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中液体药射流雾化性能是影响弹道性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提出一种观测射流雾化形态的实验方法和相应的测试系统。利用所研制的测试系统,研究了受限空间中高速惰性液体和含能液体射流的扩展结构,环境反压,喷嘴形状和尺寸等各种参量对射流雾化形态的影响,分析了泰勒雾化理论和湍射流扩射理论对于RLPG的适用范围,在观测射流雾化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测定射流雾化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RLPG环形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激光衍射瞬变喷雾场测量系统,进行了RLPG环形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1)DM随时间增加呈山岭谷型分布,贮液室压力随时间增加呈山峰型分布,二者比较反映了环形喷嘴喷射压降对雾化质量的影响;(2)DSM随轴向距离增大而增大,喷雾场前沿多为大液滴。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含能液体的特点,用不稳定波理论,建立了射流破碎的简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射流初始破碎、液滴之间的碰撞聚合和破碎。经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喷嘴结构条件下,HY911射流雾化液滴的Sauter平均直径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以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的液体药喷射为工程应用背景,研究了利用脉冲X射线成像分析液体发射药拟射流的实验方法,提供了一种相应测定射流喷射雾化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测试系统,得到了多种喷口结构所形成的高压射流在喷射过程中的多幅连续X光照片,为相对准确分析射流雾化原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液体药再生喷射过程的雾化机理,搭建了可视化的再生式射流雾化实验平台,用高速摄像拍摄冷态下再生喷射过程的射流形态,观测了射流的雾化规律,为射流雾化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在实验基础上,基于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利用VOF模型对射流雾化的两相流问题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环形射流出喷口后逐渐向轴线聚并,环形射流湍流卷吸效应导致的负压区是其聚并的根本原因,压强是影响射流雾化质量的重要因素,压强越高,卷吸效应越明显,雾化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8.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RLPG)内弹道过程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对液体(LP)射流从贮液室喷注到燃烧室,射流破碎形成具有一定尺寸分布的液雾及液滴燃烧这一复杂过程如何进行数学描述。为此提出了一个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的内弹道改进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膛内气流运动的拉格朗日问题。为此基础上,模拟了液体药雾化燃烧过程。对提出的几种雾化燃烧模型进行了比较,同时与Coffee编码计算结果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整装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稳定性的控制方法,针对渐扩型药室结构,建立了含能气体射流在液体工质中扩展的两维模型,应用FLUENT应用软件对非稳态气体射流与液体工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模拟.探讨了渐扩型结构尺寸、喷气压力和喷口直径参数变化对射流扩展形态的影响,获得了射流场等温线、等压线和等密度线图.结果表明:当渐扩尺寸比为0.8、喷气压力大于30 MPa、喷孔直径大于2 mm时,气体射流发展不稳定,气液湍流掺混强烈.模拟出的射流轴向扩展速度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针对机场封锁作战中的间接封锁与直接封锁作战方式,讨论了利用破片弹道示踪法仿真子母杀伤封锁战斗部在子弹延时起爆条件下,单枚母弹对长度等于最小起降带长度的跑道区域内以一定规律起飞的作战飞机的封锁效能,其结果对封锁战斗部研制及机场封锁弹药战术应用策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离散与预制组合破片战斗部的杀伤元为圆弧杆破片与球破片,破片的不同形状和不同参数都影响战斗部的杀伤效果。运用ANSYS/LS-DYNA对该战斗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破片的错位排列和不同形状对战斗部爆炸形成破片的速率及形成破片的空间状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圆弧杆破片的平均速率最大,球破片平均速率最小;由于破片的错位排列及形状的不同使战斗部爆炸在有限的时间内任一时刻破片形成连续的不同半径杀伤环的空间分布,即形成了类似于大碗倒扣在小碗上的“体”杀伤。模拟结果可为战斗部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弹丸壳体性能对聚能射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S-DYNA3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弹丸在不同壳体性能情况下形成射流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及对比分析,以寻求壳体性能对聚能装药射流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壳体厚度及壳体材料对射流头部速度、射流总能量等相关特性的影响,找出了弹丸的最佳壳体厚度和壳体材料。结论可为弹丸设计及提高战斗部威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燃气舵装置性能参数测试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气舵装置性能参数的准确获得对导弹飞行控制性能设计非常重要。论述了燃气舵装置需要测试的性能参数、卧式六分力测试系统和燃气舵五分量天平测力系统的测试原理,介绍了两系统测试燃气舵性能参数的实现方法,分析了两系统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和优缺点,通过试验数据比较,指出了适合测试燃气舵各性能参数的试验方法。文中总结的测试和分析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