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状焦是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新型材料。据针状焦成焦机理,煤焦油和煤焦油沥青作为针状焦生产原料时必须进行预处理将其中的喹啉不溶物等杂质除去。煤系针状焦原料的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加氢法、改质法及溶剂-加氢法。上述方法均可将煤焦油和煤焦油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降至满足针状焦生产的要求,其中溶剂法中的溶剂-沉降法现已得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程建江  田雨 《当代化工》2012,(12):1385-1387
介绍在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以重整装置来的抽余油内(含己烷15%~36%)为原料采用精馏分离,除去轻重组分后,得含正己烷纯度为70%~80%馏分。经过705型催化剂加氢脱烯烃,脱除硫、氮等杂质后,再经过MH-6A催化剂苯加氢,除去苯等不饱和烃,得合格正己烷。该工艺技术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无需再生,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产品升值高等特点,成功解决了低辛烷值的抽余油出路问题。同时生产的正己烷产品质量优良,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低损耗光导纤维研究的进展和原料的纯度有密切的关系。过渡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以及胶体的存在,对光的吸收特别有害。为此必须彻底去除这些杂质。而除去玻璃中的杂质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原料中除去。因为杂质一旦混入玻璃中,再要除去就非常困难。这就要求合成玻璃纤维原料的纯度要足够高。氯化硼作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合成氨厂精炼气中微量不饱和烃的存在,会导致铜洗微量CO分析虚高。试验用加有NaCl和NaBr的饱和溴水吸收液,成功地除去了原料气中的不饱和烃,从而消除了微量CO虚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焦炉煤气制甲醇是一项具有明显经济效益、良好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焦化技术工艺,焦炉煤气深度净化是关键技术。介绍JT-8型加氢催化剂在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上的工业应用。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的JT-8型焦炉煤气加氢转化催化剂有机硫加氢转化率达98.1%、不饱和烃加氢饱和转化率达100%、O2深度转化率达100%;二级脱硫反应器出口净化气中杂质含量和总硫含量完全满足后续工序<0.1 mg·m-3的要求,保证了生产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JT-8型加氢催化剂适应性强、深度转化能力高(有机硫加氢转化、不饱和烃加氢饱和及O2深度转化)、副反应少、性能稳定、处理量大和运行寿命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预加氢反应单元作为重要的重整原料预处理单元,粗石脑油中的二烯烃属于高度不饱和烃,易在预加氢系统结焦,导致系统压降上升,催化剂堵孔失活,制约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本文选用国外2种典型的二烯烃加氢催化剂,采用选择性加氢技术,实现了二烯烃的深度脱除,从而抑制结焦反应,延长装置的整体开工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采用氯化法和裂解法生产的洗涤剂用烷基苯,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质量和差较大,不能用以生产高档洗涤用品,三氧化硫磺化后制得的磺酸盐质量问题更大。氯化法和裂解法生产的烷基苯组成很复杂,除茚满、萘满外,主要含有不饱和烃、稠环芳烃及含硫、氧、氮化合物等杂质。这些杂质,部分是由原料带入,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总量虽只占烷基苯的千分之几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间接制油工业尾气的特点,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饱和烃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筛选试验及相关条件试验,并对定型的样品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催化剂能有效脱除尾气中的不饱和烃,具有加氢活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间接制油工业尾气的特点,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饱和烃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筛选试验及相关条件试验,并对定型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研制的催化剂能有效脱除尾气中不饱和烃,加氢活性好和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0.
孙会栋  耿从善 《化学世界》1990,31(12):543-546
我国精萘的生产一般均采用以工业萘为原料,经过酸碱处理再精馏的工艺。该方法,工艺复杂、设备投资较大。若采用压榨法生产精萘,则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成本较低等优点。该法的依据是:粗萘中各杂质组分的结晶温度相差很大,且大多杂质为液体,所以采用压榨法容易把液相杂质除去。生产过程:将工业萘或粗萘于碱洗涤器内,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搅拌、洗涤,以除去苯酚及其同系物。碱洗后再转入酸洗涤器,加入浓硫酸,进行搅拌、洗涤,再除去有机碱,硫杂茚及一些不饱和化合物等杂质。酸洗后再转入中和槽,加入稀碱液进行中和,之后再用热水洗至中性。将水洗后的晶体萘于离心机内离心甩干,进一步除去液相中杂质。再将离心甩干后的萘送入螺旋式压榨机进行压榨。最后再将压榨萘片于蒸馏釜内进行简单蒸馏,在控制的温度范围内便可馏出符合标准的精萘产品。  相似文献   

11.
常致成 《广东化工》1994,(2):7-10,4
不饱和醇的生产发展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日本早在1933年开始用鲸蜡油为原料,采用皂化蒸馏法制不饱和醇,用于各工业领域。该法曾普及一时,后因国际捕鲸协会禁止捕鲸,才被金属钠还原法和高压催化加氢法代替。  相似文献   

12.
两面加氢法生产高粘度食品级白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粘度基础油为原料,采用两段加氢工艺,生产合格的高粘度食品级白油,第一段加氢主要脱除原料中硫、氮等杂质,并饱和部分芳烃;第二段加氢采用更高压力20MPa饱和全部芳烃,达到食品级白油产品,共质量符合国外同类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 作为合成氨原料气之一的焦炉气,其组分除含有氢、一氧化碳、氮气而外,还含有萘、苯、甲烷、硫化物、氰化物、氧气、二氧化碳、氧化氮等杂质。这些杂质对深冷分离装置的操作及合成氨的制造均极为有害,必须进行分离除去。通常除去CO_2的方法有水洗、碱洗以及低温甲醇洗等法。脱除NO的方法有空筒法、活性炭法、净化剂法、硫  相似文献   

14.
预硫化加氢催化剂液体钝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态含氧烃对预硫化加氢催化剂进行钝化处理,考察了含氧烃的用量、钝化温度、钝化时间以及不饱和烃的含量对加氢催化剂钝化效果的影响;以催化柴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床连续微反装置对钝化前后的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同时以ONU自热测试装置对钝化的催化剂自热最高温度进行评价,确定最佳钝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含氧烃对预硫化加氢催化剂进行钝化处理是可行的,最佳的钝化工艺条件为:含氧烃用量占催化剂孔体积的40%;钝化时间为10 min;钝化温度为40℃;不饱和烃含量为100%.该工艺操作简单,可有效抑制催化剂硫的脱离和自热反应,并能保持催化剂的活性,易于活化.  相似文献   

15.
专利信息     
工业碳五馏分 催化加氢制造成烷发明单位 上海石油化工高等 专科学校发明人 何美琴等 本发明是关于以工业碳五馏分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制造戊烷的方法。石油烃的催化裂化过程或是石油烃的裂解制乙烯过程中的副产物——工业碳五馏分,是不饱和组分和饱和组分的混合物,其中大部分是非直链的不饱和碳五组分。本发明的方法就是直接利用工业  相似文献   

16.
以高粘度基础油为原料,采用两段加氢工艺,生产合格的高粘度食品级白油.第一段加氢主要脱除原料中硫、氮等杂质,并饱和部分芳烃;第二段加氢采用更高压力20 MPa饱和全部芳烃,达到食品级白油产品,其质量符合国外同类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 原盐精制采用洗涤法较之其它各种方法简单而经济。但洗涤法以什么理论为依据制订生产流程和控制生产指标,是值得探讨的。洗盐生产一直是以原盐中杂质被溶解而达到精制的目的。从而确立了硫酸钙在整个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提高洗盐质量,必须从保证硫酸钙的溶解,提高其洗涤效率入手。基于这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工艺控制指标的平衡,称为钙量法平衡。通过对长  相似文献   

18.
<正> 母液精制是纯碱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纯碱产品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对重碱结晶的粒度、设备、管道的结疤情况关系极大,并由此对过滤、煅烧、换热等过程的操作发生影响。纯碱生产过程母液中的杂质、主要是来自原料盐,我国制碱工业中所用的原料盐,多为海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在氨碱法中一般是将原盐化成盐水后,采用石灰——氨——二氧化碳法除去盐水中的钙、镁杂质,这个过程称之谓“盐水精制”。在盐水精制中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铁峰  郑卓 《工业催化》2014,22(5):374-377
催化裂化装置产生的C4馏分中含有微量丁二烯,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为有害杂质,需要除去,采用选择性加氢脱除二烯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了一种非负载型非贵金属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XRD、TEM、FT-IR和TG-DTG-DTA等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对晶相结构及形貌特征的影响,并在高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催化剂对C4馏分中丁二烯选择性加氢脱除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碱镍物质的量比为1.05和温度120 ℃条件下合成的镍催化剂前驱体,在90 ℃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最优。在氢压1.0 MPa、反应温度60 ℃、氢油体积比20和液时空速2.0 h-1条件下,制备的镍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能将C4馏分中低含量丁二烯烃完全脱除,具有良好的二烯烃选择性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20.
加氢是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加氢反应中,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催化剂的设计是关键因素也是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孔道尺寸可调和活性点位负载方式多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加氢催化剂的制备中。从MOFs基催化剂在不饱和烃的加氢反应、醛的加氢反应和CO2加氢反应3个方面的应用出发,综述MOFs基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MOFs基催化剂在加氢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