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超高层建筑智能系统技术的特点及功能进行全面介绍;结合具体工程对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的三大系统:快速便利的通信自动化系统(信息服务,CAS);安全、舒适、方便的办公和商住安保自动化系统(SAS);高效科学的物业管理自动化系统(MAS)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建筑是随建设设备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结构化综合布线基础上,是有高度控制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高科技主体建筑,是建立在控制监测、管理、服务运作程序特别复杂,传输要求高,信息资源要求广,而必须依赖计算机程序完成的智能化高新技术实体。 旅游宾馆由于其内部功能繁多,拥有大量的机电、通讯、照明及各类自动的设施,为旅客和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高度的安全保障,充分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及高速的信息传输系统。这就是集楼宇自动化系统(BA)、办公自动化系统(OA)、通讯自动化系统(CA)为一体的智能化旅游宾馆。  相似文献   

3.
浅谈智能型现代建筑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伯银 《建筑电气》1994,13(3):11-13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组成智能型现代建筑的三大要素;联系三大要素的传输系统;智能型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峻 《河南建材》2007,(3):61-62
1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状 智能化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基本要素是通信系统的网络化、办公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建筑柔性化和建筑物管理服务的自动化.1984年美国哈特福市诞生了世界第一座智能大厦,1985年日本开始建设智能大厦,在新建的大厦中有近60%为智能型;欧洲国家智能建筑的发展基本上与日本同步.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领域之间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的新型建筑——智能大厦,已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它就是科学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结晶。“智能大厦”主要由建筑自动化或楼宇自动化(BuildAutomaticSystem,BAS),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csystem,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onmumicatimAuto-maticSystem,CAS)三大系统组成,简称3A系统。而其中楼宇自动化(BAS)是智能建筑的关键构成部分。而危害智能大厦安全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6,(7)
现代的建筑系统,如空调,照明,安全,垂直运输和电力分配,已经充分的利用了现代的数字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配备了这些系统的建筑往往被称为智能建筑。这些系统具体可分为三大类: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网络系统(CN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0AS)。综合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已广泛用于新建商业、民用和工业建筑。大厦管理人员在监控室里可以通过BAS对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BAS所有的关键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全世界任何被授权的用户那里,他们可以执行相同的功能的监测和控制,即使控制室远在建筑物的千里之外也是没有任何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综合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的发展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邹万流 《建筑电气》2004,23(Z1):183-185
通过国内外智能建筑运行状况的调查,感悟我国智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观念偏差及存在的问题,呼吁学术界应少谈智能建筑,多谈建筑智能化,应根据建筑物功能的确实需求,踏踏实实地做好BA(建筑物自动化)OA(办公自动化)CA(通信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工程质量》2004,(9):31-31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最优化组合于一体,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主要是由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S (BuildingAutomation System)、通信网络系统 CNS(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OfficeAutomation System )三大子系统组成。智能建筑及智能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智能建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大量具有办公自动化(BA)、办公室自动化(OA)和通信自动化(CA)的3A建筑、3A小区拔地而起,而与之配套的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也逐渐成为衡量建筑智能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智能建筑、智能小区都是新生事物,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智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宋晓辉 《云南建材》2011,(22):24-24
随着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结合和迅猛发展,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建筑,它综合了多种先进的控制功能:楼宇自动化(BA)系统、通信自动化(CA)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管理自动化(MA)系统及消防自动化(FA)系统。这些功能的运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高效便利、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随着计算机通信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和互相渗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化建筑技术和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这就导致具有楼宇管理自动化(B A,B u i l d i n gAutomation)、通信自动化(CA,Communication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A,OfficeAutomation)等功能的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而弱电布线正是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也是现代化大楼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更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楼内的延伸。弱电布线包括现代智能大楼所使用的综合布线系统,另包括楼宇控制系统、安全及火灾报警系统、门禁系统、保安报警系…  相似文献   

12.
田纪鑫 《建筑》1997,(6):36-36
智能化建筑,就是在智能建筑环境内由系统集成中心(SIC)通过综合布线系统(PDS)采控制3A(3A即通过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大楼自动化管理BA)系统,以实现高度信息化、自动化及舒适化的现代建筑物,而PDS平台就是利用无屏敝双绞线(UTP)或光纤或其他高频通信电缆来传输智能化建筑群内的语言、数据、监控图像和楼宇自控信号等,它是智能化建筑内连接3A系统各种控制信号必备的基础设施。PDS平台犹如智能建筑内一条高速公路,它必须将光纤综合布线在建筑楼内安装好,至于楼内安装或增设什么系统,这就完全和以根据时间和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省烟台市某高层居民小区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为例,研究了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设计、火灾报警与消防智能联动设计、建筑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建筑工程供电系统采用环网供电,配电系统采用两层结构形式的综合自动化结构,上层结构为通信管理层、下层结构为现场保护测控层;建筑电气工程火灾报警与消防智能联动系统通过使用火灾报警系统、烟雾探测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设备,采用EF-ACS电气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异常信息进行监控并传输数据至消防联动控制器,触发消防设备机关,启动消防电气控制装置,达到灭火消防的目的;设计的建筑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主要由雷电防护系统(LPS)和LEMP防护系统(LPMS)组成;相比于传统的防雷接地方法,运用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型防雷接地系统后,雷击电流衰减倍数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提高幅度约26%。  相似文献   

14.
智能建筑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建筑艺术结合的产物,包括办公自动化(OA)、建筑自动化(BA)和通迅自动化(CA)三大系统(称为3A系统)。彼此间是不能分隔的有机体。 BA系统保证了机电设备和安全管理的自动化,如对楼宇温度、湿度、含氧量、火警与照明度参数值自动进行测量,并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迅速实施调节和综合管  相似文献   

15.
智能小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智能小区概述智能建筑指的是以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和建筑自动化(BA)为核心,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4大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最优化设计,搭建一个投资合理、环境舒适、快捷便利、安全高效的办公空间。世界上首座智能建筑1984年诞生于美国哈特福德市(Hartford),名为“城市广场”大厦(CityPlaza)。该大厦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及空调设备、照明设备、防火及防盗系统、通信的智能运行,为商务办公创造了快速便捷的环境条件,使建筑物的财产管理者及拥有者在费用开支、日常生活、商务往来和人身…  相似文献   

16.
黄永 《百年建筑》2005,(9):84-85
建筑与房地产开发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设计变革。也就是以环保为前提,以绿色建筑为取向,以创意为思考重点的新趋势,在此新趋势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新概念卷窗,室内外智能遮阳系统,自动化通风节能门窗系统被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在强调“环保设计”的前提下,创造“智能型美学建筑”就成为现代建筑师的研究课题,智能型美学建筑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引言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三者的有机结合,涉及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系统、通讯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界面的互联,以及土建工程、装饰工程的施工界面交叉,需要多种技术、多种学科的配合与协作。其中,建筑环境是智能大厦的支持平台。然而由于市场以及设计与施工、设备与材料、管理与技术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施工不规范,在彼此的接口处,界面不清,责任不  相似文献   

18.
跨入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我们耳闻目睹的是不断变化的科技创新,建筑领域中各种技术的发展呈现急剧变化的态势,并且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智能型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体系,重点是使用先进的技术对楼宇进行控制、通信和管理,强调实现楼宇建筑物的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自动化和办公业务的自动化。通过优化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四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提供一个多产和成本低廉的环境,虽然人们并没有以固定的特性来对其作出定义,但事实上所有智能建筑的结构设计均适应便利和降低成本的变化,加上近年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人工智能型管理的逐步实现为情报通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位于上海浦东新区花木六里小区,占地800亩,共有15栋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00646m2。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智能化系统将涵盖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通信自动化系统三大智能化领域,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由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作统一管理。针对浦东干部学院院区面积大、建筑物较分散的特点,统一考虑浦东干部学院的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平台,在选择各子系统产品时,投标方充分考虑系统的网络结构,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建构于统一的硬件与软件平台,便于系统的实施以及方便系统间的通信与扩展。作为如此重量级的培训中心,对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前,采用传统人工监测的方法来监测大型土木工程已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开发和利用高智能自动化监测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 施工准备 1.主要材料 (1)智能型柔性位移计和智能型表面应变计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并且要有出厂合格证. (2)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的型号、规格、数量要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有正规厂商的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维修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