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碳化改性能够有效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提高碳化改性效果,以碳化压强和碳化时间为变量,通过再生骨料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探究碳化改性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并得出最佳碳化参数。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电通量随着碳化压强增大、碳化时间增加而降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呈正相关。最佳碳化压强为1 bar,压强继续增大并不能显著提高碳化效果,同时改善速率在碳化3 h后开始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混凝土水胶比、水泥用量、再生粗骨料来源、掺合料、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碳化速率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在50%左右、水胶比在0.3左右时的再生混凝土密实程度达到最佳状态,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3.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和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分析了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对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灰比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合理砂率为0.35~0.40。通过试验回归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再生混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废混凝土骨料的预吸水,并通过掺加优质粉煤灰、减水剂或二者复合,可成功地配制同时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的再生混凝土。根据这种方法,配制的全部使用废混凝土骨料为粗骨料的再生混凝土28天的抗压强度高达54.6MPa。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系统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再生骨料取代率、原始混凝土强度及矿物掺合料等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再生混凝土的碳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在相同水灰比的条件下略低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不仅受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的影响,还受到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及其强度的影响,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与碳化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添加矿物掺和料可降低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相似文献   

6.
再生混凝土抗气渗性及抗碳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废弃混凝土为再生粗集料,再适当掺加一定量的水泥和矿物掺和料,制成再生混凝土.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气渗性和抗碳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气渗性和抗碳化性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该两者均较普通混凝土差.通过加入矿物掺和料,则再生混凝土的抗气渗性和抗碳化性能均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和矿粉单掺掺量及双掺掺量对混凝土抗碳化的影响,得到了各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具有良好抗碳化性能的混凝土各配合比参数的规律和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ATSM C1202电量法、快速碳化试验方法,研究了经配合比优化设计后的C35、C50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碳化性能,并且与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处提供的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要优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在配合比优化设计下,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总功效系数法,采用正交试验原理与方差分析方法,对掺加玻化微珠的再生混凝土保温砌块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最佳配合比下,可制备出满足中国标准GB26538-2011《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的QGB B(390mm×240mm×190mm)800 Mu5.0 0.30优等产品.为再生混凝土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指明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
《工业建筑》2021,51(8):179-183
通过改变碳化温度、相对湿度和碳化时间以确定再生骨料最佳碳化工艺参数;选取天然骨料、未碳化再生骨料和三种碳化骨料制备混凝土,探究碳化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氯盐和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碳化后再生骨料表观密度、吸水率和压碎值显著提升,确定的最佳碳化工艺参数为温度20℃、相对湿度55%和碳化时间24 h;相比再生混凝土,碳化骨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升了5.1%~22.1%,但低于普通混凝土;碳化再生骨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不仅优于再生混凝土,而且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抗碳化性能是衡量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探讨了水胶比、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以及拉应力水平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再生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降低,当取代率为60%时,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较好;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降低,当取代率低于40%时,28天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随着拉应力水平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增大;双掺再生粗细骨料后,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抗碳化性能劣于天然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依托二赛高公路改扩建工程,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性能试验、旧沥青与再生剂的配伍分析、旧料与新集料的掺配合成与级配优化试验,开展了20%、30%、40%RAP掺量下热再生ATB-25混合料的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高分子聚合物单体和芳香分油聚合生成的路面再生剂对旧沥青性能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当RAP掺量在30%时,既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又能保证再生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公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实验室中检测用混凝土试块破碎所得骨料作为粗骨料,并分别以25%、50%、75%及100%的百分比掺入配制不同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对应每组配合比做3个试块,共60个立方体试块.结果表明,废弃骨料掺入量和水灰比是影响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数据回归拟合出适用于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14.
陈磊 《建筑施工》2009,31(7):566-569
通过掺加不同比例的钢渣、矿渣和粉煤灰,研究活性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活性掺合料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再生混凝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再生粗骨料材料性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单方用水量和砂率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的水胶比计算公式,考虑再生骨料吸水率和取代率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计算公式,以及考虑再生骨料空隙率、取代率和表观密度影响的再生混凝土砂率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空隙率和吸水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较大;所得公式形式简单,反映了再生粗骨料的特点,提高了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精度,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用再生骨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结果显示,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好,混凝土含气量适宜,抗离析性能好,泌水率低,具有良好的泵送性能和施工性能。同时发现,随着再生骨料加入量的增大,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含气量减少,表观密度下降,混凝土凝结时间缩短,泌水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收集了502组混凝土配方作为训练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及粒子群算法,构建了一种混凝土配方设计模型,可用于控制混凝土成本和配方优化.所构建的模型考虑了混凝土的原材料成本以及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多个关键因素,引入惩罚函数对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函数适应度值进行惩罚,解决了混凝土配方设计中非线性约束离散变量问题和连续变量问题,从而达到控制混凝土成本并优化配方的目标.按照构建模型输出27组降低成本后的混凝土配方,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得配方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契合度接近97%;降低混凝土单方成本5、10、15元后,所输出的配方均能满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本质就是确定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水胶比、胶结料组成和最大用水量.文中从耐久性分析入手,兼顾强度和耐久性两项指标,采用公式化方法直接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进行设计.该设计是以推导水胶比w/b、胶结料组成(1~φ)ρc+φρf、单位用水量w和混凝土强度fcu数学关系为基础,并对高性能混凝土抗Cl-、抗硫酸盐、抗冻、抗碳化进行耐久性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相同砂浆体积(EMV)方法配制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可节省水泥及细集料的用量,其强度及弹性模量与对比天然集料混凝土(NAC)相近,但由于新拌砂浆含量小而使其流动性能变差.给出了EMV方法的改进方法及具体设计步骤,并应用该改进方法配制2种不同来源再生粗集料的大流动性再生粗集料混凝土(FRAC),测定其坍落度、干湿表观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结果表明:采用改进EMV方法可配制出满足和易性要求的FRAC,而且与传统方法配制的FRAC相比,其各项性能指标更接近对比N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