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顺元 《电子器件》1998,21(2):134-139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及其对业务节点接口要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接入网的关键之一-V5接口的功能体系及各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备)所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接入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信网路的建设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信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HONET综合业务接入网的技术特性及其主要构成部件:综合业务网关、综合接入节点、综合传输平、综合网管系统。指出了宽窄一体化的建网模式更有优势,更符合目前用户对宽带、窄带业务需求的现状,是目前宽、窄带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瑞芬 《中国有线电视》2005,(13):1272-1274
1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所谓接入网是指交换局到用户终端的所有机线设备.ITU-T规定,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接入网所包括的范围可由3个接口来标志:在网络侧它通过节点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在用户侧经由用户网络接口与用户端相连,而管理功能则通过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相似文献   

5.
一、宽带无线接入(BWA)系统 在我们的周围,除了一般的终端设备(如电话、手机、电脑等)之外,与我们“距离”最近的就是接入网。接入网是电信网的一部分,直接面向用户,通过各种传输媒质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它综合考虑解决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用户接入到业务节点的问题。接入网是网络数字化的最后一段,而从业务节点到用户终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距离不超过4km。  相似文献   

6.
●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 业务节点接口 业务节点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SNI Subscriber-Network Interface 用户-网络接口  相似文献   

7.
1 3.5GHz无线接入技术分析 固定无线接入网是指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传送实体由无线链路来实现的接入方式,远端站不可移动使用.  相似文献   

8.
宽带接入网     
本文根据国际 ITU-T 对宽带接入网规范的研究,首先介绍宽带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和业务节点接口,然后分别说明宽带接入网的几种主要功能和协议,它们是传送功能、指配功能、实时管理协调功能、宽带运载连接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接入网的宽带化和业务多元化,对接入网的网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停留在V_5接口和SDH等的网元管理功能上,面向网络和业务的管理功能日趋加强。文章主要介绍了接入网网管系统及一些新技术的采用,并以中兴接入网网管系统为例,说明了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管系统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接入网(AN)泛指用户网络接口(UNI)与业务节点接口(SNI)间实现传送承载功能的实体网络,是从本地交换机到用户终端之间的实施系统,主要连接的相关设备包括交换机和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接入业务的特点,接入网提供多种标准接口。 接入网是社区宽带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方式,以一个可监控的接入网络,使用户获得话音、数据多媒体、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access networks to support future multimedia services, with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Working Party 3 of ITU-T Study Group 13. An overview of the access network is given, and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access network and other portions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such as the user-network interface (U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 (SNI), and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Q3) interface are described.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access network are summarized, and various examples of multimedia access architectures are discusse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the broadband service node interface (VB5) standard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2.
Yunok.  H Watan.  M 《世界电信》1996,9(3):18-20
通信市场目前正面临着急剧的变化,利用被称作接入网的有线和无线技术的用户接入设备也相应问世,富士通过在局用交换机FETEX-150及光接入网传输设备中采用了国际标准规格的V5接口,以推进网络的开放和灵活适应高度复杂化的通信网,另外,为迎接终将到来的多媒体时代,富士通的ATM/VOD等宽带业务用接入网系统的开发也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3.
宽带综合业务HFC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宽带综合业务接入网中,HDSL和ADSL技术受到双绞线性能的限制,不能满足高质量服务要求,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技术,以HFC为基础的CATV宽带接入网既能满足近期要求,经过升级亦能满足将来全数字宽带接入网的要求,在设计宽带接入网时,要解决网络中系统的双向传输,接口技术,信号变换,调制解调,频谱安排,网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要设计符事宽带服务要求的前端,光节点及终端设备。目前一些技术已经可供网络升级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和业务集成方案。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包括ADSL接入网、ATM宽带交换网,应用服务器。目前在福建省宽带多媒体通信网上承载的业务有视频点播和宽带WEB浏览、169/163的传输和路由骨干,帧中继,交互式视频业务(如电视会议,远程医疗)等。  相似文献   

15.
A broadband network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that integrates multimedia services, such as data, video, and telephony information, using 52-Mb/s based STM-paths at the user network interface (UNI). The user can access any new service via the STM-based access network via either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switching or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switching. STM circuit switching supports long duration, constant bandwidth data transfer services such as video and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HDTV) distribution and will also be used for the crossconnect system. Circuit switching can provide transparent transmission during long connection periods.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an expandable time-division switch architecture, an expandable time-division switching LSI, and an expandable switching module for small to large size system applications. The proposed time-division switching LSI, module, and system handle 52-Mb/s bearer signals and have throughputs of 2.4 Gb/s, 10 Gb/s, and 40 Gb/s, respectively. The time-division switch realizes video distribution with 1:n connections. Finally, a local switching node that features an expandable 52-Mb/s time-division circuit switching network is shown for multimedia access networking  相似文献   

16.
张帆 《通信技术》1999,(4):15-19
根据宽带接入的技术要求,在分析IMT-2000/FWA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它在未来宽带接入网中的两种应用方案及其在信令接口、业务质量、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网互联与融合: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先分析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相互联系和各自特征,以及网络融合的两大基础: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和IP技术,研究了网络融合的三部分:传输网、交换网与接入网,提出实现网络融合的两种不同方向:网络物理结构融事与接入网融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PON技术光接入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源光网络是当今宽带接入网领域中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在使用PON进行大规模宽带接入网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如何提高接入网的运行维护效率已经成为运营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在基于PON技术宽带接入网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运营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何实现快速业务开通,如何进行接入网的故障诊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