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低温轧制对Φ50mm 45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轧制Φ50 mm圆钢为例,分析了低温轧制工艺对45钢轧制和冷却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降低开轧温度到950℃、终轧温度降低到945℃,可达到细化晶粒、提高钢材强韧性能的目的。轧后快速冷却时,可促使铁素体形核,铁素体和珠光体晶粒度为8.0级,且无魏氏组织出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MnSi钢控轧控冷工艺的研究,得出采用合理的控轧工艺及轧后对终轧温度、冷却速度、终冷温度的合理调节及控制,对钢材的性能产生影响,来提高钢材的强度、硬度、韧性,降低脆性。根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3.
控制轧制(TMCP)技术是取代离线热处理生产高性能钢材的一种生产技术,它的核心包括:(1)控制轧制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冷却的开始温度和终止温度;(2)轧制变形量的控制;(3)钢材的成分设计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试制条件下,通过控制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研究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对低合金高强度钢Q550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终轧温度在780~850℃范围内可以明显改善Q550钢力学性能;采用轧后冷却的方法,可以显著细化Q550钢的铁素体晶粒,提高其强韧性能。  相似文献   

5.
TMCP(Thermal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是20世纪钢铁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TMCP技术是通过控制轧制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冷却的开始温度和终止温度,来控制钢材高温奥氏体组织形态以及相变过程,最终控制钢材的组织类型、形态和分布,提高钢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介绍了低碳低合金高强钢基于TMCP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组织分析,并展望了TMCP技术下低碳低合金高强钢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参数对钢管在线加速冷却后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经过穿孔工序或连轧工序后,为奥氏体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经过张减工序后,为加工硬化状态的奥氏体组织.采用轧后余热和水气复合冷却方式对钢管外表面加速冷却,可以保证钢管轴向、周向、径向3个方向上的强度和硬度均匀性.采用25MnVN或25MnMoVN之类微合金钢,经过轧后加速冷却,可以不经过调质热处理,生产出性能完全满足要求的N80钢级石油套管.  相似文献   

7.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所究了中碳锰钒非调质钢机械性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设计了686MPa(70kg级)热锻用非调质钢45V和784MPa(80Kg)级热锻用非调质钢40MnV的化学成分。冶炼工艺试验表明钢包喷吹CaSi粉可提高钢的热望性;微量钛可使钢的强度略有下降。提高钢坯加热温度可使钢材强度提高、韧性降低;降低终轧(锻)温度可提高钢的韧性,而强度,塑性变化不大;提高冷却速度可使钢韧性提高,轧(锻)后空冷即可获得较好的机械性能,采用水一空两级冷却可获得最佳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Mn2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试验温度和不同试样状态下的冲击韧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CM690钢在900℃保温90 min水冷淬火,600℃保温90 min水冷回火,在保证钢材的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获得良好的韧性;淬火水温超过30℃时,因钢的淬透能力下降,会强烈地降低钢的强度和韧性;钢中加入0.015%~0.025%的Ti,提高冲击韧性值35~40 J;对于CM490钢,若轧后空冷或堆冷,由于冷却速度较低,会获得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的混合组织,不利于提高钢材的韧性,而正火后其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其冲击值比前两种状态高3~5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控轧技术使钢材的综合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为了更进一步挖掘材料的性能,并节省能源,进而又把轧后在线控制冷却技术同控轧技术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使钢材的性能达到了新的水平,强度高,韧性好,因此轧后控制冷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一些中小型工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效钢材,需要轧后控制冷却。根据我国北方缺水,厂房布置狭小,产品规格多变的特点,进行了水的雾化冷却装置的研究,在我院线材控制冷却实验室做了模拟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1. 水的喷雾冷却装置  相似文献   

10.
控轧控冷工艺对HQ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HQ钢的控轧控冷实验表明,典型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钢材的组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各参数的合理组合,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又提高韧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和不同轧后冷却速度对09V钢在轧后冷却过程小的动态Ar_3,Ar_1点的影响规律。变形使相变温度提高;终轧温度越低 动态Ar_3,Ar_1温度提高的幅度越大;随轧后冷却速度加快,钢的动态Ar_3,Ar_1温度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轧机产量提高后冷床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 ,研制开发了棒材轧后穿水冷却技术。通过对小规格 2 0MnSiV热轧带肋钢筋进行轧后穿水冷却 ,钢材上冷床温度降低了 90~ 110℃ ,提高了产品质量 ,改善了各项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平均提高了 3 5~ 40MPa ,钢材性能合格率由 97.5 %提高到了 99.6% ,解决了冷床冷却能力不足、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3.
磁场热处理铁素体钢或珠光体钢时的传热现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观察、分析了在磁场热处理条件下磁场对传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热处理铁素体钢或珠光体钢时,磁场能够显地促进钢的传导热、加速钢材折冷却、细化铁素体晶粒,磁场还能促进钢材的均匀冷却,缩小钢材表面与心部动却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石钢公司开发的抽油杆钢出现的组织不均匀性和异常组织,通过现场测定不同冷却条件下钢材的金相组织,得出了化学成分、冷却工艺与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据此为轧后控制冷却制定了合理的冷却工艺,从而改善了抽油杆钢材的组织,提高了钢材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用作冷轧包装带用钢的生产工艺,突出承钢的钒资源特色,提高锰、酸溶铝成分,降低钒成分,采用低碳含量控制,满足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冷轧用打包带的使用性能。对热轧参数以及随后冷却方式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对加热温度、轧制温度、轧后冷却速度和卷取温度等进行综合控制,研究提高钢材性能的工艺参数。给出了满足钢材高强度、高韧性、良好冷弯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和较低韧脆转化温度等使用要求的化学成分和轧制工艺参数,目前承钢已进行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从热力学角度证明了增加冷却速度促使过冷奥氏体分解析出纳米级渗碳体颗粒的可能性,应用轧后超快速冷却技术将实验钢传统组织中渗碳体的片层结构细化成为了纳米尺度颗粒,起到了析出强化的作用,使实验钢的屈服强度提高100 MPa以上,并显著提高了钢材的扩孔性能,实现了钢材的产品升级,是未来钢种开发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C-Mn钢(或添加微量Nb,Ti),采用直接轧加超快速冷却,利用细晶强化与相变强化相结合的机制,提高强度、韧性、成形性等性能。使用超快速冷却生产的钢材与传统的析出强化型高强钢、Cr-Mo合金化热轧双相钢、热处理双相钢或TRIP钢相比,具有成本低廉、环境负荷小、易于再生等"生态环境材料"的特点,符合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别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JMat Pro材料计算软件获得实验钢的临界相变温度Ar3=835℃、Ar1=698℃、A3=892℃、A1=722℃;同时在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连续冷却压缩与控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的工艺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对实验钢最终组织形态影响明显,终轧温度在Ar3以上温度时,实验钢获得均匀的等轴状组织,加快轧后冷却速度可细化晶粒组织;当终轧温度在Ar3温度附近时,实验钢会发生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轧后缓冷有利于组织均匀,快冷容易导致混晶;当终轧温度在Ar3温度以下时,轧后不论缓冷、快冷均获得混晶甚至明显的变形带组织。  相似文献   

19.
对低碳锰铌钢的控制轧制和加速冷却工艺制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终轧温度为780±10℃、终冷温度为670±10℃、冷却速度为10℃/s的控轧控冷工艺,同时给出加大冷却速度对提高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定量影响数据。  相似文献   

20.
新型细晶强化中厚板Q460的控轧控冷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轧试验,对比研究了终轧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对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终轧温度可以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对韧性的影响不大,其强度的提高主要以沉淀强化为主;冷却速度越快,铁素体晶粒越细,钢的强度和韧性越高。但冷速超过15℃/s时会发生贝氏体相变,考虑到钢的综合性能,湘钢Q460热轧时应将终轧温度控制在840℃-860℃之间,冷却速度控制在10~15℃/s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