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综述了丝素材料在抗凝血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材料表面肝素化、硫酸化、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改性、材料表面内皮化或者几种方法协同作用等展开,对比评述了其优缺点,阐述了对丝素材料表面进行抗凝血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在乙酸乙酯溶剂的异相条件下,以壳聚糖的氨基引发N-羧酸酐(NCA)开环聚合,制备了接枝L-谷氨酸甲酯壳聚糖产物.异相接枝反应中,增加NCA的用量和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谷氨酸甲酯接枝侧链聚合度.IR、CP/MAS-13CNMR结果表明,谷氨酸甲酯侧链通过酰胺键与壳聚糖结合,形成梳状接枝产物.XRD和DSC、TG/DTG测试发现,接入谷氨酸甲酯侧链引起的异相接枝物的结构谱图和热稳定性较原料有明显改变,反映了壳聚糖接枝产物结构和接枝量的差异性.反应体系有利于壳聚糖材料的表面接枝改性氨基酸,赋予材料独特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生土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综述了生土材料在物理力学性能、改性理论与措施、耐久性和功能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石灰、水泥、纤维以及复合改性方法等对生土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各自的改性机理,分析了目前生土材料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研究提出了可适时崩解回归自然的改性生土材料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项昭保  霍丹群 《功能材料》2007,38(A05):1872-1873
对聚醚砜进行磺化改性、对改性后的磺化聚醚砜进行肝素化改性,然后对聚醚砜、磺化聚醚砜和肝素化聚醚砜的力学性能和抗凝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磺化改性后,聚醚砜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凝血性能均有一定提高.经磺化改性再肝素化改性,聚醚砜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得以维持,聚醚砜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提高明显,肝素化聚醚砜材料是一种良好的抗凝血材料。  相似文献   

5.
用硅烷偶联剂加热分解的简便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NCA)的表面进行处理, 利用XRD结合Rietveld精修、SEM、TEM、DSC、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 硅烷偶联剂经450℃加热分解后得到的非晶态SiO2均匀包覆在材料表面, 包覆不改变 NCA的晶体结构, 但明显改善了材料性能。在60℃环境中, 0.2C、1C下包覆材料(简写为a-NCA)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6.4、158.9 mAh·g-1, 高于NCA的174.2、153.8 mAh·g-1; 50周循环后a-NCA的容量保持率为91.4 %, 远高于NCA的86.5 %; 同时, 经包覆后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其原因是包覆层抑制了NCA在循环过程中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 有效降低了离子迁移的界面膜电阻, 并抑制了晶体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6.
杨林  王经武 《包装工程》2004,25(6):1-3,15
根据扩散渗透机理,从材料结构的角度讨论了影响塑料包装材料阻隔性的因素.综述了共混合填充改性技术在提高塑料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中的研究应用现状.重点评述了共混改性时组分性质、加工方法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填充改性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强调了片状纳米填充材料的分散性和取向性对阻隔性能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对塑料改性技术在包装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共混合填充技术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冯波  翁杰  屈树新 《功能材料》2004,35(Z1):2321-2324
评述了近年对骨植入材料进行表面生物化改性的研究进展.第一部分是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涉及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作用使黏附性蛋白、生物活性肽、生长因子和某些生物分子等结合到骨生物材料表面,以及这些蛋白质与钙磷共同结合到材料表面.第三部分综述了自组装单层(SAMs)和微模型化(Micropattern)技术在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齐亮  徐明霞 《材料导报》2006,20(Z2):130-13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氧化锆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及其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介绍了对改性共沉淀法、改性溶胶-凝胶法、放热固相法等氧化锆纳米粉体的新型制备技术以及掺杂铝、锌、铜等物质的改性氧化锆材料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氧化锆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高岭土、乙酸锌、氢氧化钠为复合催化剂,通过复合催化体系合成了己内酰胺改性可发性酚醛树脂.采用DSC,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之后制得新型改性酚醛树脂泡沫材料.通过DSC进一步研究改性可发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运用Kissinner方程求出活化能、斜率和相关系数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己内酰胺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固化过程中有新的固化反应参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反应活化能,而这恰恰有助于解决在树脂实际应用过程中固化速度过快的问题.此外,研究了己内酰胺改性后酚醛树脂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质量磨耗率与发泡形态等因素;确定了己内酰胺改性酚醛泡沫材料的优化发泡工艺.  相似文献   

10.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热性、机械性能等特点,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重要的隔膜材料。但由于该材料存在结晶度较高、玻璃化温度高、孔隙率低等问题,需要进行改性。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材料的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该材料的5种改性方法,即:有机聚合物改性法、纳米无机材料改性法、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纳米材料共混改性、稀土氧化物改性法、表面接枝改性法。最后对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EVA/OSEP复合发泡材料的形貌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富泉  马建中  薛朝华  段洲洋 《功能材料》2013,44(7):970-973,978
采用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对海泡石(SEP)进行有机化改性,制备有机改性海泡石(OSEP)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复合发泡材料。采用XRD考察DDAC对OSEP的改性效果,通过SEM对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研究了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SEP经过有机化改性后层间距显著增加,OSEP能够起到异相成核作用,可以改善EVA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和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改性方法,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金属粒子掺杂改性及碳包覆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综述各改性方式方面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研究上对改性方式的理论体系建立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者研究小组的研究,对磷酸铁锂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景凤娟  黄楠 《材料导报》2003,17(Z1):187-190
与血液接触材料的表面活化是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并粘附生长有利于抗凝血性的蛋白和细胞等,进而发展具有表面生物活性的材料,通过生物识别途径,更好地提高其抗凝血性.从表面结构、抗凝活化层表面、表面内皮细胞化、表面磷脂化等方面概述了与血液接触材料表面活化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LiNi1-x-yCoxAlyO2(NCA)为目前已经工业化应用的比容量最高的正极材料,具有循环性能好、原材料丰富和成本较低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目前各种方法很难制备出纯相结构的LiNi1-x-y CoxAlyO2材料,并且存在首次充放电效率不高、高温稳定性能较差、振实密度低等缺点,制约着该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综述了国内外三元材料LiNi1-x-y CoxAlyO2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制备方法以及掺杂、包覆和表面处理等改性研究方法,并展望了LiNi1-x-yCoxAlyO2材料的未来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PL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热塑性聚酯,是极有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之一。PL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可塑性及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3D打印材料。3D打印PLA材料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医用方面有巨大的潜力。然而,PLA固有的脆性和较差的耐热、耐水解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学者对3D打印PLA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归纳了3D打印PLA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共混改性、复合改性、立构复合、涂层法和化学改性这几方面讨论了提高材料性能的原理与方法,并对相关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共混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不利于材料的均匀化,且有时改性效果不够明显。复合改性向PLA中加入碳基添加剂、金属添加剂、植物纤维等填料,改性同时可赋予3D打印PLA更多功能,但易出现界面不相容等问题。此外,还有立构复合、涂层法、化学改性等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3D打印PLA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情况,分析了3D打印PLA仍存在的问题,对3D打印PLA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杂化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SS作为一种特殊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结构上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为新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备受人们关注.介绍了POSS合成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近几年POSS杂化材料在光电材料、聚合物阻燃和材料表面改性等领域的应用.指出基于POSS的杂化材料发展前景广阔,在未来材料科学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方春  张同华  徐梦婷  李智 《材料导报》2021,35(19):19204-19213
改性可改善纺织材料性能或赋予其新的性能.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和物理改性法.等离子体技术是物理改性法中的典型技术,主要基于电离产生的等离子体来实现各种改性目的.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在纺织材料的表面改性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改性方法而言,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化学药品使用少、污染小、可操作性强等优势.通过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的作用可实现材料改性而不影响材料的内部结构.基于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纺织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清洁效果;(2)改变表面形态;(3)引入自由基;(4)等离子体聚合.低温等离子体对材料的损伤较小,是目前纺织材料改性中应用较广泛的等离子体技术.通过等离子体技术的刻蚀活化、自由基改性、聚合覆膜三种途径可提升纺织材料的润湿性、耐摩擦性、生物相容性及可染色性能,还能赋予纺织材料抗菌、自清洁以及自修复等功能,从而提升纺织品的应用价值,拓展其应用范围.本文简述了等离子体技术的分类,总结了当前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综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基于等离子体技术对纺织纤维、织物和纤维膜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以上综述结果,对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生物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可用作人工血管、起搏器、组织工程支架等,因而必须具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综述了生物高分子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凝血、血栓形成机理以及抗凝血系统等,重点介绍了高分子材料植入体内引起凝血及血栓形成的具体机制,阐述了设计微相分离结构、化合物接枝改性、引入生物活性分子、材料表面内皮化等改善材料血液相容性的主要途径.最后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展望了今后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聚醚砜材料进行了全面共价键合肝素的研究,并以表面肝素化聚醚砜材料对照,定性定量检测了改性后新材料中的肝素,并探讨其力学性能和体外凝血时间,结果表明:肝素与聚醚砜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全身肝素化改性后的聚醚砜材料基本保持了聚醚砜的力学性能,同时抗凝血性能大大提高,更适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微型化医疗器械领域.  相似文献   

20.
聚砜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耐酸碱性能和高的机械性能等,被广泛用于膜分离领域.但由于聚砜膜的表面疏水性,使其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聚砜膜的有机-无机改性,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无机纳米粒子,如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氧化物纳米粒子、二维(2D)层状材料、金属有机共价材料(MOFs)和其他纳米粒子对聚砜膜的杂化改性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进行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