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庆  郭艳萍  蒋宏  白良杰  陈松  李亚洲 《断块油气田》2009,16(3):105-106,109
西峰油田长8低渗储层欠注水井较多,注水效果不好,普通酸液的增注效果不理想,不利于油田长期稳产。针对注水井初投压力高,正常注水后压力上升快,地层吸水能力下降,注入困难,能耗大的问题,通过岩心溶蚀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储层主体的氧化型深部酸化工艺。西峰油田13口注水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氧化型深部酸化工艺后,试验井组注入量与吸水指数比措施前大幅度提高,有效解决了油藏欠注问题,为西峰油田油水井增产增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渤海L油田部分注水井投注后表现出注入压力快速升高、注入困难的情况,注水量无法满足油藏配注量。为此对L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评价储层岩石敏感性、钻完井液损害以及注入水对储层伤害,采用静态配伍性实验评价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结果显示储层具有强速敏损害,而部分注水井在投注初期注入量即远远超过了速敏损害临界注入量,造成了不可逆的微粒运移伤害。钻完井顺序工作液对岩心渗透率损害率可达35.5%~48.2%,单一注入水对岩心渗透率损害率达31%~35.2%,钻井液固相侵入和注水水质长期超标造成的储层损害是L油田注水井普遍注入能力较差的关键原因。建议L油田新井返排后投注或在投注初期进行酸化减弱钻井液损害,初期注入量应控制在速敏临界流量之下,逐级提高注入量避免发生微粒运移伤害,同时加强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含油量以及硫酸盐还原菌等关键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冀东油田高尚堡深层区块酸化增注存在储层埋藏深、温度高、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酸化反应矿物含量高等问题。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现场采用了酸前儿井,注入有机解堵剂解除有机堵塞、前置液溶解碳酸盐胶结物,主体酸采用耐高温低伤害缓速酸液体系,不返排残酸并及时注水等工艺措施对2口井进行了酸化处理,使用砂岩酸化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质量。形成了酸前地层评估、耐高温低伤害缓速酸液体系、酸化工艺参数优化设计、酸化现场实时监测与评估、酸化施工及效果评估等酸化配套技术。不仅达到了注水井增注的目的,而且加深了对注水井目的层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姬塬油田长X储层近年来注水井注水压力高、酸化效果差、多次措施无效的问题,研发了一种螯合酸酸液体系,形成了"不动管柱+在线注入"的主体酸化工艺技术,实现了"一步"代"多步"、高效、快速酸化作业。考察了螯合酸的缓速性能、螯合性能、沉淀抑制性和腐蚀性,并进行了岩心流动实验和现场应用。室内酸液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土酸对比,螯合酸具有缓速性好、腐蚀慢、螯合能力强、抑制沉淀能力强等特点,可确保施工工艺,减少了起下管柱、残酸返排等步骤。室内岩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螯合酸可有效提高岩心渗透率和孔隙度,同时避免了常规土酸生成二次沉淀堵塞孔喉的缺点。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单井日注水量,降低注水压力,缩短施工用时,38口欠注井平均施工用时10 h,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1.7 MPa,平均单井日增注13 m3,累计增注311695 m~3。图3表4参10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二次沉淀的生成,常规砂岩酸化作业一般采用前置液、处理液和后置液三段式注入工艺,作业工序相对复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单步酸化高效络合酸体系。单步岩心流动实验显示,络合酸解堵效果良好,酸化后渗透率提高至初始渗透率的1. 68倍;二次沉淀抑制性能和残酸离子浓度分析实验表明,所生成的络合物溶解性好,不易发生二次沉淀。海上油田现场9井次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该体系能简化施工工序,明显减少施工工时,有效降低施工药剂费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在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中的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注水井注水效果不好,欠注严重,普通酸液增注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通过岩心溶蚀实验,确定了该油田储层主体酸化用液配方,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深穿透酸液体系SG-1.通过室内静态和动态实验,对该体系的防腐性能、防乳化及酸渣性能、稳定铁离子能力、防膨性能、配伍性、注入性能、热稳定性及岩心酸化效果等进行了评价.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深穿透酸化体系SG-1后,西峰油田西31-14井在油压为18.4MPa的条件下,注入量达到41m3/d,吸水指数达到了2.23m3/(d·MPa),与措施前相比,注入量增加了19m3/d,吸水指数提高了85.6%,有效地解决了油藏的欠注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凯  王新亮  陈旭  樊虹  王冬  任强 《海洋石油》2022,42(4):48-51, 56
随着渤海油田的开发,注入水与储层水质不配伍,引起井下管柱腐蚀、结垢,造成储层污染、堵塞和注水压力升高等问题。常规酸化手段存在二次沉淀、有效期短等问题,通常需多轮次解堵,导致解堵费用较高。为达到注水井降压增注的目的,借鉴油井压裂增产的原理,提出通过清水微压裂解堵且不加砂的方法在储层附近形成微裂缝,再复合螯合酸化技术,提高酸液波及系数和指进,阻止成垢离子二次沉淀。该技术在渤海某油田注水井现场应用结果显示,该井作业后注水压力显著下降,日注水量及视吸水指数均大幅度提高,生产7个月后日注水量依旧保持平稳,无明显波动,表明微压裂酸化复合解堵技术具有改善储层渗透率、降低注入压力、增加注水量,且作用周期长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延长油田低渗区块注水井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以及常规酸化施工效果较差等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缓速剂HS-Ⅱ,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主体酸液和缓蚀剂,制定了适合延长油田低渗储层的新型缓速酸降压增注体系。新型缓速剂HS-Ⅱ不仅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润湿性能,还能有效提高主体酸液体系的缓速性能,当其质量分数为0.8%时,缓速率可以达到95%以上;新型缓速酸降压增注体系各处理剂之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且体系的溶蚀性能较好,其缓速性能和沉淀抑制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土酸、多氢酸和现场缓速酸;新型缓速酸体系残酸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均较低,有利于其返排;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新型缓速酸降压增注体系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大,岩心渗透率提高倍数明显增大,酸化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土酸。新型缓速酸降压增注体系投入现场应用,能够明显降低注水井的注入压力,提高单井的日注水量,并且具有较长的有效期,实现了注水井长期降压增注的目的。研究成果可为延长油田低渗区块注水井的降压增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质酸化运用于砂岩地层处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液体通常是按照前置液、主液、后置液和转向剂重复多步泵入。然而HF酸会与地层发生不期望的反应,引起次级及三级沉淀,伤害储层。近年来国外油田和服务公司提出了一种新型单步法酸化技术,采用一种新型的膦酸络合物与螯合剂相复配的主酸,单步一次泵入,不加前置液和后置液。这种技术能有效地改善地层渗透率,减少产生次级及三次沉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鄯善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油田,注水井注水压力逐年上升,注水井欠注已成为突出矛盾,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室内试验和现场经验认为储层敏感性、注入水水质、地层结垢以及增注措施的影响是油田注水井伤害主要因素。通过开展岩心溶蚀试验,认为多氢酸体系在该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以此确定出用酸强度等关键参数,绘制了相应的应用图版。  相似文献   

11.
文留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重复酸化用酸液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原文留油田文 16断块储层渗透率低 (2× 10 -3 ~ 6 0× 10 -3 μm2 ) ,温度高 (12 3~ 130℃ ) ,长石含量高 ,油井重复酸化效果差、有效期短。分析了用土酸或含 (潜在 )氢氟酸的酸液处理砂岩储层造成的各种伤害 ,提出了对重复酸化用酸液的要求 ,包括氢氟酸含量适当 ,减少二次伤害等。根据这些要求研制了适合中原油田砂岩油藏重复酸化用的由膦酸、脂肪酸酯和含氟盐组成的有机缓速酸 ,提出了前置酸 (10 %~ 15 %盐酸或盐酸 /醋酸 添加剂 )—主体酸 (有机缓速酸 )—后置酸 (10 %~ 15 %盐酸 添加剂 )—顶替液酸液体系。在短岩心模拟实验中 ,有机缓速酸提高岩心渗透率的幅度高于低伤害酸 (磷酸 /氢氟酸 /盐酸胶束酸 ) ,低伤害酸又高于常规土酸。在长岩心模拟实验中 ,有机缓速酸提高串连 3段岩心渗透率的幅度均远高于低伤害酸。在现场试验中将有机缓速酸体系用于 4口井的再次酸化 ,均获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详细介绍了两口经过土酸类酸液处理但效果不佳的油井再次酸化的情况和效果。图 2表 4参 4。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渤海油田注水井酸化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综合对策:海上油田日注水量较大,在注入水水质相同的情况下,储层伤害更为严重,因此,建立了更加严格的注入水水质标准;加入有机处理剂前置段塞,加强有机解堵,并防止原油与酸液反应形成酸渣;在原有酸液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强酸化洗油处理;采用多元复合酸体系解决渤海油田无机垢、注水污油、微粒运移、泥质堵塞等综合伤害问题;在不改变现有注水流程情况下,使用注水井在线酸化工艺,克服平台作业空间小的问题,同时提高酸化处理规模。综合对策经过现场应用,日注水量和视吸水指数较以往酸化提高了1.1~2.0倍,酸化有效期延长了50%以上,该技术对国内外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毓珠 《海洋石油》2020,40(4):36-41, 52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6砂组储层高孔-中低渗,黏土矿物含量高,水敏性强,注水过程中存在注水压力高、欠注井增多、水井利用率低、常规酸化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该区块注水合格率,研制了“清洁缓速酸+防膨增注液”体系,室内评价了该体系的缓速性、防二次沉淀和长效防膨等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深部酸化作用距离长,低伤害等特性。在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6砂组成功应用7井次,配注合格率为100%,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文中主要介绍有机缓速土酸在轮南油田注水井重复酸化中的应用。通过对注水井储层分析,注水井损害因素分析,岩心流动试验以及酸化现场实施效果分析,证明有机缓速土酸能够较好地解除轮南注水井堵塞,有效地提高注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许多油田都在开展储层伤害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对于低渗透油田尤为重要。在分析生产动态和岩心分析基础上,对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目前主要的储层伤害因素有:原油中石蜡析出造成油井井底附近地层渗透性下降;注入水水质差引起注水井近井地带的储层伤害;颗粒运移主要造成地层深部伤害及细菌堵塞、地层敏感性伤害等。  相似文献   

16.
阿南油田低渗油藏储层伤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群超  夏欣等 《河南石油》2001,15(1):12-14,24
目前国内外许多油田都在开展储层伤害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对于低渗透油田尤为重要。在分析生产动态和岩心分析基础上,对阿南低渗透砂岩 藏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目前主要的储层伤害因素有:原油中石蜡析出造成油井井底附近地层渗透性下降;注入水水质差引起注水井近井地带的储层伤害;颗粒运移主要造成地层深部伤害及细菌堵塞、地层敏感性伤害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镇北油田长8注水井注水压力高且逐年上升,欠注严重,酸化增注效果差且有效期短的问题,提出了缓速酸冲压酸化工艺。运用水力冲压产生微裂缝,再用缓速酸进行酸化。根据区块的物性和储层伤害因素的分析,优选出了缓速酸的酸液体系为8%(w)HCl+3%(w)HF+1%(w)HBF_4+3%(w)HEDP+3%(w)H_3PO_4+1%(w)聚环氧琥珀酸钠+1%(w)聚乙二醇。该酸液体系1 h溶蚀率为25.02%,8 h溶蚀率为35.31%;Ca~(2+)抑制率为87.76%,Mg~(2+)抑制率为88.87%,Fe~(3+)抑制率为86.88%,沉淀抑制性明显优于目前在用酸化体系;岩心驱替实验也表明该酸液体系能明显改善地层的渗透率。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3井次,平均注水压力下降了3.9 MPa,日增注51 m~3,有效期已达到270天,取得了较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扩大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有效改造体积,提高多尺度裂缝的复杂程度,结合压裂与酸化技术的优势,开展了交替注酸压裂技术研究。阐述了致密砂岩交替注酸压裂工艺的机理及作用;利用压裂裂缝模拟软件,对交替注酸模式及交替注入参数进行了正交模拟优化;结合储层特性及交替注酸压裂工艺要求,对交替注入段塞中的酸液及顶替液类型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前置液造缝缝长达到总设计缝长的70%左右时,即可进行多级交替注酸工艺;交替注酸泵注过程中,每级顶替排量以阶梯递增式注入、每级顶替液量按递减式注入、增大顶替液黏度及增加交替注入级数等方式,都有利于提高酸液在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均匀分布程度。现场试验表明,多级交替注酸压裂工艺压裂后增产及稳产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改造工艺,可提高致密砂岩油气藏压裂有效性及改造效果。该技术可为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压裂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前置碱剂酸化解堵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回注的注水井经过长期生产,井底存在有机和无机堵塞,造成注水压力偏高,常规的酸化解堵无法清除堵塞,注水井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有机堵塞(包括沥青和石蜡等),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内源和外源颗粒造成的速敏伤害。采用前置碱剂和盐酸氟硼酸复合酸解堵技术处理地层,前置碱剂酸化解堵技术将碱化和酸化两种不同工艺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常规酸化无效的注水井堵塞问题,同时继续和地层矿物反应,进一步改造储层,提高地层渗透率。现场应用表明,经过前置碱剂和氟硼酸复合酸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注水井的有机和无机堵塞,改善井底渗流状况,大幅度降低注水井的注水压力。保证了油藏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0.
镇北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镇北油田长8储层注水井高压欠注的问题,对该油田长8储层的储层特征、储层敏感性、注入水水质、岩石表面润湿性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确定了镇北油田长8储层欠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储层原始物性差(平均渗透率0.69mD),酸敏性强(58.14%),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产生CaSO4沉淀),岩石界面水润湿性差(弱亲油)是镇北油田欠注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拟解决的对策是:研发并优化适合该油藏的酸液体系,开发出能防止该油藏水化膨胀的高效缩(防)膨剂,研发出性能较好的缓蚀阻垢剂,筛选出适合该油藏的表面活性剂增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