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贵明 《勘探家》1996,1(1):1-5
油气勘探工程是应用石油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勘探技术,以最佳方式建立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而造福人类的专门技术。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现代勘探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而现代勘探是勘探理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油气勘探工程的提出,将使油气勘探从地质家个人的艺术这一传统观念,转变为油气勘探是勘探家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分析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勘探程度与勘探潜力,引出开展富油凹陷二次勘探工程的意义,阐述了富油凹陷二次勘探工程的地质理论进展、关键工程技术和勘探方法,并以饶阳凹陷为例进行勘探实践论述,展望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资源丰度大于20×104 t/km2、石油资源量大于3×108 t的富油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体,目前石油探明率已达50%以上,进入了高勘探程度阶段,油气储量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但其剩余油气资源依然丰富,待发现石油资源量约105×108 t,仍是寻找油气储量的重要方向。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富油凹陷的二次勘探为例,论述了洼槽聚油、隐蔽型潜山成藏与弱构造斜坡带油气运聚特征,阐述了全凹陷整体连片三维地震勘探、相控储集层精细预测、复杂储集层改造增产和快速高效钻井等勘探技术进展,进而提出了开展新一轮次的重新整体认识、整体评价和整体部署的二次勘探工程,论证了二次勘探工程对于推动高勘探程度富油凹陷持续规模增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回顾了油气勘探工程的提出及其形成过程,总结了“八五”以来油气勘探工程实践的成果,并对勘探家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勘探家是从事油气勘探的企业家,是油气勘探工程的实践者。新一代勘探家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未来,中国石油公司要全面达到跨国石油公司先进水平,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石油地质新理论,形成一批先进有效的集成技术。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走向更偏远和复杂的领域,对新技术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未来5~10年内我国油气勘探工程领域的总体目标是整体技术继续保持国际先进,勘探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竞争实力全面达  相似文献   

5.
<正>中油集团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是集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综合研究、物探技术研发为一体,从事寻找石油、天然气及共生矿藏的专业化公司,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发展,走过了50年的油气勘探历程。数十年来为中国东部、西部、南方等探区以及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油气勘探工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中油集团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是集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综合研究、物探技术研发为一体,从事寻找石油、天然气及共生矿藏的专业化公司,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发展,走过了50年的油气勘探历程。数十年来为中国东部、西部、南方等探区以及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油气勘探工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中油集团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是集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综合研究、物探技术研发为一体,从事寻找石油、天然气及共生矿藏的专业化公司,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发展,走过了50年的油气勘探历程。数十年来为中国东部、西部、南方等探区以及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油气勘探工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勘探开发行业发展至今,涉及的钻井、测录井、试油等各项技术已较为成熟,可突破空间越来越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油气田勘探技术的跨界融合,可为油气勘探带来新的强劲发展动力,从而实现对传统勘探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引领油气田勘探行业从数字化时代迈向智能化时代.在分析勘探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基础及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的方...  相似文献   

9.
<正>石油地质实验技术是油气地质理论研究的基础,是油气勘探研究、部署与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强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及石油实验地质研究成果的交流,促进我国石油地质实  相似文献   

10.
1999~2000年全球范围的油价大幅起落以及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使我们更加意识到石油天然气这一战略资源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如何从全球政治经济高度看待油气勘探开发。要解决好这一课题,首先需要组织实施好资源战略,而实施资源战略的关键在于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因此本文着重围绕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与技术的由来、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等,阐述个人对21世纪油气勘探理论的粗浅思考,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相层系多种烃源及其示踪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海相油气勘探不断获得重大突破,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还显示了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辉煌成就。其中海相成烃理论的研究,揭示了海相层系烃源类型及其转化的多样性,表明我国海相层系存在多种形式烃源共存且相互转化、连续或叠置生烃过程,普遍存在生烃母质的物质状态转换和生烃过程与贡献的接替,呈现出“多源复合、多阶连续”的天然气形成演化特点;初步建立了多种烃源及其转化过程的示踪与评价指标体系,快速发展了实验地质学及测试技术,现代有机质生烃控制试验、高演化有机质的催化加氢热解研究以及稀有气体组分和同位素定量研究等正在为成烃理论研究和成烃示踪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技术。但现有气源示踪指标,不足以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基础仍有待完善。针对南方高演化多烃源的客观地质条件,多指标的综合应用和新指标的开发是解决多烃源成烃过程和示踪问题的重要途径,完善和建立海相气源示踪体系,必将为海相油气勘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论石油与天然气综合勘探方法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勘探作为一个工程,其科学勘探方法的发展要建立在多学科联合勘探工作环境基础上,以勘探理论更新和技术扩展作为支持,这是未来油气勘探事业的发展和整个石油工业发展的保证.工程化的油气勘探管理通过规划计划、部署设计、实施和验收,使勘探系统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高效益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关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近年来,石油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难题,世界各国都掀起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热潮,开发非常规油气及油气替代品已成为各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油气供需矛盾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对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趋势、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新领域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结论认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非常规油气业务的发展;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勘探开发上急需新技术、新方法的突破;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应形成配套方法。应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①创新地质理论,找到优质资源;②发展特色技术,开发难采资源;③ 优化改进现有工艺技术,取得新效果;④发展综合利用技术,缓解环境压力;⑤转变理念,加速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调研和收集了世界深部油气藏大量资料及对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挑战:①油气组成复杂,多期混合、来源不清,致使深部油气勘探方向难以确定;②富集油气的有效储层裂缝和溶蚀孔洞混杂,成因机制不清,导致勘探区带预测困难;③油气相态变异大,油气分布特征受深部高温压环境、低孔渗介质条件和多种运聚动力的影响,使得现有的成藏理论难以有效指导勘探目标的预测。因此认为,加速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必须解决三个关键科学问题:①多期构造过程叠加与深部油气生成演化;②深部有效储层形成机制与发育模式;③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油气富集规律。为此,建议采用油气成藏过程正演模拟和油气成藏过程反演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深部成藏条件-深部成藏机制-深部成藏规律”的技术主线,重点选择深部资源潜力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开展研究,期待形成和发展中国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理论,研发深部油气分布预测配套技术,促进中国西部深部油气勘探和储量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油气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前国外预测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成因模型法、随机过程的统计模型法和信息集成法三大类.成因模型法主要考虑油气成藏的地质因素而未充分认识到钻探结果对勘探的重要指示作用,适用于勘探初期、缺少探井的地区;随机过程的统计模型法主要以钻探结果为基础、以地质统计方法为手段来预测油气分布而未充分考虑油气的成藏地质条件,适用于钻探程度高、油气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地区;信息集成法集与油气空间分布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勘探工程等信息为一体,能够综合反映油气空间分布的特征,用图件表示油气资源的分布,其预测结果直观、合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信息集成法要适应中国东部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必须结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解释结果,应用层序地层学等先进地质理论方法,准确预测储集砂体的有利发育带,再结合其他成藏地质条件,并根据勘探数据的丰度和精度,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研究油气空间分布特征.图3参18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部门近年来推行现代综合勘探方法,盆地分析,圈闭描述评价和油气藏描述评价工作在油气勘探生产过程中发挥发重要作用,取得了好的成绩和可贵经验。近几年强调了勘探工作以效益为中心,勘探效益明显提高。今后要进一步强化综合勘探方法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继续加深对现代勘探方法的认识,强调完整的现代勘探方法概念,进一步理顺组织机构,特别是要加强项目管理中的多学科学综合研究设计能力,利用东部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不整合类型及其控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地层学和现代油气成藏理论,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剖面形态以及界面两侧地震反射终端组合关系,提出了一种较为统一的不整合类型划分方案。 该方案将不整合划分为平行-褶皱型、平行-削截型、平行-平行型、超覆-褶皱型、超覆-削截型及超覆-平行型等 6 种类型。 其中,平行-褶皱型和平行-削截型不整合面之上有利于油气的运移,不整合面之下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平行-平行型不整合面上、下对油气运移有利,只有在断层与褶皱的配合下,才有利于油气的聚集;超覆褶皱型和超覆-削截型不整合面上、下对油气聚集最有利;超覆-平行型不整合面之上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不整合面之下有利于油气的运移。 该划分方案将不整合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较好地解决了不整合与油气运聚评价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油气勘探理论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香增  任来义 《石油学报》2016,37(Z1):79-86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坚持深化精细勘探常规油气藏,积极探索非常规油气,揭示了低渗混合润湿孔隙介质通道中石油推进式运移的动力学条件与机理,创建了特低渗交替式石油成藏理论,厘清了油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指明了老油区勘探方向。在天然气勘探方面,揭示了上古生界砂体及裂缝输导、多期充注、原地或垂向运聚的成藏机理,其具有“广覆式”生烃、“大面积”成藏、储集砂体垂向叠置横向连片、近距离运移多层段聚集的特点;下古生界古地貌环境、储层岩溶及成岩作用、运移动力、铝土岩不整合输导体等因素控制了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聚集成藏。形成了对页岩气成因类型、赋存空间、赋存顺序的多项认识,并通过配套使用针对低渗-特低渗油藏及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领域的多项勘探工程技术,有力指导了油气勘探实践。  相似文献   

19.
非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在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对勘探效益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非地震勘探技术将得到勘家的重视。本文简述了90年代以来非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以及在油气勘探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对非地震油气勘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指出随着技术的进上步发展,非地震技术必将参与油气勘探的全过程,是地震技术改善作战的必要兵种,是高效益油气勘探系列中心必要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河油田、普光气田的勘探开发为标志,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实践表明中国海相油气领域是一个充满前景,值得探索的领域。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没有适用的勘探理论与现成的工程技术,勘探难度大,风险高,给海相油气勘探开发管理带来了难题。在总结前段探索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形成了集理论创新、技术攻关、优势团队组合于一体的集成管理理念。在理论上,海相油气理论与陆相油气理论有很大区别,中国海相油气理论与国外海相油气理论也有很大不同;在工程技术上,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变化大,地下构造受多期变形叠加而复杂多变,目的层埋藏深,给油气勘探带来了难题。因此在海相油气勘探实践中,既要大胆探索理论又要探索技术,但要注意普遍技术与特殊技术的问题,要重视基础研究;也要注重基础应用,加快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要做到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地质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攻关与管理相结合。有必要对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和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海相油气科技进步、加快海相油气勘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