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晶叶 《兵器》2013,(1):46-52
2012年11月10日,由中国自主自行研制生产的直-10新型武装直升机抵达珠海,参加第9届中国航展。直-10以战场火力支援为主要使命任务,配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涡轴发动机,具有良好的超低空飞行性能,火力突击和战场生存能力强,可配挂多种对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  相似文献   

2.
秦蓁 《兵器知识》2013,(11):43-45
新中国直升机一路沧桑走来9月5日~8日的第二届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以下称直博会)显示,中国直升机工业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在此跃进腾飞之时,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新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航空工业一边倒地引进了苏联技术和机型,直升机也不例外。早期大量仿制生产了源自苏联米-4直升机的7.6吨级直-5。该机技术老旧,活塞式发动机重量大、效率低,直升机振动和噪音极大,而且由于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粗  相似文献   

3.
《兵工科技》2003,(10M):12-13
直—8是我国目前现役最大的重型直升机,曾参与过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潜射运载火箭发射实验、回收返回式卫星、北极科学考察等重大任务,性能稳定可靠、衍生型号繁多。在可预见的将来,直—8仍将继续生产并装备部队,尤其是其换装PT6B—67A型涡轴发动机的直—8F型,各方面性能大幅提升,能够有效满足我国目前对重型直升机的需求(详见《直—8直升机诞生之谜》一文)。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行将结束的时候,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一款新型国产直升机首次试飞成功的消息,网友们将这款直升机称为直-20。从网上不甚清晰的试飞照片看,直-20在外形上与美国S-70"黑鹰"(军用型为UH-60)直升机相似,所以应该是一种10吨级通用直升机。有不少分析称,直-20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直升机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中国陆军的空中机动将得到极大提升,甚至有可能因此组建空中突击师。笔者认为,直-20的作用不只限于提高陆军的机动能力,对于提升海军的航空作战能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福安 《兵工科技》2006,(11):68-70
1956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米-直升机,将其命名为“旋风”-25。当时,这种直升机采用的还是活塞式发动机,木质桨叶。因此,它在有些复杂场合的应用受到很多限制。于是,1969年,我国在米-4直升机基础上,开始了将活塞式发动机换为涡轴发动机,以及把桨叶改为全金属桨叶的研制工作,直-6直升机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6.
<正>27年磨一剑据外国通讯社报道,2011年4月1日,南非国防企业德内尔集团宣布,将5架新型"茶隼"CSH-2武装直升机交付南非军方正式列为军事装备,开始服役,后续还有6架将在今年底交付。"茶隼"是由德内尔集团所属阿特拉斯航空公司耗巨资、历时27年研制生产的,也是南非军方首次拥有的本国产11架武装直升机。在非洲这块贫瘠的大路上,国家众多,人种混居,宗教、种族矛盾错综复杂,半个世纪以来冲突不断,战乱不已。这种状况使非洲的战争处于低水平状态,大型武器不多,往往是在皮  相似文献   

7.
脱胎于S-60美军很早就认识到战场空运的重要性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人员和物资的机动运输是经常需要而又十分困难的任务,为此.西科斯基公司早在1958年5月就利用美国海军提供的经费开始研制验证型号S-60起重直升机。该机在机体两侧  相似文献   

8.
刘刚 《兵工科技》2008,(8):47-49
在2008年的中国抗震救灾中有一种大型运输直升机表现突出,它就是米-26,该机最大载重20吨(与C-130运输机的载重相当),这让几乎所有的直升机都望尘莫及了,然而,米-26并不是直升机家族中的头号人物。那个号称“俄罗斯巨人”、“飞行公牛”,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最大载重超过40吨的米-12才是直升机中真正的“大哥大”。  相似文献   

9.
施征 《国外坦克》2005,(5):37-41
为取代米-24武装直升机,苏联料里实验设计局(现改为俄罗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动厂)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出来-28武装直升机。米-28是一种单旋翼带尾浆的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它具有攻击力强,机动力好,生存力高等优点,能攻击坦克和其它装甲装备,催毁告敌方的小型火力点和生存力量,还能与直升机和低速飞行的飞机进行空战。西方国家给它起了个绰号“浩劫”,或许是说其它直升机与米-28的遭遇,就像陷入一场浩大的灾难一般,难以生还。米-28的结构布局,作战特点都与西方流行的设计,尤其与美国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相似,因此被西方戏称为“阿帕奇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