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省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是极端降水多发区,为分析广东省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的主要特征,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16日之间共1 553 d的3 370个站点逐时降水量资料,并运用统计学、热点和泛克里金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显示,极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10月,约占全年降水的78%,广东省的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场次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从不同区域看,广东省极端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粤东汕尾—汕头—揭阳、粤西阳江—茂名、粤北韶关南部、珠三角江门—惠州北部等地区发生极端降水的总场次达57 756场,占比达到71%,韶关—清远北部、梅州西部—河源北部、云浮东北部和肇庆西部等地区发生极端降水的总场次达23 590场,占比只达到29%,沿海地区发生极端降水的总场次为55 315场,占比达到68%。极端降水由沿海到内陆呈现递减趋势,沿海发生极端降水远远多于内陆地区。极端降水在空间上大致呈现东、西、北部少,中、南部多的格局,极端降水由南向北呈带状递减。研究成果可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管理及防洪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金沙江流域2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及经验模态(EMD)趋势拟合等方法,分析了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近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年季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高程4 000 m以上的区域降水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面平均年降水量变幅达1.68 mm/a;高程4 000~3 000 m的区域降水量总体呈不显著增加趋势,面平均年降水量变幅为0.8 mm/a;高程3 000 m以下的区域降水量总体表现为不显著下降趋势,面平均年降水量降幅为-0.59 mm/a。年降水量变化主要体现在夏秋季降水量变化上;高程4 000 m以上和3 000 m以下两个区域降水集中性和降水强度存在增加趋势,其干旱现象也愈发严重;近期流域极端降水可能存在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赣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赣江流域内44个站点的59年(1960~2018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赣江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研究表明:赣江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1~6月逐渐增多,6月以后急剧减少,降水量以18.8mm/10年的速率增多,降水量空间呈现‘中间少四周多’的分布;1991年降水出现了由少到多的突变,2002年为由多到少的突变,降水主周期为35年,并伴有6年、12年、18年的次周期;降水的前3个模态累积贡献率达82.9%,3种模态表征的降水分布主要为空间一致型、南北相反型、中部与南北相反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站点1960-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变差系数、年内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统计特征、趋势和周期性等时间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主汛期降水占到年降水的50%以上,地域分布上以东南部和西南部雨量较多。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在年际上分别呈现21~32a、8~19a、3~7a和24~32a、8~21a、3~7a三个时间尺度的丰枯演变特征,同一时间尺度的丰枯变化基本相同。主汛期降水年际Cv普遍大于年降水,但空间分布不一致;年降水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和北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部和东南部;主汛期降水年际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北部及蚌埠一带;北部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性略大于南部。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没有通过95%的置信度检验,但主汛期降水略呈增加趋势而年降水呈微弱下降趋势;年降水在流域北、西和西南部表现为减少趋势,尤以西、西南部较为明显,而流域中、南和东南部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主汛期降水则从北向南以条带状表现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用EOF对全国160个站夏季降水展开取前五个特征向量进行分析,发现全国主要有4种雨型分布,依次排列“+-+”“+-”“-+-”“-”型。与黑龙江省降水关系密切的为第一种雨型,即东北区及黄河下游多雨,江淮少雨,长江中下游流域多雨,夏季后期长江雨带南退至长江以南华南多雨,而我国中部为广大的少雨区。  相似文献   

6.
革什扎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川西北强烈隆起区的南端,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水灾害风险点多面广。根据流域地形地貌、降水历史资料等信息,研究流域复杂地形环境下气候稳定性、变化趋势、序列周期和分布形态,总结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变化规律,锁定暴雨易发风险区域,对提升流域水灾害防控能力,打造川内中小水电站安全管控试点流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珠江流域46个站点1959—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研究流域降水空间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流域降水东西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广东省地区降水表现为局部的南北差异明显;2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情势愈益复杂化,夏季降水高值区域分布范围出现聚集缩小趋势,冬季三角洲沿海地区的降水低值区呈现出扩张趋势,夏季洪涝灾害、冬季咸潮上溯的威胁正逐步加重。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南省1956—2008年的降水量资料及NEEP的500 hPa高度场和850 hPa风场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同时从短期气候预测角度对春季干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南省春季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及年代际变化,降水量随年代呈减少趋势,4月份的减少趋势最为明显;②前期太平洋海温与之后的河南省春季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下年河南省春季的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③旱年不利于暖湿气流北上,中高纬度少冷空气活动;④在旱年,我国东南部为弱的偏北气流,在涝年,南海海面有明显的东风距平,蒙古低压加强了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极易形成降水。  相似文献   

9.
对珠江流域1954-2003年51个站的汛期(4-9月)降水进行主分量分析,利用滑动平均、突变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该降水场主分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0年滑动平均显示,珠江流域汛期降水在1983-1992年呈较显著的全区偏旱分布;在1967-1971年前后出现较显著东部涝、西部旱分布特征;在1979年前后出现中部涝而东西旱分布较明显;在1985-1986年前后出现南北部涝、中部旱分布特征.突变分析表明:珠江流域汛期降水存在突变现象,其汛期降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显著振荡周期,部分时间内2~3年、6~7年以及14年左右的振荡周期表现很强.  相似文献   

10.
降水重心反映了区域降水总体空间分布及长期演变过程,掌握降水重心分布特征对于区域旱涝灾害防治、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基于河南省112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利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M-K检验法、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月、年际、年代际降水重心分布与转移以及站网空间分布对降水重心的影响.结果 表明:1...  相似文献   

11.
广东年最大日降水量重现期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极值分布理论计算了不同重现期时广东各地测站年最大日降水量的气候极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重现期时广东日暴雨量从西北向东南及沿海增加。期超过50年时,广东南部沿海地区都有可能出现3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300mm等暴雨线从潮州经新丰、广宁、四会、南海、新兴至罗定。其南边有陆丰、清远、阳江和珠海等6个最大暴雨危险区中心,这些中心的位置和历史多暴雨中心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采用EOF法对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6月-8月)降水场进行分解,得到三种主要的降水空间分布型,即"总体一致型"、"南北涝(旱)中间旱(涝)型"以及"南涝(旱)北旱(涝)型"。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功率谱对时间系数做进一步处理,分析各空间分布型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第一、第二时间系数均未检测出突变的发生,第三时间系数存在一次突变,时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之前的"南旱北涝型"转变为"南涝北旱型";第一时间系数存在50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第二时间系数存在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第三时间系数存在50年左右的主周期和2~3年左右的次周期。对季风指数和时间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第二时间系数与东亚、南海季风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揭示了季风强弱对夏季主要降水场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Numerous dams and reservoir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have been constructed. Thus understanding the variability of hydroclimatological time series is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timal reservoir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is crucial for life in the densely populated basin known to be highly susceptible to floods and droughts. Time series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totals and precipitation totals from May to September (the rainy season) for the period from 1961 to 2002 were averaged within the subbasin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resulting time series were analyzed fo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s were produced to identify inherent quasi-periodicity. The western subbasins have shown a diverse pattern of periods with high and low precipitation variance. We have detected prominent periods of high precipitation variance fo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subbasin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利用龙川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5年降水蒸发差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分析、 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龙川县近55 a来降水蒸发差的变化特征、变化周期及其影响因子,为龙川县农业生产、水资源调度、防旱减灾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71年-2013年郑州市的降水量资料,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提取降水量的趋势分量,采用谐波分析法提取降水量的周期成分,利用自回归模型求解随机成分,最后将三者叠加,构建了郑州市降水量的预报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可知,应用预报模型对降水量进行预报精度较高。因此利用建立的预报模型对2014年-2016三年的降水量进行了预测,为该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干旱风险分析的一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帆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12):989-990
结合广东省干旱特点,进行了从点开始,最后推广到面干旱问题的评价及风险分析。试图从雨量站分区计算、干旱风险分析两个方面对广东省的干旱问题提出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信四川盆地中心地带4个枢纽城市监测站1951~2004年间降水资料,运用降水的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方法、滑动t检验方法及小波分析方法对各站点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趋势性分析及周期性分析,并进行突变检验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盆地中心城市全年降水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重庆春夏两季和成都冬季降水小幅增加,其余均呈下降趋势。重庆降水在1964年突变,之后降水呈现上升趋势。成都在1964年和1990年发生两次突变,但是降水均是减小。南充发生过3次突变,仅在1982年后有小幅增加,之后降水减少。内江在也发生3次大的突变,1981年后降水量增加,其余时候降水均减少。重庆、成都、南充及内江站年降水变化主周期分别为3a、26a、19a及9a,同时四个站点变化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灞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利用灞河流域近50 a的降水观测数据,运用滑动平均法、R/S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分析了灞河流域年内、年际降水的变化趋势、突变时间及降水的变化周期。结果表明:1958—2012年降水呈波动下降趋势,未来几年降水仍然呈下降趋势;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份,春季和秋季降水呈明显下降趋势,夏季和冬季降水呈微弱上升趋势;四季降水Hurst指数均<0.5,降水序列具有反持续性和负相关性;年降水有明显突变特征,突变时间为1989年,春、夏和秋季有明显的突变点,突变时间分别为1994,1979,1985年,冬季降水无明显突变点;年降水及四季降水序列的变化周期基本在22~29,13,4~8 a的时间尺度上浮动,不同尺度上周期性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气候问题的讨论焦点.使用1969—2018年青海省生长季(5—9月份)降水量数据,借助ANUSPLIN插值、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青海省近50 a生长季降水量变化特点.结果显示:①50 a间降水量总体趋势为增加,倾斜率为2.12 mm/a,变化周期主要有22、8、4 a...  相似文献   

20.
With a focus on the difficulty of quantitatively describing the degree of nonuniformity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56 to 2000 based on a cloud model.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both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ume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oud model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ecipitation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a cloud model, it is possible to intuitively describ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in cloud images. Water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geographic locations. Downstream and coastal areas have a larger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with greater uniformity and stronger stability in terms of tempo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with more precipitation possess larger amount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years with more precipitation show greater nonuniformity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local precipitation is small, and no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ecipitation. The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1956 to 2000,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cline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enha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