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0年引进巴盟河套灌区后,首先在甜菜上获得成功。解决了本地区春季低温、干旱多风、土壤蒸发量大对甜菜苗期生长的影响。栽培面积从1981年的4.6亩猛增到1985年的53,875亩,占当年甜菜种植面积的14.1%。  相似文献   

2.
巴盟河套灌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甜菜一般在10月上中旬成熟。由于该区甜菜适宜收获期短,糖厂收购任务大,农民交售甜菜集中。因此,除糖厂10月加工少部分甜菜外,大部分甜菜起收后要立即堆垛贮藏。甜菜多的年度,加工期要延长至三月下旬,因此,甜菜保藏期最长可达5个多月,在此期间,气温由高变低逐步下降,又由低变高逐步回升,冷暖交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河套灌区自种甜菜以来的三十五年(1955~1990年),甜菜品质一直呈逐年递降的趋势。五十年代菜丝平均含糖为20度,六十年代为18度,七十年代为16.8度,八十年代为15.34度,到1990年全盟菜丝含糖仅有12.75度。与此同时,原汁纯度也早递减趋势。甜菜品质的严重下降已成为制糖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是我国甜菜糖生产基地之一,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巴盟河套灌区甜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区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0%以上。因此,产量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发展再生产的经济来源,而且对制糖工业及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食品结构也产生一定影响。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因子综合影响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能量过程,一般可用微分方程描述。为此,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以巴盟河  相似文献   

5.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河套灌区年均降雹11天,冰雹常出现于5~9月并且午后到傍晚时段,可砸坏作物,造成冻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人工防雹是抵御冰雹灾害的有力手段,河套灌区防雹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已建立"潜势预报——监测预警——作业指挥——信息上报——效果评估"业务流程,但科...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河套地区土质肥沃、灌溉方便,具有积温高、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特点,故十分有利甜菜的生长和糖分积累。七十年代初期,河套地区建设了临河、五原、嶝口三座中小糖厂,包头糖厂的加工能力也有所增加。但从当时甜菜的生产情况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单产水平较低,原料甜菜的数量不能保证加工能力日益增长的需要,加之本地区由于种植年限的延长,又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在水稻、棉花、花生等作物已得到普及,全国覆盖面积突破了1000万亩,但在甜菜生产上发展较缓慢,全国仅有2.6万亩左右。其原因我们认为它有更强的地域性缘故,例如在幼苗期间降水量超过40毫米其经济效益明显不佳。但在河套灌区我们统计了二十七年的气象资料4—5月总降水量也不超过20毫米,故经济效益特别明显。我们经过几年的多点试验,示范均得到证实。如1984年全盟覆盖膜甜菜面积达16984亩,收获时我们与有关单位对四个重点种植甜菜旗县,进行随机取样调查,经过对28个乡的310个农户,443.7亩覆膜甜菜和379.3市对照田,获得的结果覆膜平均产达8587.1斤,平均单株块根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95年河套地区甜菜生产田中抽苔率调查及气象资料分析表明,1995年该地区甜菜抽苔率严重上升的原因是由于甜菜种子萌动期和幼苗期连续低温和土壤潮湿以及长日照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田林森  杨玉珍 《食品科学》1990,11(10):62-63
<正>河套蜜瓜,俗名华莱士,属甜瓜种类。河套蜜瓜主要产在内蒙古西部的黄河灌区,栽培面积大,7月下旬至8月底陆续成熟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巴盟黄河灌区近年来甜菜播种面积一般保持在30万亩左右,单产已突破2.5吨,总产占内蒙甜菜总产60%以上。三十多年实践证明,随着甜菜种植历史的延长,由于农家肥不足,氮素化肥大量使用后,土壤氮磷比例失调,加之甜菜重茬迎茬面积增加,甜菜病虫害日趋猖獗等原因;巴盟甜菜块根含糖分由种植初期1957——1958年的2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6—17%,严重减糖年份1981仅15.3%。巴盟灌区甜菜含糖份下降,除上述原因外,长期不  相似文献   

11.
一、内蒙发展制糖工业的自然优势和前景内蒙是我国甜菜制糖重点省区之一,产糖量仅次于黑龙江。内蒙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种植甜菜十分优越,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甜菜的亩产量和含糖份均高于黑龙江、吉林等我国主要产甜菜省区。这是内蒙发展制糖工业的自然优势。  相似文献   

12.
褐斑病和白粉病是宁夏灌区甜菜的主要病害。褐斑病在我区从1958年开始种甜菜时就有发生,以后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该病也逐年有所加重。白粉病则是从七十年代前期在我区出现的一种病害,近年来逐渐蔓延,普遍发生,尤以贺兰山东麓的淡灰钙土灌区为重。由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地影响了甜菜的正常生育,因而对甜菜产量和含糖分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libsvm软件包的交叉验证方法选择了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利用ENVI5.1软件将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对覆盖整个河套灌域的2014年5-9月的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出灌区耕地信息,经过人工修改,最终得到河套灌区耕地面积为634804.81ha,几何精度为91.23%,属性精度为93%。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内蒙古河套地区采用麦收后复播母根方式繁殖甜菜种子的技术要点,提出了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甜菜含糖率降低,是国内甜菜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关甜菜含糖率降低的因素,国内外很多专家、甜菜工作者进行过多次、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因为甜菜含糖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制糖工业,我们仅就内蒙古河套地区甜菜含糖率下降这一问题,谈谈几点浅见。1氮肥施用过量氮肥施用过量,甜菜生育的营养比例失调,是当前甜菜含糖率大幅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种甜菜的土地,一般都是肥力较高的地块,就是农户所称的中上等地,次地种甜菜很少。甜菜要高产高糖,从营养的角度看,主要是氮、磷、钾三要素,但其它微量元素也是不可缺少的。甜菜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农大甜研4号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甜菜生理研究所培育的甜菜新品种,该品种地上部整齐,苗期长势强,叶丛繁茂,叶片肥大,在甜菜生长中后期叶片生长旺盛,抗病性强,含糖较高.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内蒙古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4年12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006年,农大甜研4号开始在河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甜菜糖业学会第一届年会于一九八一年五月八日至十三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出席第一届年会的有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及四个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科协秘书长,中国甜菜糖业学会代表等共六十多人。裴内忠理事长作了学会工作总结,张嵩亭,郑培根、孙振国、汪真年同志介绍了赴法国甜菜制糖考察报告,应小东同志作了丹麦制糖考察报告。会上宣读了十多篇论文,对河套平原建设大型糖厂,甜菜糖厂合理加工期,内蒙西部低糖原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整整进行了40年。在这40年里,由区内甜菜育种科研单位、制糖生产企业、农业大学及区外研究部门、国外甜菜种子公司等单位,共提供了218份材料(或品种)参加了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40年里在全区8个盟、市、3个自然区,(全区共分三个自然区分别是,东部自然区、土默川自然区、河套自然区)的377个点次上,对218份材料(或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有45份材料(或品种)达到了自治区规定的标准,先后经自治区甜菜品种鉴定委员和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被命名为甜菜新品种。这些自己选育、区外、国外引进的甜菜新品种,在自治区甜菜…  相似文献   

19.
地处内蒙河套灌区下游,毗邻乌梁素海西畔的乌拉特前旗树林子公社,今年又传来了甜菜大丰收的喜讯。今年全公社种植甜菜一万一千三百亩,总产量三万零四百吨,向国家交售一万八千一百吨,比一九七八年增长百分四十一,超额完成一万六千五百三十吨的甜菜生产任务,连续获得“万吨公社”的光荣称号。树林子公社今年甜菜大丰收,是贯彻中央关于“农业问题”两个文件,落实内蒙十条政  相似文献   

20.
甜菜平衡施肥中的钾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是河西灌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40余万亩。近几年的甜栽培,氮磷化肥用量大幅度增加,产量提高。仅靠农家肥和消耗土壤钾素已不能满足甜菜高产高糖对钾素营养的需求。为摸清钾肥在河西灌区甜菜高产高糖栽培中的作用,我们于1993-1994年进行了甜菜施用钾肥的田间试验以期得出在我省“富钾”土壤上甜菜对钾肥的反应及适宜的钾肥用量,为甜莱高产高糖栽培提供平衡施肥的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3-1994年在河西沉区酒泉、玉门、金塔、张掖、临泽、高台、武威、古浪、民勤九县市进行.试验来用菌、砰、钾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