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人力资源是完成各项军事任务的重要支撑.随着国防和军队的体制编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军的军队建设战略转型与系统改革对军事人才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后勤保障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开展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胜败的关键,就是后勤保障。袁军失去了后勤补给,不战自败。时代发展到今天,环顾全球,各个国家都始终把后勤保障能力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军作战手册》中指出:"后勤保障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要素之一,在决定性时间和地点所产生的战斗力,始终是衡量后勤保障是否成功的唯一尺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习主席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强调“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军队后勤要“努力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准确定位了新形势下军队后勤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和发展目标,对推动现代后勤向更高层次发展,加快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提升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是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军人或军队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力。后勤工程学院着眼于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军事人才目标,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平台"这三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初步构建出"三维一体"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军队作为维护国家利益,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机构,其侦查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益至关重要.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军事改革以及军队侦查资源的合理配置已成为新时期军队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军队侦查资源相关概述为切入点,从军队侦查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必要性、策略等方面对新时期军队侦查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军队改革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军队更好的履行新阶段历史使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刊首语     
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推进我军军事创新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世界新军事革命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指出,只有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才能尽快缩小与别国差距、实现新的跨越;军事创新任务繁重,要做的工作很多;要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事创新体系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实现两个体系相互兼容、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使军事创新得到强力支持和持续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中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都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支持军事创新,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军事变革的推进,作为后勤物资的重要组织部分,被装物资不断地从传统供应走向现代供应,被装信息化建设成为军队后勤保障中一项完整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也是决定后勤保障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被装信息采集与发放数量大、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采集与发放准确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指战员的基本生活与战斗力.本文对当前被装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新时期军队被装保障信息自动化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军队是一个国家维护自主权益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国家军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军队后勤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促进军队后勤始终处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状态下。混合经济体制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带有明显的混合经济特征,因而在混合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资源配置也有了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本质以及透过美国军队资源配置,对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军军事后勤科技装备术语是随着军事后勤科技装备的现代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后勤科技装备的现代化 ,需求后勤科技装备术语走标准化的道路。本文简要叙述了军事后勤科技装备术语标准化的作用和发展历程 ,以及今后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各种市场机制也逐步得到了完善,从而为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结合强军改革形势对我军实现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措施,以期为关注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问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成为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着眼当前经济转型和军队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富国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提高我军军事创新能力,推动军民协同创新发展,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部队中,后勤军需装备是组织并实施军需保障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对于部队军需的保障力以及战斗力十分关键.其中,军需装备关乎军队硬件与软件的建设,同时,也肩负着后勤军事装备优化配置的责任,确保军队运转的正常.为此,文章将部队后勤军需装备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具体的管理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一些军队的历史教训警示我们,提升军事文化软实力问题在军队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将其作为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遵循,把我军特有的思想政治优势、军事文化优势转化为部队战斗力,为加强军事文化软实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军事文化,是军队战斗力的基础。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相对缓和,而军事任务却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繁重,美国则更加深入地研究军事文化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应对,从而确保美国军事人为维护超级大国的堡垒地位而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军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军事物流肩负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任,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军事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才许多关键环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加强军事物流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推进军事物流的发展,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和践行军事物流智力开发工程、“三化”建设工程、应急物流建设工程等工作。本文分析了军事物流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军事物流建设的价值,并对均是物流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军事后勤车辆的配送效率,实现快速响应,文中在分析军事后勤车辆路径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单时间窗多目标动态军事后勤车辆路径模型,设计了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两阶段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解决了遗传算法求解效率低及蚁群算法收敛过早的问题,可有效解决军事后勤车辆动态路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军队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安全保障,更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象征.军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立于世界强国的行列,所以加强军队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是非常重要的.进行军事体能训练是提高一个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军队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战争形势逐渐走向信息化和技术化,对军事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军事训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军事体能训练也要采取措施,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指出,军事指挥军官、政治军官、后勤军官都应具备与本职相应的管理部队的能力;专业技术军官也应具备技术方面的管理能力。这是加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对院校教育训练的更高要求。培养、提高军官管理部队的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重要保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重要保障。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切实履行军队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持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整体防卫作战能力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军校考试模式 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培养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创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在剖析传统考试模式7条主要弊端的基础上,就推进军校考试改革提出了6点思考,并以军队某专业技术院校课程教学为例,构建了具有军队专业技术院校特色的、多元开放的考试模式体系的6种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20.
鉴于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军事院校通过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培育出优秀的新型指挥员对于推动军队实现科技强军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培育优秀的新型指挥员应从培育内容和培育方式两个方面着手.培育内容就是要让指挥员树立信息化作战的思维观念、掌握知识技能、传承传统优秀精神和夯实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培育方式就是要改革、优化军事基础教育训练课程,变单一的教育训练方式为联合的教育训练方式,突出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信息化特色和加强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