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地下管道施工是"挖槽埋管法"。穿越道路或河流时,若采用钢开施工使道路的质量变差,寿命变短,污染环境;若采用钢顶施工则成本较高,而且地下管道被挖断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以大庆油田采油八厂第二油矿宋II-41#配水间—2#配水间管道敷设为例,该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了非开挖管道定向穿越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非开挖管道定向穿越技术与传统开挖技术进行对比,非开挖法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施工工期,降低环境影响,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张勇 《化工设计通讯》2023,(3):41-42+71
水平定向钻(HDD)施工,是在不破坏地表的条件下,用于铺设地下管道、电缆的非开挖钻进技术。与传统的开挖式施工对比,定向钻穿越施工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对地面环境、地面建筑、地面交通的影响,而且施工整体不受气候、地形的制约,具有工程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气、电、石油等的管线铺设施工。以国内某天然气管道铺设采用定向钻陆对海穿越为案例,探讨定向钻陆对海穿越的可靠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燃气管道工程是市政建设的基础工程,其施工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尤其涉及到开挖施工,不仅成本较高,且对周边环境有着负面影响。非开挖定向穿越施工技术的应用则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非开挖定向穿越施工技术原理,结合实例探讨了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挖定向穿越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和应用优势,旨在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粘接》2006,27(4):44-44
地下管道破损、泄漏、开裂后,传统的修复方法便是挖掘地面,“开膛破肚”,不仅影响交通和环境,而且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现已研制成功非开挖式修复新技术。通过采用管道修补环氧树脂产品,配备专用的施工工具,能在不破坏道路的同时。快速完成管道修复。这种非开挖式修复技术在国外应用已经比较成功,突出的特点是修复速度快,对地面交通影响小,并且适合各种类别管道、各种规格管径。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都在广泛采用类似技术修复各种管道。施行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首先要用电子勘测仪测定地下管道破裂方位及破裂程度,找到与之连接最近的窨井。  相似文献   

5.
定向钻作为非开挖穿越技术具有工期短、造价低、节约工程材料和保护环境等优点在油气管线施工中被越来越多的单位重视和采用。本文结合川气东送管道黄湓河支流定向钻穿越工程,对定向钻穿越施工工法进行详细说明,并就定向钻施工中如何避免冒浆和产生“S”曲线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油气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中,在出入土端采用夯套管方式隔离不良地层是目前非开挖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措施。夯套管方式作为广泛应用于水平定向钻两侧不利地层处理的物理隔离方法,很好的扩展了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的地层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定向钻在卵石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穿越。本文详细介绍了夯套管技术在海城市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水泉河定向钻穿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中,在出入土端采用夯套管方式隔离不良地层是目前非开挖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措施.夯套管方式作为广泛应用于水平定向钻两侧不利地层处理的物理隔离方法,很好的扩展了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的地层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定向钻在卵石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穿越.本文详细介绍了夯套管技术在海城市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水泉河定向钻穿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小型管道建设的特点和水平定向钻穿越的特点,中小型长输管道建设所经地区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从降低投资、提高文明环保安全施工水平、减少对地方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考虑,中小型水平定向钻进行穿越(非开挖)以施工工期短、不开挖、不破坏、不阻断的文明化施工特点,在中小型管道工程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其主要穿越河流、公路铁路、房屋建筑等各类地表障碍物.  相似文献   

9.
油气管道在遇到通航河道以及现场条件不适宜大开挖或定向钻穿越的河流时,多采用一种顶管隧道穿越的施工方法。其主要特点为受人文地理等客观条件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施工灵活性和经济性。主要以西气东输二线南昌—上海支干线8标段顶管隧道穿越工程为例,对顶管隧道穿越工程中的管道安装、管道防腐、隧道注浆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进行总结,为今后顶管隧道施工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石化企业地下管道安全运行,基于现有管道无损检测技术,建立石化企业地下管道非开挖检测与开挖验证相结合的综合检测评价技术方案,列举典型非开挖检测技术特点及局限性,总结开挖验证现场检测方法及要求,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管道安全状态综合评估方法.以某石化企业地下管道为示范,针对5段地下工艺管道开展综合检测与安全状态模糊综合...  相似文献   

11.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工程在潼关境内穿越几处大型黄土冲沟,冲沟深度在40~70m不等,这些黄土冲沟地形复杂,地势陡峻,以律多采用大开挖或人工开挖斜井穿越施工,人工开挖斜井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大开挖施工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次施工采用的是定向钻斜井穿越施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施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决、有利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斜井定向钻成孔和溜放管道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赓 《辽宁化工》2012,41(2):154-156
近年来,随着油气管道建设高峰的到来,定向钻施工越来越普遍,对于大口径、长距离定向钻难点施工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定向钻施工中长距离穿越中间大开挖连头的铺设管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玉起  卢冰  张帅 《四川水泥》2022,(1):174-175
在市政工程中,非开挖顶管技术非常适宜不需开挖、不宜开发等处地下管道的敷设。该技术在工作坑中安装相应的顶管装置,继而将管道安装到土质结构中,能有效避免周边土质对管道产生影响,同时也减少了开挖敷设项目及其带来的不便和环境影响。本文结合案例,介绍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的优势、注意事项以及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以期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建设活动也日益增多,在城市燃气管道建设的过程中其技术突破最为明显的莫过于水平定向穿越技术的成功实践。与传统的燃气管道穿越技术相比,水平定向穿越技术具有施工环保、导向准确、安全性高以及施工周期短的显著优势,有效解决了在城市繁华街道下面敷设燃气管道的难题,从而实现了城市燃气管道穿越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突破。本文从对水平定向穿越技术的介绍谈起,然后详细介绍了水平定向穿越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最后就水平定向穿越设计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化工管道采用水平定向钻穿越河流的施工技术,介绍了水平定向钻的组成、施工程序,对穿越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绥阳至正安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控制性工程——老鹰岩反井钻穿越工程成功完成岩质山体穿越下管。这是国内首次将反井钻非开挖穿越技术成功应用于油气管道行业,其约42°坡度倾角也是反井钻技术在世界油气管道行业穿越角度最小纪录。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工程施工质量,现根据工程概况,从施工准备、导孔施工、定向钻进、扩孔施工、完孔及钻机拆除、扩孔直径验收及井口移交、关键工序转换等方面入手,进行工程施工流程,并详细探讨了该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希望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地在加快,对城市给水管道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不但会受到当地地形和地质的影响,同时水文环境也会对给水管道的正常施工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在传统的给水管道正常施工过程中会对当地的建筑、道路以及公共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使用非开挖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在非开挖施工技术中顶管技术作为最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在正常施工时不但不会对地面建筑、道路、以及公共基础设施造成损坏,并且能够加快给水管道施工的效率,在城市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顶管施工进行了基本介绍,并且对给水管道施工中的顶管技术进行了分析,顶管技术的正确应用对促进给水管道的正常施工以及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定向钻穿越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穿越质量好、不损坏地面构筑物、不影响河流沟渠泄洪、不影响航运、不需要任何加重穗管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工程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管道定向钻穿越技术,介绍了定向钻的组成、施工程序以及国内部分管道定向钻工程的施工实例,对穿越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如穿越位置、穿越地层、穿越管道埋深的确定,八出土点位置的选择,根据管道定向钻实际施工经验,提出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输油输气管道工程的大规模铺开,以及城市建设中燃气,电力、电信,水源及污水管道的大发展,使得我国的非开挖行业发展迅猛,非开挖穿越工程施工技术,装备逐渐成熟。但岩石穿越技术对很多施工单位来讲还是很陌生,根据我公司对岩石穿越技术的应用与总结,同时对岩石扩孔技术加以探究,以期在地质条件适合的类似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俊 《石油化工建设》2009,31(5):68-70,74
近年来水平定向钻在管道非开挖技术行业中,一直是主要的增长领域,定向钻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就这一施工技术的主要施工工艺和部分应急预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