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翁建华 《红外技术》2012,34(7):389-392
采用射线追踪法,计算了两种红外二极管辐射强度随空间角度的变化关系,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中红外射线由除底面外芯片的其余5个表面上产生的随机数进行发射,并考虑了反射杯对红外光线的反射。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测得到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了芯片位置的变化对辐射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红外二极管的光学特性及其结构对光学特性的影响,并为红外二极管及关电开关的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大型轴流风机风量测试过程中发现:轴流风机入流断面所得测试数据比出流断面所得数据方差小、速度分布更加均匀。以南京地铁二号线A站端排风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合适的物理数学模型,采用CFD模拟与实验测试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对轴流风机运行频率在13 Hz~39 Hz之间的14种工况进行CFD模拟与实测,分析结果发现,轴流风机入流断面比出流断面速度场分布更加均匀;风量的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协相关系数ρ_r约等于1,表明轴流风机CFD模拟结果具有可靠性;14种频率工况下入流断面速度场最大值与平均值的差值在0.6m/s~1.9m/s之间,相对误差约为15%,表明风机频率在13 Hz~39 Hz之间时入流断面速度场分布都很均匀。因此在入流端断面进行大型轴流风机风量测试,所得结果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对日盲AlGaN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差异来自AlGaN材料的带尾效应。利用无p型层的材料透过率数据提取了器件吸收层截止波长附近的光吸收系数,并使用带尾吸收模型对测得的光吸收系数进行拟合,得到了AlGaN材料吸收带尾特征参数g、EUrbach分别为2.2×104cm-1、0.027 eV,补充和修正了AlGaN材料带内外光吸收模型,经验证使用该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为测量雷电放电通道电流产生的三维磁场分量,设计制作了雷电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LEMP)三维磁场测量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时域标定、波形矫正和数据修正研究.对自然雷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统计和分析.根据所测三维磁场峰值的大小可判断云闪和地闪;利用所测数据,结合磁定向法和声光差定距法,可确定雷击点的方位和距离,从而实现对地闪雷电流的间接测量;采用由实测数据间接获得的雷电流波形、测点与放电通道的距离,经数值模拟得出的LEMP磁场时间特性与实测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模拟较为真实的GNSS海面回波信号,除了GNSS海面反射信号外,海杂波信号也是必不可少的.海杂波的建模和仿真是回波信号模拟逼真度的决定因素.文章运用网格映像法划分海面杂波单元,并确定合适的幅度分布模型和功率谱模型,完成机载海杂波信号的建模.最后,进行了海面回波信号的模拟仿真,并与机载实验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可优于0.9,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汤雨  李俊山  陈霞 《激光与红外》2010,40(9):965-969
针对电子对抗装甲车辆强红外辐射所引起的战场生存能力和战斗力的下降,构建装甲车辆的温度模型。综合考虑辐射、对流和热传导三种传热方式,利用有限元法,通过划分区域、确定节点、建立控制方程、确定边界条件、方程离散和迭代求解代数方程,给出了温度模型的数学描述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算例将得到的车体典型部位的温度分布与相同条件下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分析表明,运用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逼近实测数据,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X射线CT球管的焦点设计思路、模拟结果和实际加电测试情况;并将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误差较小,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张磊  朱立东 《通信技术》2010,43(10):47-50
结合已有流星余迹理论和实测数据,提出一种判定是否存在流星余迹突发及其到达时间间隔服从哪种参数分布的方法,并用C++程序模拟,统计出时间间隔服从的参数分布形式,并利用该参数的分布规律进行流星余迹信道建模。信道建模时,判断流星余迹的发生类型,并对两种类型流星余迹发生的次数做了统计,得到了接收功率的衰落曲线,并与实测数据功率曲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与实测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
田招兵  顾溢  张晓钧  张永刚 《半导体光电》2008,29(6):851-854,972
通过建立双异质结型InGaAs探测器光响应的理论模型,分别对正面和背面进光时InP基波长扩展In0.8Ga0.2As/In0.79Al0.21As PIN探测器结构参数与光响应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与采用GSMBE方法研制器件的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此外,还提出了两种改良的背照射InGaAs探测器结构,并对其光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还基于模拟结果对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胡程  刘长江  曾涛  周超 《信号处理》2013,(3):293-303
雷达杂波的统计特性研究与仿真模拟对雷达系统的设计、仿真、开发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前向散射雷达地表植被杂波实测数据的处理,观察到前向散射雷达杂波的幅度分布特性可根据风速和动态范围的不同分别采用K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同时杂波数据的谱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采用全极点模型对前向散射雷达杂波建模。基于对杂波统计特性的分析,文中给出了一种SIRP法和ZMNL法相结合的前向散射雷达杂波模拟方法,模拟得到的杂波与实测杂波数据在统计特性上相一致,证实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型车站广播系统的使用要求和声学环境特点等原因,完全参照国家有关语言扩声标准进行声场设计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里参考现有国家有关标准,根据车站广播系统使用的特点分析,结合对若干新建车站广播系统声场指标的测试数据,初步提出了铁路车站大空间广播系统的主要声场指标,供有关人员参考和补充.这对完成车站广播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其工程设计及验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稳态和过渡空间下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对西安火车站候车厅热环境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并用RWI和PMV.PPD两个指标对测试环境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认为RWI指标更适合评价火车站热舒适。  相似文献   

13.
CAN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的现场总线,AVR系列单片机作为一种微控制器,其应用也变的越来越广泛。通过介绍CAN总线技术的特点,研究了CAN总线通信节点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具体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流程,比较了CAN总线与RS 485总线在通信距离、实时性、可靠性及灵活性等方面的优缺点,并介绍了CAN总线通信在车站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实践证明,CAN总线在车站通信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为铁路信号系统的技术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铁路建设中,采用的电力拖车、路堑、站台、桥梁、明洞等特殊、形状不规则的建筑物,会对电磁波传播机理和多通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呈现出明显的衰减特性。从空间上看,呈现出强烈的空间异同性和频度相关,从而导致经验模型无法准确表征铁路场景的电波传播特性,成为制约无线网络规划精确度与效率、限制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瓶颈之一。针对这一挑战性难题,本文开展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铁路移动通信高精确度网络规划及优化系统研究。采用高性能射线跟踪(RT)技术针对铁路通信930 MHz频段下的高铁场景进行了网络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90%的接收信号强度相较于优化前提高了13.9 dB,显著提升了铁路复杂场景中的无线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玲  陈波  董明玉 《现代电子技术》2014,(14):107-108,113
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及现场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压电子脉冲轨道采集器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高压不对称脉冲信号峰值电压、有效值电压、并记录下脉冲信号波形,通过现场总线将采集信息上报到集中监测站机,进行存储显示等,并能通过人工命令方式对译码器输入信号的波形进行查看。该采集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移动基站架设在高压输电铁塔上对电力运检人员的电磁辐射影响,对移动基站共址高压输电铁塔的电磁场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4G基站共址220 kV高压输电铁塔的真实场景下开展了电磁场强度测量,获得了铁塔周围地面区域和铁塔内部垂直方向上的场强测量数据;基于射线追踪仿真,在实测验证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移动基站共址高压输电铁塔的电磁场分布特性,并根据实测和仿真结果提出了强中弱场区划分方法;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应用于场强预测,建立了电磁场分布特性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移动基站共址高压输电铁塔场景下的场强预测,可为移动基站共址高压输电铁塔的安全运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混响、超大空间条件下的广播系统声场设计、特别是与扩声清晰度有关的控制与设计比较困难,该情况在铁路站房候车厅的广播系统声场设计中常常遇见。结合兰州铁路西客站站房大厅的建筑、装修等条件,根据该大厅混响时间计算机的模拟结果,比较了采用大型线阵集中分块投射式扩声、传统小型点声源(或声柱)分布式投射扩声、精选点声源分布式投射扩声等几种方式下的扩声声压分布、语言传输指数和辅音损失率的计算数据。采用EASE软件计算结果表明,大型线阵分块式扩声和精选点声源分布式扩声均能达到设计要求。该结论仅对兰州西客站站房大厅有效,但其方法和思路在类似设计可以借鉴。此外,针对兰州西客站站房大厅的规模,提出了声场设计的参考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吕成耀  左莹  程卫平  李开宇  吴寅 《电子科技》2012,25(8):110-113,138
为保障铁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基于监测节点的布置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铁轨压力的逆磁致伸缩换能器,其采能效率可达32.6 mW,能够满足节点需要。同时设计了一套基于CC2430+GPRS的铁轨应力无线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监测中心节点和终端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并根据节点的布局特点,采用双协调器进行间歇组网。通过车站的现场试验,测得系统的最大单跳距离约为60 m,数据传输成功率达96%以上,同时该系统能够平衡各节点的能量消耗,有效的增加了其寿命。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宏基站覆盖模型下,高铁列车内用户话音呼叫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无法满足,根据专网特性规划建设高铁GSM专网,采用分布式基站合并小区方式组网方式,并通过单站和全网性能优化大幅度高铁用户通过可靠性和连续性,提高客户话音感知。同时,将高铁站点维护列入VIP维护级别,确保专网站点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从站址规划、基站高度设计、覆盖规划、切换规划等方面介绍了铁路无线网络的设计原则,并通过一个高速铁路案例给出了高速铁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