞋面革大生产复鞣工序,对鞣后废液Cr2O3含量、CODCr、BOD5,坯革的收缩温度、柔软度、力学性能和综合手感进行检测与评价,对中和染色加脂后坯革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3%KR-T114分别结合12%回收铬液、20%回收铬液对二层蓝湿皮进行复鞣后,坯革收缩温度均达到100℃以上,抗张强度提高且柔软度与常规铬鞣革相当;3%KR-T114结合12%回收铬液复鞣后废液中的Cr2O3含量可降至640.7 mg/L,且CODCr、BOD5值均有所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KR-T114有利于皮纤维的分散。  相似文献   

6.
1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关注于所穿衣物的舒适度、适穿性和功能性并采用各种方法来评价上述指标。已有报道涉及纤维手套的功能性 ,然而迄今为止 ,还没有文献涉及皮革手套。2 实验方法2 1 手套革的准备浸酸绵羊皮用醛、铝盐和锆盐鞣制得到白湿皮 ,白湿皮用合成鞣剂复鞣 ,染色 ,加脂。非铬鞣绵羊皮分别用三种不同的加脂剂 (磷酸酯化烷烃加脂剂 ,亚硫酸化天然油脂和磺酸化合成油脂的混合物 ,天然油脂乳液 )进行加脂。按常规方法得到的铬鞣革用磷酸酯化烷烃加脂剂加脂。所有的实验革种都按全粒面工艺用酪素蛋白填料涂饰。2 …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常规铬鞣工艺的铬污染及得到合适的硅酸钠预处理山羊酸皮的工艺条件,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硅酸钠分别在碱、酸性区域内预处理山羊酸皮,然后再铬鞣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中性区域内硅酸钠预处理的效果更好;7 5%的硅酸钠处理3 h可使酸皮的收缩温度(Ts)达68 ℃,适合于削匀操作,产生的废弃物不含铬,易于降解和处理.此外,硅酸钠预处理酸皮后可使随后铬鞣废液中的铬离子质量浓度降低为0 960 g/L,铬吸收率提高为91%,5%的铬粉即可使皮Ts达104 ℃.扫描电镜分析及成革性能检测显示,硅铬鞣与铬鞣蓝湿革的粒面及纵截面的显微结构无太大区别.硅铬鞣成革的机械性能与常规铬鞣成革相当,Ts稍高于铬鞣成革.  相似文献   

8.
阳离子皮革加脂剂用于纯铬鞣革加脂可以渗入革的内层。经过植物鞣剂或合成鞣剂复鞣以及染色后的铬鞣革,革的表面电荷有了改变,用阳离子加脂剂进行加脂则油脂结合在革的外层,从而使革的粒面滋润,防止脆裂。用于绒面革则可使绒毛具有光泽。所以这一类加脂剂在生产中常用于第二次加脂,即在加脂时先加入阴离子型加脂剂,然后再加入少量阳离子型加脂剂,作为补充以  相似文献   

9.
改性牛蹄油制备聚合物加脂剂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波  彭必雨 《中国皮革》2005,34(3):48-52
用不同用量的醇胺和马来酸酐分两步改性牛蹄油 ,并用改性牛蹄油与丙烯酸共聚制备聚合物加脂剂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油 /酸、温度、过氧化苯甲酰 (BPO)和低碳醇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得到最佳条件 :n (油 )∶n(丙烯酸 ) =1∶1 ,反应温度为 85℃ ,BPO用量是单体质量的 0 .5 % ,醇用量是单体质量的 2 0 %。将其用于铬鞣革复鞣加脂 ,材料吸收率和成革增厚率高 ,革柔软、粒面细致、富有油感、弹性 ,具有一定防水性 ,用于铬鞣中。试验表明 :有助于铬的吸收 ,不降低收缩温度 ,使铬鞣革更加柔软。  相似文献   

10.
R.  PALOP  J.  PARAREDA  O.  BALL  S  A.  MARSAL  郝霞 《北京皮革》2009,(8):81-85
在第2部分,我们采用了十八种不同类型的加脂剂对铬复鞣后的蓝湿皮进行加脂,然后分别进行温度和紫外光试验.评价了铬复鞣工序对皮革发黄、退鞣和六价铬形成的影响,并将所得的结果与没有进行铬复鞣的第1部分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铬复鞣革的发黄程度比没有进行铬复鞣的革发黄程度低;对于收缩温度.尽管铬复鞣革的收缩温度有偏低的趋势,但不存在线性变化。在铬复鞣革中.六价铬的含量随着加脂剂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这些被氧化的铬可能是来自于铬复鞣工序中残留的或者是结合不牢固的铬。对于皮革的耐紫外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铬复鞣革的发黄程度和收缩温度的降低幅度都相对较小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本文选择了八种加脂剂,与作为参照的硫酸化甘油三酸酯进行比较,考察了它们对皮革物理和感官性能影响,并为四种不同种类的皮革产品选择了最合适的加脂剂品种。  相似文献   

11.
朱晔 《中国皮革》1999,28(13):25-28
该合成皮革加脂剂是一种阴离子型皮革加脂剂。主要用于铬鞣革的加脂,能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乳液,对皮革有较好的渗透性,与皮革纤维的亲合力强。用它加脂后可使皮革丰满、柔软、无油腻感,是目前我国制革行业中主要的加脂剂品种之一。该合成皮革加脂剂的生产可分成三大...  相似文献   

12.
对基于锆-铝-钛配合鞣剂鞣制黄牛鞋面革的不浸酸鞣制工艺进行研究,先对不同预处理材料进行筛选,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以坯革的收缩温度和鞣制废液中化学需氧量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鞣剂用量、提碱终点pH、补液后温度及补液后转动时间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得出优化方案,并将优化方案的试验结果与常规铬鞣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先用2%的酚类合成鞣剂预处理,再采用30%的锆-铝-钛配合鞣剂鞣制,提碱至pH值为4.3~4.5,提碱后升高温度至45℃,继续转动3 h,所鞣得的白坯革柔软丰满,收缩温度可达87℃,撕裂强度与铬鞣革相当。与常规铬鞣相比,鞣制废液中COD、氯离子、色度等污染物含量都显著降低,其中氯离子含量降低了98%,仅为270 mg/L,具有显著的清洁优势。  相似文献   

13.
曹成波  尹涛 《皮革化工》1998,15(2):33-35
FRT-1复鞣加脂剂与WR-1防水加脂剂配伍用于铬鞣革的防水加脂具有协同效应,铬锆铝多金属盐联合固定得当,所得皮革的防水性明显高于单一铬盐固定。上述现象被认为与防水材料或固定材料之间的性能互补有关。随着革坯干燥时间的延长,皮革防水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加脂、复鞣对无铬鞣革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加脂剂、复鞣剂对无铬鞣猪皮服装革耐湿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磺化油SEO、STO、亚硫酸化鱼油、L-3对无铬鞣的耐湿热稳定性影响较小;硫酸化蓖麻油、亚硫酸化蓖麻油与硫酸化鱼油会大大降低无铬鞣革的耐湿热稳定性。磺化油STO、SEO、硫酸化鱼油、硫酸化蓖麻油、亚硫酸化鱼油加脂后的DSC曲线表现出皮革胶原变性集中的趋势。复鞣剂ART-Ⅰ配合ART-Ⅱ和Tergotan RSN Power所得坯革收缩温度较低,搭配应用复鞣剂所得的坯革的收缩温度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于铬粉在制革过程中吸收率不高,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渐渐地,含铬鞣剂出现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来减少铬粉的使用。本文对双酚S,苯酚进行缩合和磺甲基化,合成的磺甲基化型芳砜鞣剂(BDS鞣剂)与铬粉络合复配成含铬合成鞣剂(BDC鞣剂)。通过将BDC鞣剂与铬粉分别对比应用于主鞣和复鞣工序中,探索其鞣革性能。结果表明:BDC鞣剂主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为85.8℃,具有一定的鞣性。在Cr_2O_3用量相同的情况下,BDC鞣剂鞣后废液Cr_2O_3含量明显低于铬粉鞣制后的废液Cr_2O_3含量,有利于实行清洁化生产;BDC鞣剂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柔软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要优于铬粉复鞣的坯革。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于铬粉在制革过程中吸收率不高,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渐渐地,含铬鞣剂出现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来减少铬粉的使用。本文对双酚S,苯酚进行缩合和磺甲基化,合成的磺甲基化型芳砜鞣剂(BDS鞣剂)与铬粉络合复配成含铬合成鞣剂(BDC鞣剂)。通过将BDC鞣剂与铬粉分别对比应用于主鞣和复鞣工序中,探索其鞣革性能。结果表明:BDC鞣剂主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为85.8℃,具有一定的鞣性。在Cr_2O_3用量相同的情况下,BDC鞣剂鞣后废液Cr_2O_3含量明显低于铬粉鞣制后的废液Cr_2O_3含量,有利于实行清洁化生产;BDC鞣剂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柔软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要优于铬粉复鞣的坯革。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接枝铬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碱性介质中采用丙烯酸对裸皮进行接枝预处理 ,以增加裸皮胶原羧基的数目 ,然后铬鞣 ,可提高铬的吸收率和交联利用率。研究了接枝的条件及接枝对铬鞣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枝后铬鞣革的收缩温度要比未接枝的对比样的收缩温度高 8- 10℃ ,铬的吸收率可达 96 %以上 ,并且可减少铬的用量 ,坯革增厚明显 ,成革除撕裂强度稍低外 ,其它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自制系列铁-锆-铝配合鞣剂的稳定性、反应性进行检测,优选出最佳的铁-锆-铝配合鞣剂配比,并基于铁-锆-铝配合鞣剂及其鞣革体系进行山羊鞋面革的制作,检测所鞣得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感官性能和耐水性等,并与传统铬鞣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所鞣得坯革的收缩温度达到了88.7℃,成革平均收缩温度达到90℃以上,同时所鞣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感官性能均达到了行业标准对鞋面革的要求,与铬鞣革接近。与纯铁鞣相比,铁-锆-铝配合鞣剂所鞣革具有优良的耐水洗能力。业已证实,采用本研究的铁-锆-铝配合鞣剂及其配套工艺鞣制的山羊鞋面革,其鞣制效果可与铬鞣革媲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基于铁-锆-铝配合鞣剂鞣制黄牛鞋面革的鞣制工艺进行研究,以坯革收缩温度和鞣制废液的化学需氧量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鞣剂用量、转动时间、提碱终点p H和提碱后温度对评价指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方案。结果表明:铁-锆-铝配合鞣剂用量26%,转动时间5h,提碱终点p H值3.9~4.1,提碱后温度40℃,所鞣制的坯革柔软丰满、耐水洗,收缩温度超过91℃。与常规铬鞣相比,鞣制废液中的COD值较大幅度降低,但坯革耐酸碱性能不如铬鞣革。  相似文献   

20.
磺化加脂剂及塔拉栲胶在无铬皮革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塔拉栲胶、磺化加脂剂在无铬鞣中,特别是植铝鞣的鞣制及以后工序对其所鞣革的影响作了一些研究,主要针对在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表明,塔拉栲胶鞣后的革呈土白色,Ts可以达到76℃,与铝鞣剂等其它鞣剂结合鞣后革的Ts明显提高,可以达到95℃以上。同时,鞣后的革的物理力学强度较高。适合于各种无铬鞣革的鞣制,特别是浅色甚至白色革的鞣制。另外,磺化加脂剂在无铬鞣中使用后,渗透性好,而且吸收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