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前言 采用喷枪将粉剂喷人钢液中以促进精炼反应有多种工艺,如在转炉中用喷枪向钢液喷吹CaO粉以促进钢液脱P(被称作LD—AC法)等;另外,在满足钢的高纯净度要求的二次精炼领域,从VOD的顶枪喷吹氧化物以促进脱S。这些工艺是向单一反应容器内喷粉,侵入钢液的粉末在金属液内进行冶金反应后上浮至熔渣。  相似文献   

2.
孙云鹏  王福海 《冶金动力》2022,(6):102-104+109
通过热力学、动力学原理分析VOD炉精炼00Crl8Nil0N超低碳不锈钢脱碳命中率的影响因素,优化攀长特炼钢总厂二作业区VOD炉精炼作业过程中的入炉温度、临界碳含量、真空度、吹氩等,同时根据氧电势检测实时数据以及废气温度变化调整真空泵作业模式等措施,多个指标综合监控终点碳,从而提高了碳终点命中率、Cr收得率、缩短了精炼周期、降低了工序生产成本,在超低碳不锈钢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主要产钢国家,炼钢工艺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在钢包中对钢水进行精炼处理,即炉外精炼或叫做二次炼钢.本文分三个方面进行讨论:(1) 各种炉外精炼法的发展,包括真空(减压)精炼和常压精炼,例如合成渣洗、吹氩搅拌(Gazal、CAB、SAB法)、真空脱气(VC、SLD、TD、TD-VC、TD-SLD、RH、DH、FinKl和Gazid法)、带电弧加热的炉外精炼(ASEA-SKF、FinKl-VAD和LF法)、喷射冶金(CAB/TN和SL法)以及不锈钢的精炼法(AOD、CLU、VOD、SS-VOD、KVOD/VAD、RH-OB和VODC法),(2) 我国炉外精炼技术的现状,(3) 发展炉外精炼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增强实力计划的一环,川崎制铁在千叶制铁所新建了一座不锈钢炼钢厂。新钢厂特点为采用了对原料要求宽松的熔化还原-脱碳工艺和超低碳化及对应于质量要求严格的VOD二次精炼及弧形连铸机。本文论述了其中关于VOD精炼过程中夹杂物形态控制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炉外精炼主要有AOD法、ASEA-SKF法、LF法、VAD法、VOD法以及喷粉冶金法等工艺革命性的发展。目前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了初步的进展。一般来说炉外精炼设备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的手段,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特殊钢》1992,(3)
日本NKK公司开发了合金钢和不锈钢等二次精炼新技术,即减压精炼法。在京浜厂的VOD炉(真空吹氧脱碳)上,采用此项新技术,实现了小批量生产。打算今后在RH真空装置上也采用该技术,进行大批量生产。该精炼技术是在一次精炼的钢水中,吹入浓度为数百ppm的氮,减压后氮成为气泡上浮,夹杂物附着在气泡上也一起上浮,在一次精炼中残留的硅系和铝系等夹杂物,通过二次精炼法进一步高效率地去除。  相似文献   

7.
以鞍钢重型机械公司40 t VOD冶炼ZG06Cr13Ni4Mo钢的生产实测数据为依据,根据质量、能量守恒及热力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从操作、化学反应、冶金计量和热化学计量4个层次剖析VOD冶炼过程,建立了VOD冶炼不锈钢的工艺模型。该工艺模型包含冶金模型和热模型,可以根据各输入物料的用量、成分与温度等输入值,方便地求出各输出物料的收得量和成分等输出的预报值。VOD生产结果表明,该工艺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报VOD精炼需氧量、终点钢水成分及温度等,相对误差低于5%。  相似文献   

8.
前言鉴于不锈钢逐渐向超低碳方向发展,发明了VOD精炼工艺,在真空下碳氧亲和力增加,使氧化脱碳时,铬的氧化较少。对于超低碳不锈钢,过去电炉难以生产,而VOD工艺只用碳素铬铁、废钢,一次装入,就能炼成,显示了它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各特殊钢厂,都不是不锈钢的专业厂,都是或多或少只生产一部分,所以已建的VOD装置,大  相似文献   

9.
电炉+VOD双联的精炼工艺为冶炼超低碳不锈钢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国内对超低碳不锈钢大型铸件还没有试尝过。我国机械厂不具备这样的冶炼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冶金厂通过对冶炼和铸造工艺上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工艺措施,使我国的大型不锈钢铸件第一次达到了超低碳的水平(C≤0.02%),化学成分、机械性能、金相组织及表面质量都达到了揶威KB公司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二次炼钢—氩氧炉(AOD),真空氩氧炉(VOD),电磁搅拌电弧加热真空炉(ASEA—SKF)卸真空脱气装置(DH、RH),以及盛钢桶喷射冶金等用耐火材料的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德国氧气转炉钢的冶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庆 《钢铁》1996,31(8):79-84
本文综合介绍近年来德国氧气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相关技术、炉外精炼和高质量钢的冶炼技术等简况。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a secondary metallurgy technology on the metal quality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lowcarbon corrosion-resistant steels is estimated. The content of a modifier introduced is found to principally influence the types of inclusions and, via them,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parts from the metal subjected to deep refining from sulfur and nonmetallic inclusions.  相似文献   

13.
常国栋  王伟 《炼钢》2022,38(1):68-72
针对铁铬铝电热合金的钢种特点,开发了精炼过程硅含量控制、VOD真空精炼铝合金化、连铸工艺及保护渣等关键技术.通过实践表明:可将铁铬铝合金中硅质量分数控制在0.15% 以下,VOD真空条件下完成铝质量分数5% ~6% 的合金化,VOD精炼时间控制在60~70 min,铝收得率提高至94.5%.通过钢包稀土合金化,稀土合金...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氧气转炉炼钢、连续铸钢、炉外精炼及控冷控轧技术的特点及优势,指出20世纪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展望21世纪先进钢铁生产流程中氢冶金、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铸-轧-材一体化技术的实现.在此基础上,介绍先进钢铁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二次真空精炼炉RH-TOP和VD/VOD工艺对真空感应炉工艺和设备改进进行了论述。改进后的真空感应炉可以更加高效、灵活的用于高端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氧化物冶金技术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美伦  段贵生 《河南冶金》2010,18(5):1-4,22
氧化物冶金是利用钢中细小非金属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细化晶粒的新技术。应用氧化物冶金技术已成功开发出了高强度高韧性的非调质钢和低碳钢。文章讨论了氧化物冶金类型钢的显微组织特征,分析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性质和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机理,简述了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应用前景。利用钢中细小的氧化物,通过促进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明显改善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成为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安杰  耿振伟  李忠伟  贾瀚  于丹 《特殊钢》2012,33(3):26-28
以抚钢二炼钢厂30 t VOD精炼不锈钢的生产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入VOD精炼钢水C(0.50%~0.93%)、Si(0.18%~0.42%)含量对喷溅以及吹氧过程温度的影响,证明C、Si含量高(C≥0.65%,Si≥0.22%)是导致吹氧前喷溅事故的主要因素,而C、Si含量低所引起的温升不足又影响后续冶炼的质量和效率。冶炼实践表明,为避免喷溅事故,当钢水[C]≥0.90%或[Si]≥0.40%时不得进行VOD精炼。在VOD吹氧冶炼前钢水中C、Si含量分别为0.40%~0.65%和0.12%~0.20%,能够满足VOD精炼不锈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对VOD脱碳终点碳含量进行动态控制,以某钢厂120 t VOD炉冶炼不锈钢的脱碳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MTA(multi task analyzer)废气分析系统分析VOD精炼中CO、CO2等废气成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时以物质碳平衡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废气分析的VOD冶炼碳终点控制的模型,对精炼过程中钢水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实际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偏差进行考察,说明了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碳含量的总体发展趋势。模型计算VOD脱碳终点碳质量分数误差都在±0.03%之内,模型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具有一定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9.
第一代和第二代电渣冶金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杰 《特殊钢》2010,31(1):18-23
论述了电渣冶金技术的分类,第一代和第二代电渣冶金技术的特点,电渣冶金发展历史的分期,第一代和第二代电渣冶金技术的发展,第二代电渣冶金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指出第一代电渣重熔技术是伴随电渣重熔锭大型化发展起来的,随着核电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二代电渣重熔技术应实现大型装备优化设计、气氛可控制、重熔和凝固过程可控制,并提高计算机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