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河套灌区地面灌溉新技术,对畦灌、沟灌、套种分灌、膜上灌等灌水方法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2.
以巴彦淖尔市目前水资源利用现状来看,发展地面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关键。文章详细阐述了畦灌、沟灌、膜上灌3种行之有效的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河套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就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在河套灌区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工程配套程度不够、建设标准偏低、老化失修、灌溉水量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套灌区的现代化发展。通过节水改造,不仅能解决现状缺水,而且在不增加灌溉用水总量的前提下,可以在灌区控制范围内扩大灌溉面积。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改造方案,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提升灌区功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灌区经济效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南方灌区节水灌溉的意义与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各类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的特点 ,结合南方灌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南方灌区适宜采取的节水技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内蒙古河套区现实情况出发,以改进和加强管理工作的角度,探讨了节约用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当前国情的分析,并结合河套灌区的现状及灌溉特点,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河套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适宜于灌区应用和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套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及灌区节水潜力大的特点,探讨具体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在河套灌区大力发展以精细地面灌溉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为特征的现代地面灌溉技术的具体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节水地面灌溉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灌溉是古老的田间施水技术,但它目前仍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约占全世界中灌溉面积的90%以上。我国则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依然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现行的平原灌区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和筛选,结合河套灌区的实际情况和田间灌溉特点,提出了适宜河套灌区应用和推广的四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近几年连续大旱的情况下,河套灌区的农业丰收得益于灌区引黄灌溉的良好条件和坚实的水利基础设施。几年来,河套灌区紧紧围绕“两改一提高”的目标,把节水做为革命性的措施,大力开展节水建设,积极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使灌区在节水改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行的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进行分析和筛选,结合河套灌区的现状和灌溉特点,提出了适宜于灌区应用和推广的4种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小畦灌灌水技术、水平畦田灌水技术、沟灌灌水技术和地膜覆盖灌水技术,并分析评价了这4种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在河套灌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对河套灌区节水灌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形势,分析了发展节水灌溉的潜力,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河套农业用水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河套灌区节水灌溉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姚嫦香 《水利天地》2008,(10):43-43
地面灌溉虽是古老的田间施水技术,但它目前仍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约占全世界灌溉面积的90%以上。我国则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依然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河套灌区在节水灌溉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却在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着弊端。从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现实情况出发,针对灌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几种值得借鉴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现有的灌溉技术为例,讨论并分析了该地区各种灌溉技术所需灌水量,并在分析玉米产量的同时,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灌溉模式下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灌区概况以及节水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并对灌区改造后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水均匀度是衡量灌水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对不同畦田规格的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水均匀度进行分析。畦宽3 m左右、单宽流量3~4.51/s、畦长30~150 m时,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7~0.4,灌水均匀度为94.2%~77.0%.短畦比长畦节水30%左右,适宜的畦长应为30~50 m,最长不应超过75 m,这时的灌水均匀度可达90%左右,作物产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