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源传输作为地球站播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选择合理的传输方式实现即可靠又高效的链路配置,是地球站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重庆地球站信源传输系统为例,介绍了多业务传输方式在地球站信源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卫星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国内各大部门积极利用通信卫星,建立支援地面通信系统的线路,文章介绍日本九个部门利用卫星通信的概况,这些部门大都有自己的固定地球站和车载地球站,实践证明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日本“超鸟”通信卫星是私营通信卫星,用于日本国内卫星通信,其中X波段供防卫厅用于移动通信,卫星发射重量为2.5吨,寿命10年,三轴稳定,星上装有19套Ku波段转发器,10套Ka波段转发器和两套XI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工程》2018,(5):428-432
针对散射通信车载站天线对准问题,开发了基于北斗双模终端的天线对准系统。该系统通过北斗定位定向获得通信车载站经纬度和车体方位,根据两端通信车载站的经纬度计算出通信方位角,输出天线控制信号驱动天线指向通信方向,实现了通信系统的天线一键对准。与现有的基于电子罗盘的散射天线对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其存在对准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试验与使用结果表明,该天线对准系统对准时间缩减到10 min以内,对准后可进行勤务话互通,操作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Ku波段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明 《现代雷达》2000,22(2):43-48
介绍一种最新研制的Ku波段车载卫星通信站系统,侧重于上行功率控制、车载天线、伺服跟踪、集中监控等有关技术特征的描述.同时给出了系统主要配置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地球站是卫星通信链路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大致介绍了地球站的一些基本技术,并例举了系统示意图以便更好地解释地球站技术。  相似文献   

6.
714厂受益最大
  地球站会战收获最大者,莫过714厂。此后,这个厂除原有的短波电台和视听产品,又有微波、毫米波技术,具有几乎复盖电子技术全频段的能力。市场从国内辐射到国外。民用不只是生活资料的电视机收音机,更有海上油气开采用的移动式车载小型地球站及多种军用警用便携型地球站。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播出系统内各类数据进行分类,着重分析了大数据在播出系统稳定运行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地球站现有各信息系统数据融合后的构架,为地球站播出系统运行管理与智能控制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AET座架的遥感跟踪伺服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车载遥感站设备中,跟踪伺服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介绍了车载极轨卫星遥感站天线跟踪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等,给出了基于AET座架过顶跟踪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坐标转换公式。最后给出了系统实际跟踪卫星的跟踪结果。实际应用表明,该伺服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动态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9.
地球站是广播电视卫星传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开放式的远程传输方式,广播电视信号在卫星传输过程中易受到干扰,这就对地球站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的抗干扰现象,研究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抗干扰系统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地球站系统测量中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利用场地法对地球站系统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推导并给出了场地法测量地球站系统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工程测量实例(L波段16 m地球站天线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值的测量),并对地球站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其均方根误差±0.30 dB。  相似文献   

11.
在设计一个卫星通信系统时,必须对地球站的站址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站址位置是否合适将关系到地球站能否正常通信,关系到地球站与微波站等地面无线电干扰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地球站站址电磁环境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安全播出日常业务培训实际出发,结合地球站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分别详细介绍了演练平台的设计原则、系统组成、安装、调试、功能和实现,探索建立了具备完全真实地球站节目播出系统环境的仿真模拟业务演练平台,为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技术业务应急演练培训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的局部战争对车载遥感站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天线的快速架拆是影响机动站的关键因素.文中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机动性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组成、主要特点,重点描述了该系统的高机动性设计方法,通过采用虚拟设计、机电液一体化设计、流程设计等技术,实现了大型抛物面天线的自动展开及拆收,极大地提高了车载遥感站的机动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柳虔林 《现代通信》1998,(11):20-21
我国从7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卫星通信,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引进国外地球站,开展国际卫星通信业务;自行研制地球站,建立卫星通信试验站;利用国外提供的通信卫星进行传输试验,为租星建网、发星建网提供技术基础;逐步实现租星建网和发星建网。如今,卫星通信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一种信息传递手段。早在1971年,我国就引进10M车载站和30M标准地球站,首次利用通信卫星成功地进行国际通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有关部门优选卫星通信作为主要通信手段,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重要的国际通信任务。此后我国便开始研制国内通信…  相似文献   

15.
地球站天线及高功放指标直接关系到卫星上行的质量,本文以新疆地球站C波段上行系统为例,讨论地球站天馈线及高功放系统重要指标的测量与计算.  相似文献   

16.
《数字通信世界》2006,(4):62-62
宁夏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已于2006年3月底完成机房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目前该系统已投入试运行阶段。这套系统是江苏地球站和宁夏地球站双方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研制的,宁夏也是全国地球站中首家与江苏站合作的单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的是在探空气球车载地球站伺服控制中采用了BCM—80单板机实现对轴角编码器和测距终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误差修正、位置显示、打印记录输出的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方案,着重介绍该方案的实施原理和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了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和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工作在8 450~8 500 MHz频段的特性参数。其次,针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对于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的干扰进行讨论,并计算保护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所需的保护地理隔离距离。对于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的保护问题,采用《无线电规则》规定的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谱密度计算包括非静止卫星系统和静止卫星系统在内的干扰情况。计算结果显示,为了达到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的保护标准,在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周围需要达到542~582 km的保护地理隔离距离。  相似文献   

19.
卫星通信是实现全球应急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卫星通信车载站采用车载平台,可在停驻状态下和运动中实现与其他各种站型的话音、数据和图像等类型信息的双向传输,具有机动灵活,功能强大的特点,应用最为广泛.文章对车载会议室及音视频系统做了深入探究,通过对音视频管理服务器、音视频切换分系统、无线传输分系统等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研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用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地球站播出特点的总结和培训考核需求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模拟演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