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流辩证法属于自然辩证法范畴,它是研究河流运动演变规律的。研究河流辩证法,是为了认识河流,以达到改造和利用河流的目的。对我们来说,就是要认识长江,建设长江,当前的重点是建设好葛洲坝工程。要认识长江这样巨大的河流,达到一定的深度,指导建成葛洲坝工程,更必须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活动坝抬高葛洲坝近坝段枯水位的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建成后 ,葛洲坝近坝段冲刷降低枯水水位对航运的影响是重要的问题 ,各单位曾提出了许多方案。笔者用数学模型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利用活动坝提高枯水位的途径 ,研究和分析了在河道中加入活动坝后上游水位抬升的效果。提出利用活动坝抬高葛洲坝近坝段枯水水位方案的初步可行性。在对活动坝影响河道的因素简化后 ,利用一维河流数学模型计算了在葛洲坝下游胭脂坝河段不同位置设置活动坝后的水面线、流速等水流参数 ,重点比较了坝布置位置以及水流流量对水位抬升的影响 ,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葛洲坝下游抬高水位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航、调度及生态方面需求的提高,对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两坝间河段进行新一轮治理已迫在眉睫。根据葛洲坝工程运行以来的实测资料,对该河段30余年来的河势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葛洲坝工程运行后至1983年,两坝间河段明显淤积,其后至1998年,淤积进程趋缓;1998年以后有一定的冲刷,尤其在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以来,两坝间河段处于累积性的冲刷状态,冲刷部位主要以深槽为主,冲刷深度较大的河段主要发生在乐天溪深槽段和南津关深槽段,河段中部较为稳定;2008年后,冲刷幅度变小,个别年份甚至有回淤。30年来,河段先淤后冲,渐趋平衡,河势较为稳定;三峡工程运行后,两坝间冲淤与三峡工程下泄沙量关系并不明显,而受汛期来水影响较大,考虑到三峡水库仍将持续进行试验性蓄水,逐渐进入正常运行期,其中小洪水调度及汛期滞洪作用都将增强,洪水流量过程的调平在所难免,因此两坝间冲刷将不易发生,小幅淤积极为可能,总的河势及深槽大小、位置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两坝间水域的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两坝之间的水环境状况。分析给出建坝前两坝间的水环境状况,以及葛洲坝建坝后的水污染状况,对黄柏河流域进行总体水质评价,并给出分段水质评价。最后建议,对两坝间的水域水环境治理、流域生态治理,应纳入总体规划和三峡工程专项治理和保护项目中,对排污口和污染源进行规范化治理,对黄柏河下游河段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对葛洲坝水利工程建议开展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后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5.
葛洲坝大江工程是整个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江电站和变电所、大江航道和一号船闸、大江冲沙闸和右岸非溢流坝等建筑物。葛洲坝水利枢纽坝轴线总长2606.5米,其中大江工程坝轴线全长989.4米。大江工程各主体建筑物的布置,通过河势研究,从有利于防沙排沙,改善通航条件,适当扩大装机以增加发电效益等方面考虑,经过试验研究,决定主体建筑物自左至右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葛洲坝大江下游通航水流条件,几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水工模型试验及现场勘测,本文概述了这一阶段工作的成果。文中分析了坝下河势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论证了解决大江下游通航问题的关健在于及早修建河势治导工程—二江导流堤,迫使二江主流左移,进一步刷深二江河槽,同时使二江与大江的交汇点下移,笔架山河段不再成为船队上行的难点。最后指出在枢纽完建后正常运行期间,更要精心进行泄洪调度,有计划地轮流冲刷二江及大江河槽,以保持坝下河床为“W”形的横剖面。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漂污物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以来长江漂污物问题日趋严重。这对沿江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对葛洲坝工程的发电、通航构成危害,三峡工程完建并投入运行后,危害将会进一步加剧。而已往在电厂前沿清漂或将漂污物排向下游的方法效果不甚理想。经对长江若干典型河段河势的初步考察和模型试验探索,探明了川江漂污物的特性和漂污物在三峡工程坝前河段的运行规律,认为在远离坝前的适当河段,运用水力学原理,采取挑、导、拦等简便易行的工程措施以设置聚漂区,为进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河段,近30年来实施下荆江裁弯工程和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后的河道演变进行了分析,预计三峡工程建成后,本河段总体河势仍将保持稳定,局部河段的河势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应加强河道演变观测,采取护岸工程措施,控制有利河势。  相似文献   

9.
概述为改善葛洲坝大江下游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的一系列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其中分析了坝下河势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论证了解决大江下游通航问题的关键在于及早修建河势治导工程——二江导流堤,其作用二江主流左移,二江河槽进一步刷深,二江与大江水流交汇点随之下移,笔架山河段不再成为上行船队的难点。指出:在枢纽正常运行期间,更要精心进行泄洪调度.有计划地轮流冲刷二江及大江河槽.以保持坝下河床为W彤横剖面。  相似文献   

10.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坝长2561m,坝高47m,总库容15.8亿m3,总装机容量271.5万kW,1988年建成。该工程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复杂的河势和泥沙、通航水流条件、泄水闸消能防冲、基础处理、大江截流及深水围堰、大型金属结构设计制造和安装、大型水能发电机组等重大技术问题,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  相似文献   

11.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葛洲坝工程是长江上第一座坝。它是三峡工程的下游反调节航运梯级,并有相当发电效益.最初拟定的三峡水利枢纽开发方式是先建三峡工程,后建葛洲坝工程或者两者同时建成.这样由于三峡工程先蓄水,使葛洲坝工程在泄洪、通航、发电等方面的泥沙问题和水流条件简单得多。一九七○年,为了给三峡工程做实战准备,决定先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葛洲坝水利枢纽运用以来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坝上下游约13km河段的河势,提出了形成有利河势的调度措施。分析表明:枢纽蓄水运用以来,坝区河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上游主流由大江改走二江后,原大江河道淤积;大江工程运用后,形成二江主泓和大江航道及电厂两条支汊的河势。坝下至李家河由于冲淤变化,产生一系列局部地形和大江及二江两条深槽的河势。李家河以下河床已冲刷下切,水位降低,因此,应采取合理的调度运用方式,保持有利于通航和发电的河势。  相似文献   

13.
(197s.No.1、19so.N0.6)科研荆江河过的演变规律一F荆江裁弯经验总结下荆江典型弯道特性分析弯道河床演变中几个问题的研究水库长期使用问题长期使用水库的平衡形态及冲淤变形研究美国下葛兰奈特船闸的原型观测用有限单元法分析混凝土重力坝受爆炸冲击波荷载作用的动力反应蒲沂溢流坝消力池空蚀改建的模型研究与原型经验丹江口大坝泄洪深孔的选型与坝下冲刷水流脉动压力的数据处理及其特性的初步探讨加强定向爆破筑坝科研工作,加速金沙江的开发JR一l型混凝土绝热温升测定仪简介葛洲坝工程坝区河势规划问题研究葛洲坝工程三江航道防淤冲淤…  相似文献   

14.
长江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庆燊 《人民长江》2010,41(4):87-90
对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以来有关长江干支流水利枢纽泥沙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了简要综述。包括丹江口水利枢纽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道冲刷,葛洲坝水利枢纽河势规划与枢纽布置,三峡水利枢纽水库长期使用、枢纽布置和坝下游河道冲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葛洲坝下游河势调整方案设计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和三峡工程的通过能力相匹配,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航道的最大通航流量须从20 000 m3/s提高到30 000 m3/s,乃至达到35 000 m3/s。因此迫切需要对葛洲坝下游河势进行调整,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工程调整方案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对葛洲坝下游河势调整工程设计方案及该方案对改善大江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所发挥的作用做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河道整治工程的形式与结构河道整治的目的主要是稳定中水河槽,控制河势摆动。河流的治导工程一般只在治导线的凹岸布设,以便实施“以坝护湾,以弯导流”的意图,平面上采用上平、下缓,中间陡的复合圆弧曲线以便适应流量大小变化引起的河势上提下挫,充分发挥河湾的导流...  相似文献   

17.
翟得文 《山东水利》2021,(5):13-14,17
文章以山东省内的黄河某河段为对象,模拟了组合桩坝在一定参数控制下的控导护滩效果.结果表明:单个组合桩坝取得的结果并不理想,以60°入流角度、45 m纵向桩间距排布的多个组合桩坝对河流的导流作用和对岸坡的防护效果最佳.建议实际工程中应当就当地水情和河势来合理的排布桩坝,要重点研究桩坝的位置、间距和朝向,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苏村工程出险情况,分析该河段河势变化情况,结合今年的防汛形势,为保证河道行洪畅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生产安全,提出要统筹疫情防控和汛前准备工作,修复加固2#坝,新建1#坝,续建上延5座坝,确保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针对渭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本身的局限性,建议加强渭河下游水沙关系和河势变化研究,修正治导线,高质量编制河道整治规划,实施新一轮河道整治工程,确保渭河流域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早在二十多年前,著名水利专家林一山在其《河流辨证法与葛洲坝工程》一书中提到“河流辨证法”的思想。他说:“我们把对河道的整治的复杂性概括为河流辨证法。我认为河流学的核心是河流辨证法,也只有用辨证法才能比较容易地解决河流学问题的复杂性。”在他看来,葛洲坝工程与一般的水工建筑物不同之处,在于河流学问题是葛洲坝工程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体现在河流与建筑物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自觉地运用唯物辨证法思想处理工程建筑中的各种矛盾,并正确认识到建筑物与自然对象的“复杂性”,这正是林一山先生的高明之处。但是,我始终不明白他所说的:“修葛洲坝低坝比修三峡高坝困难得多”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是工程技术问题,无疑三峡工程的技术复杂度堪称世界一流。那么还有什么是更复杂的呢?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深深地感到,一项工程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似乎已不再是技术问题(尽管某些技术问题依然很复杂),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及附着于工程建设之上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和运行阻隔了长江部分洄游鱼类的洄游通道,梯级水库的联合调度运行改变了坝下河道天然径流过程,对被迫在坝下形成新产卵场的珍稀水生物中华鲟的产卵繁殖产生一定影响。为有效保护中华鲟资源,在明确梯级水库调度运行与中华鲟产卵场产卵适合度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三峡下泄流量和葛洲坝运行方式相结合的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方式,以补偿中华鲟产卵栖息所需的河流生境。通过以三峡水库的实际来流过程输入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得出中华鲟产卵期(每年10—12月)补偿其产卵栖息水环境的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方式。根据梯级水库生态调度与现有调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可在满足三峡水库常规调度目标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中华鲟产卵所需的生态流量,配合葛洲坝电厂优化调度运行方式,可有效增加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环境产卵适合度,补偿梯级水库运行对中华鲟产卵生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