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掺杂铌酸锂晶体的扇形噪声光的形成机制,讨论了信号光与扇形噪声光之间的光放大竞争问题.结果显示:由于信号光与扇形噪声之间光放大竞争,对于信号光的放大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光生伏特场,因而存在一个最佳入射泵浦光光强,使得信号光具有最大的放大倍数,同时噪声很弱.  相似文献   

2.
3.
分析了掺杂铌酸锂晶体的扇形噪声光的形成机制,讨论了信号光与扇形噪声光之间的光放大竞争问题.结果显示: 由于信号光与扇形噪声之间光放大竞争,对于信号光的放大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光生伏特场,因而存在一个最佳入射泵浦光光强,使得信号光具有最大的放大倍数,同时噪声很弱.  相似文献   

4.
Ce:Fe:LiNbO_3在红光波段的光折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掺铈、铁LiNbO3(简写为Ce:Fe:LN)晶体在633nm波段的光折变特性.其光折变灵敏度约为400mJ/cm2,指数增益系数约为45cm-1。用该晶体记录的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分辨率超过70lp/mm。  相似文献   

5.
钛扩散LiNbO_3晶体光波导长周期光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钛扩散铌酸锂(LiNbO_3)晶体光波导结构,并在该基础上制作了长周期光栅.使用两步钛扩散方法在Z切LiNbO_3基片上制造了波导,它包括一个单模芯层和一个平面包层,之后用光刻胶光栅置于波导表面.实验证明用这种结构设计长周期波导光栅是可行的.对光波导制造工艺和波导结构的深入研究,为制作高速电光调制型光栅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Ce:LiNbO_3晶体的光学性质,并与Fe:LiNbO_3晶体作了对比,同时用该晶体做了相衬法有关实验。  相似文献   

7.
掺镁,铁铌酸锂晶体的光吸收和ESR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锡淇  张继周 《红外研究》1989,8(5):369-373
  相似文献   

8.
Mg:Fe:LinbO_3晶体光折变增强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铌酸锂晶体中掺MgO和Fe2O3,生长出Mg:Fe:LiNbO3晶体.由于薄晶片的光爬行效应,晶体的二波耦合指数增益系数高达80cm-1,且角度响应范围加宽,响应速度和抗光散射能力都比Fe:LiNbO3有较大改善.以Mg:Fe:LiNbO3晶体作光放大器,实现了一次迭代全息关联存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掺杂铌酸锂晶体的扇形噪声光的形成机制,讨论了信号光与扇形噪声光之间的光放大竞争问题,结果显示,由于信号光与扇形噪声之间光放大竞争,对于信号光的放大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光生伏特场,因而存在一个最佳入射泵浦光光强,使得信号光具有最大的放大倍数,同时噪声很弱。  相似文献   

10.
Mn:Fe:LiNbO3晶体光折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LiNbO3中掺入Fe2O3和MnCO3生长Mn:Fe:LiNbO3晶体,对晶体进行极化处理及氧化还原处理。测试晶体的吸收光谱,指数增益系数,衍射效率和有效载流子浓度。结果表明,经还原处理的Mn:Fe:LiNbO3晶体是优良的全息存储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In:Fe:Cu:LiNbO3晶体,测试了晶体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利用二波耦合方法测试了晶体的响应时间、最大衍射效率、计算晶体的光折变灵敏度。结果表明,随In3+离子浓度的增加,在In3+浓度较低时,In:Fe:Cu:LiNbO3晶体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发生紫移,而红外吸收峰3 482cm-1位置基本不变,但浓度达到阈值时,紫外可见光吸收边相对于低浓度发生红移,而红外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In3+浓度增加时,响应时间变短,最大衍射效率下降,晶体存储灵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读出过程中全息数据的擦除问题,研究了新型双掺杂LiNbOa:Fe:Ru晶体的全息读出特性。分析了双中心和单中心记录方案光栅的读出特性,并联立双中心物质方程和耦合波方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双中心记录所得到的饱和全息的读出时间常数远低于LiNbO2:Fe:Mn晶体的读出时间常数;单色光记录可以实现有效的全息,且其读出时间常数远大于记录时间常数,表现为准态非挥发读出。分析表明,这可能由于Ru的能级比Mn更靠近Fe,更易被红光激发,从而使得双中心记录所得饱和光栅的存贮持久性降低;单色光记录中红光能够同时充当记录光和抽运光,记录过程中红光能够在Fe上记录光栅并将其转移到Ru上,而在读出过程中则由于Ru能级较深,擦除缓慢。  相似文献   

13.
LiNbO_3∶Fe∶Ni晶体非挥发全息存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三种不同的双光记录方案进行了LiNbO3∶Fe∶Ni晶体全息存储实验,详细研究了饱和衍射效率、固定衍射效率、动态范围和记录灵敏度,以及退火条件对记录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LiNbO3∶Fe∶Ni晶体的饱和衍射效率、固定衍射效率和记录灵敏度比其他报道的双掺杂LiNbO3晶体高。结合掺杂能级图,理论分析了LiNbO3双掺杂晶体深陷阱中心能级的相对位置及其微观光学参量对全息记录性能的影响。LiNbO3∶Fe∶Ni晶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高效率非挥发全息存储材料。  相似文献   

14.
李铭华  刘景和 《压电与声光》1993,15(5):47-50,55
报道了Fe:LiNbO3晶体的生长。测试了晶体的放大率,指数增益系数,衍射效率相位共轭反射率和响应时间;对Fe:LiNbO3晶体的光折变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曾政东  徐浩  沈鸿元 《中国激光》1993,20(3):228-229
The expression of phase matched angle θm(λ) for MgO:LiNbO3 crystal has been obtain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least-square fitt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6.
MgO:LiNbO_3晶体中双波长Nd:YAP激光的和频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沈磊  明海  周玉平 《中国激光》1999,26(2):159-162
基于MgOLiNbO3(MgLN)晶体的Selmeier方程,计算了1079.5nm和1341.4nm激光在该晶体中和频的相位匹配条件和容承角,计算结果用1079.5nm和1341.4nm双波长NdYA-lO3(NdYAP)连续激光在MgOLiNbO3晶体中的和频进行了实验论证,两者相当符合,并得到了连续的598.1nm橙色相干辐射。讨论了1064nm和1318nm双波长NdYAG激光在MgOLiN-bO3晶体中实现双波长和频获得588.7nm橙色相干辐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计算了MgO∶LiNbO3中超短中红外光参量放大(OPA)过程中晶体的相位匹配角与非共线角的优化选择。结果表明,对于800nm波长的抽运光,信号光波长为1053nm时,非共线角α优化在1.74°~2°之间;当信号光波长在1046~1067nm内变化时,α在1.05°~2.18°之间,并且当信号光波长为1057nm,α=1.76°时,可实现三波间群速度的完全匹配。同时还得到了抽运光中心波长在780~810nm之间变化时,实现完全群速度匹配时的注入信号光波长与对应的中红外光以及相应的非共线角与相位匹配角。  相似文献   

18.
搭建了以布儒斯特角切割LiNbO3晶体作为电光调Q元件的Cr,Tm,Ho:YAG激光器,测量了静态时腔内LiNbO3晶体的放置角度对激光器输出能量以及偏振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LiNbO3晶体以布儒斯特角放置时,Cr,Tm,Ho:YAG激光器效率最高,输出激光的p分量最大,线偏振特性最好,这对电光调Q是有利的。电光调Q时,测量了不同抽运电压下的输出能量、脉冲宽度及脉冲波形,当重复频率为2Hz时、脉冲能量为25mJ,最小脉宽达265ns,脉冲峰值功率达94.3kW,脉冲波形呈光滑的近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P.A.Augustov等人用激光束照射LiNbO_3:Fe晶体薄片时曾观察到了一种近90°的光散射。他们还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将所有散射光、透射光、反射光及吸收光的全部能量从入射光能量中减去后,结果仍有相当一部分剩余能量(占入射光能量的27%)不知耗散去向。他们定性地把上述现象归为与晶体缺陷引起的噪音位相栅的记录有关,但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我们用氦-氖激光束照射LiNbO_3:Fe晶体薄片时,除了观察到上述近90°的光散射外,还观察到在晶体薄片内沿晶体光轴方向爬行的光散射。本文分析了这种光散射形成的原因与条件,并证明了这种爬行光散射正是上述剩余能量的耗散去向;散射光在爬行过程中从晶体薄片不断泄漏出去乃是近90°光散射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LiNbO3晶体由于其透光范围广,响应速度快,不易潮解等特点而广泛用于高精度和高速光开关快门。为了将LiNbO3光开关曝光时间拓宽到纳秒领域从而弥补现有的高速光开关的不足,文章阐述了LiNbO3作为光开关理论原理,对多波段通光的晶体长宽比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LiNbO3纳秒级光开关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半波电压与理论符合很好,实验光信号和电信号在纳秒级范围内能实现同步响应。研究结果证实了LiNbO3光开关在纳秒级范围内的可行性,并为LiNbO3纳秒级光开关的制作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