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儒家通过"礼""仁"等核心要素阐述了什么是"圣人",如何做到"圣人"。西汉后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使得儒家的"圣人"成为理想人格,进而把"圣人"赋予君主,为君主统治的合法性找到了理论依据。圣化思想导致了政教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通过"礼""仁"等核心要素阐述了什么是"圣人",如何做到"圣人"。西汉后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使得儒家的"圣人"成为理想人格,进而把"圣人"赋予君主,为君主统治的合法性找到了理论依据。圣化思想导致了政教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同样也是青年的世纪,青年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用和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现实重任。面对信息浪潮、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青年该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尤为严峻和重要。当代青年在知识经济的洗礼下,将从盲动走向顺应,由被动变为主动,从生存趋向发展,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将发生嬗变和转型。在世纪之交,预测和分析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青年观念的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思考和探究做好青年工作的对策,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这是每个理论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课题和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分析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基本内容,阐明了其对于我们坚持"以德治国"的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等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道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应在遵守大学生道德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吸取更多合理、有效的思想资源。文章在对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教育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先秦儒家道德思想博大精深,深入挖掘其精髓,对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庸俗政治全民化和政治思想教育完全分开,对政治以及政治思想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位。探讨了政治思想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重新审视政治思想教育与青少年成材之间的因果关系,致力于政治思想教育从虚空回归到平实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伴随"分"的含义的延伸,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逐步建立并被强化。早期儒家思想中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之分,属于"仁"的等级观,本意是希望君臣父子各尽其道,尚无高低主从尊卑之别。至秦汉,"仁"的等级观被增改而具权力之色彩与绝对服从之意味。董仲舒正名定分后,仁的等级之义衍生成森严的封建宗法等级。魏晋时期的玄学与佛教业因轮回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程朱理学的"三纲五常"之分,强调实现君主之绝对权威,而将等级差别推向极至。等级之分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无分则乱"之性质。  相似文献   

8.
在对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礼法思想浅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以礼、法主张的发展为线索,构成中华法系封建正统法律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面向新世纪。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在高校教学改革中起着先导作用,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成败。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管理方式的制定都是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反映。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和转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是教学改革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先秦政治混乱时期,诸子的美育理想是构建“中和”之美的理想社会,然而,甚具代表性的儒、道两家,其美育理念存有分歧:关于美育原则,儒家重善,道家重真;在美育途径上,儒家以乐、礼、诗为教,道家反对儒家教条之法,以技、自然育人。  相似文献   

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一直是各高校落实精准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工作,但目前常见的等级认定程序还属于定性方式。由于不同评定人员的心理认知会造成不同的评定结果,这些结果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降低偏差率,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厘定目标层、基准层、方案层,然后运用两两对比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透彻、清楚的分析,计算出各控制因素权重值后,最终构建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层次结构模型,实现客观信息同主观信息相统一。在已构建的层次结构模型中,采用二态(0,1)对方案变量进行赋值,示例中可快速计算出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分值并进行直观排序,能有效地将以往定性评价变为定量评价。故将AHP法运用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中,是有效可行的,可大大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评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布哈林从一名热衷于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转变为一名新经济政策的忠诚拥护者和执行者,首先是列宁对布哈林的影响,列宁认识到军事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布哈林也意识到那是“幼年时期的幻想”;其次,布哈林有一种勇于探索和直面现实的可贵品质;第三,布哈林对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现代化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促成了他经济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系统观念考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诸要素及其整体性关联,在其中探寻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阐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突出位置,提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原始社会至秦以前中国装饰观念的发展,这种观念对具体的装饰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阶级社会里,从政治意义上来说,装饰品不仅是一种物质财富,一种生活日用品,更主要的是它具有社会政治功能,它是一种权力、地位和威严的象征。装饰艺术是中国伦理哲学的物化表现。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学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高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以人文道德精神见长的先秦儒家蕴藏着丰富的人学思想资源,这对今天高校德育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原则三个角度讨论先秦儒家人学思想对当今高校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经济观是人们对于经济生活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在此首先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的经济观念和思想品德。其次分别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了解大学生的经济观念并加以分析这种观念对他们的思想品德造成的影响。最后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经济观念并使这种观念对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人性问题一向被认为是确立道德原则、道德教育和修身方法的出发点。以人性论为基调,儒家构造了哲学与道德为一体的哲学范式,对中华民族道德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了先秦儒家人性学说与我国伦理体制、政治思想以及法律思想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使用网络以提高考试效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在Novell Netware网络上进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主要环境配置环节,并对基于考试服务模块的新的考试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