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海藻酸钠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研究了固定化条件与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固定化方法,即:壳聚糖(脱乙酰度=85%)浓度为1.5%、海藻酸钠浓度为2%、戊二醛浓度为1.0%、钙离子浓度为0.7mol/L、pH为5,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达到83.8%.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5,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后,其活力仍能保持70%.由于β-葡萄糖苷酶比较昂贵,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其固定在载体上反复使用,可以达到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目的,作用于大豆异黄酮的水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交联壳聚糖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通过共价连接反应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研究固定化β-葡萄苷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和游离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706、5℃,最适pH分别为4.0、4.5。固定化β-葡萄苷酶贮存11周以后仍保持75.0%以上的相对活力,连续使用6批次后其相对活力仍保持在65.0%以上。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高温、pH、贮存、操作稳定性明显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粉末状壳聚糖为载体 ,采用吸附 交联的方法将α 葡萄糖苷酶固定化。在最适固定化条件下 ,室温吸附 6h ,然后与 3 5%的戊二醛在 4 5℃交联 6h ,可得到固定化酶的活力为1430 0U ,酶活力回收率为 59 6 %。通过实验发现 ,与游离酶相比 ,固定化酶的最适 pH向酸性方向移动 0 5pH单位 ,为 pH 4 5;最适作用温度达到 70℃ ,比游离α 葡萄糖苷酶提高 5℃ ;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 ;在 6 0℃操作半衰期为 16 8h  相似文献   

4.
以粉末状壳聚糖为载体 ,采用吸附 -交联的方法将 α-葡萄糖苷酶固定化。最适固定化条件研究表明 ,0 .1 g壳聚糖与 2 4 ,0 0 0 U(0 .0 8ml) α-葡萄糖苷酶进行固定化 ,在p H6.0条件下 ,室温吸附 6h,然后与 3.5%的戊二醛在 45℃交联 6h,可得到固定化酶的活力为 1 4,30 0 U,酶活力回收率为59.6%。通过实验发现 ,与游离酶相比 ,固定化酶的最适 p H向酸性方向移动 0 .5p H单位 ,为 p H4.5;最适作用温度达到70℃ ,比游离 α-葡萄糖苷酶提高 5℃ ;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 ;在 60℃操作半衰期为 1 68h  相似文献   

5.
以二步法制备的ACA微胶囊为载体,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酶比活力和酶的稳定性为考查指标,对影响二步法制备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各因素及其性质进行了探讨。ACA微胶囊二步法固定β-葡萄糖苷酶的优化条件是:3.5%海藻酸钠溶解0.15g酶,逐滴滴入到2%的CaCl2溶液中引发25min,所形成微球先在0.4%壳聚糖(0.5%(v/v)醋酸溶解)溶液中进行成膜反应,再在0.2%海藻酸钠进行覆膜反应,然后用1%戊二醛交联4h(4℃)。用上述最适条件制备固定化酶,总酶活的回收率为68.3%。4℃下贮藏,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在一个月内保持稳定,重复使用3次后其活力仍保持在原来的80%以上。固定化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是60℃,最适pH是4.6。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敖海英  张洋  李红  赵征 《中国乳品工业》2002,30(5):27-29,33
以壳聚糖-戊二醛吸附交联法对β-半乳糖苷酶进行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获得了最优固定化条件:采用先固定化后交联的顺序,4℃固定化6h,pH值为6.0,质量分数为1%戊二醛室温交联30min,最适加酶量为0.4mg/g干壳聚糖珠,结果酶活力回收率达到26.43%。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在重组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对重组菌P.pastorisKM71/pPIC9K-bgl1/pPICZA-pdi进行3.6L罐发酵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诱导温度28℃,初始诱导菌体浓度50g/L,诱导阶段甲醇体积分数1.0%时,酶活力最高,能达到1452U/mL。同时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当壳聚糖质量浓度0.03g/mL,戊二醛质量浓度0.008g/mL,游离酶添加量400U/g(1g壳聚糖微球加酶量为400U),固定化吸附时间20h时,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最高,达到65.4%。以800g/L葡萄糖为底物,优化的转化条件下连续转化6次,低聚龙胆糖产率仍达到15.2%,显示出该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持续利用性及较高的低聚龙胆糖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型交联试剂三羟甲基磷固定α-葡萄糖苷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新型的交联剂-三羟甲基磷(THP)和壳聚糖载体固定α-葡萄糖苷酶。其最佳条件为:壳聚糖、THP和α-葡萄糖苷酶(0.1U/ml)的量分别为70mg、250mg和1μl;壳聚糖的颗粒要过120目筛,脱乙酰度要高,为93%;壳聚糖-THP的制备8min完成;在没氮气保护情况下,整个THP及壳聚糖-THP的制备在1h完成;酶与壳聚糖-THP在pH6.0下交联2h;除酶与壳聚糖-THP交联在5℃下进行,其他过程都在室温下进行。该固定化酶的酶活性OD值达到0.229,酶活力回收率为41.2%,是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活性的9倍,另外其酸碱稳定性、耐有机溶剂性、热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与游离的酶和用戊二醛作交联剂固定的该酶相比较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共固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两种栽体及不同固定化方法对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共固定化效果,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交联-包埋-交联固定化方法的效果最佳。对共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可使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回收率分别达67.3%和46.0%。  相似文献   

10.
李卫  曹红  高佳  康标  王彩霞  谢雨涵  陈思羽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215-218,222
以壳聚糖微球为固定化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方法制备固定化洋葱蒜氨酸酶。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最佳实验条件为:给酶量217.25U/g,吸附时间6h,戊二醛浓度0.50%,交联3h,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0min。重复使用7次后酶活回收率仍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5):105-109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条件对酶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载体壳聚糖(脱乙酰度90%以上)的最适分子质量和体积分数分别为3×105和2%,制备的壳聚糖载体具有良好的成球性和机械强度。采用交联方式将β-半乳糖苷酶固定在壳聚糖微球上,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条件为:交联剂戊二醛浓度和交联时间分别为10 g/L和1.0 h,酶浓度和固定化时间分别为1.5 mg/m L和12 h,最终制备的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达到70.5%。同时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为载体,进行固定化α-转移葡萄糖苷酶最佳条件研究,并探讨了固定化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作用温度为65 C,连续反应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凝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β-D-半乳糖苷酶,对壳聚糖凝胶的制备条件及乳糖酶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乳糖酶固定的最佳条件为:2.5%壳聚糖与2%戊二醛、1.0mg/mL的溶液酶,(pH值为7.0)固定9h,酶活力回收率为61.05%  相似文献   

14.
以壳聚糖凝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β-D-半乳糖苷酶,对壳聚糖凝胶的制备条件及乳糖酶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乳糖酶固定的最佳条件为:2.5%壳聚糖与2%戊二醛、1.0mg/mL的溶液酶,(pH值为7.0)固定9h,酶活力回收率为61.05%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将来源于橡胶籽的β-葡萄糖苷酶固定到壳聚糖球上,对比研究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后的β-葡萄糖苷酶最适温度为65℃,比游离酶提高了10℃;固定化酶热稳定性相比于游离酶,在55~70℃范围内有所提高;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6.0,游离酶的pH为5.5;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其耐酸耐碱性有所提高;金属离子对固定化酶的抑制作用与游离酶相比有所改变;葡萄糖对固定化酶的影响相对于游离酶更为明显;以p-NPG为底物,固定化酶的Km为3.5 mmol/L,游离酶的Km为1.75 mmol/L;固定化酶在操作和贮藏方面的性质都有明显提高。固定化酶相对游离酶部分酶学性质得到显著提高和改善,有效拓宽了其使用范围,提高了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β-半乳糖苷酶对β-半乳糖苷酶的固定化条件及周定化酶的各种性质进行研究,确定酶固定的最适条件为:用pH6.5的P-E-M缓冲液浸泡10h,25℃壳聚糖微球与0.5%戊二醛交联12h以上,4℃下酶与壳聚塘微球固定12h以上,酶活力回收率可达67%.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左右,最适pH7.0.通过双倒数法求回归方程,求得酶动力学参数Km值为0.613 mmol/ml.固定化酶稳定性好,可以重复使用.将该固定化酶应用于乳糖分解实验和作为柱层析介质连续分解乳糖,分批反应6批次,乳糖水解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水解20d,乳糖水解率仍然可保持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交联-吸附偶联法固定柚苷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固定化工艺。结果表明,柚苷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以质量浓度为3.5g/100mL的壳聚糖制备的凝胶微球为载体,凝结剂NaOH质量浓度1.0g/100mL、戊二醛体积分数7.0%、交联时间2.0h、pH 4.0、酶液质量浓度2.0mg/mL、25℃时吸附交联3.0h,得到固定化酶最高酶比活力为7.37U/g;与游离酶相比而言,固定化酶最适pH值与最适反应温度均无明显变化;固定化酶在不同温度(40、50、60℃)条件下重复使用7次,相对酶活力仍能保持在70%、6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载体,采用包埋-交联法固定β-呋喃果糖苷酶。对固定化过程中氯化钙浓度、戊二醛浓度、加酶量、包埋时间、交联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载体制备与酶固定化中的主要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对固定化酶活力回收比较,壳聚糖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优于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19.
以甲壳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β-葡萄糖醛酸苷酶,对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酶固定的最佳条件:戊二醛浓度0.7%,交联时间4h,吸附时间为9h,反应温度40℃,此时酶活力回收率可达67.32%。  相似文献   

20.
采用25%脱乙酰壳聚糖滴入15%的NaOH与30%的CH3OH组合的成球凝结溶液制备中空球形脱乙酰壳聚糖。适量的β-葡糖糖苷酶用4%戊二醛与中空球形脱乙酰壳聚糖偶联,实现β-葡糖糖苷酶的固定化。中空球形壳聚糖固定化的β-葡萄糖苷酶适宜pH值为4.0、适宜温度为68℃、相对酶活力为87.9%。在50℃用60%乙醇提取大豆异黄酮糖苷,得率约为4.0mg/g。再用固定化β-葡糖糖苷酶水解异黄酮糖苷,70℃、1h后,再经超滤、固定化酵母细胞等处理,可制备纯度达94%的大豆异黄酮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