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复合材料损伤的快速修复这一研究热点,提出了光修复技术,从实验出发,研究了光修复技术中胶粘剂、光修复波长和传光方式的选择.并以飞行器上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作试件,利用实时-时间平均全息术研究了光修复技术对复合材料修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光波对复合材料损伤修复是可行的,此研究为进一步的快速光修复技术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维修工作中 ,经常发现光接收机输出低的现象 ,并导致这一个光节点区域内的信号全部变差。打开光接收机 ,检查里面的电源部分 ,指示灯亮 ,2 4V供电正常 ,说明电源没有问题。再用场强仪测试光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信号为 70dB ,说明光电转换模块工作也正常。测试光接收的输出口 ,只有 70dB左右的信号 ,没有放大 ,反而降低了几个dB ,说明光接收机内的功率放大模块没有工作 ,已经损坏。一般的修复方法是更换光接收机 ,但这种方法太麻烦 ,因为更换时要将尾缆从光接收机上拆掉 ,拆下光接收机再接上一台新的光接收机 ,再将尾缆接好 ,一般…  相似文献   

3.
用户反映前一天晚上开始没有电视信号,维修人员检查发现光接收机不工作,指示灯全部不亮,初步判断是60 V交流电没有供上,检查供电器,输出电压正常,测试光接收机的供电口有60 V交流电进入光接收机,说明光接收机自身的电源部分出现故障.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以其特有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桥梁等领域,复合材料损伤修复已成为热点研究项目.研究以常用复合材料作试件,利用近代光测技术研究了光修复技术对复合材料结构弯曲变形的影响,给出了复合材料结构修复前后刚度变化规律,为光修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光修复对复合材料振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新  赵志敏 《应用激光》2005,25(4):249-250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以其特有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桥梁等领域,复合材料损伤修复已成为热点研究项目。本文以飞行器上常用复合材料作试件,用近代光测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受损后,经光固化修复对复合材料振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表明光固化修复技术是可行的,为复合材料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以其特有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桥梁等领域,复合材料的损伤修复已成为热点研究的项目。文中用现代光测技术,以飞行器上常用的复合材料作试件,用实时法测定了试件在不同激振力作用下的共振频率,再用时间平均全息干涉计量术拍摄了在特定共振频率下试件的原始状态、受损状态以及经光固化修复后的全息图。通过对拍摄全息图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受损后试件的抗弯刚度减小;相对于试件的标准状态,光修复后试件振型基本恢复了原始状态,达到了较好的修复效果。实验验证了光修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为光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光节点用户电视机的图像出现纹波干扰,时有图像扭曲现象,伴音有噪声.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可能是光接收机电源及外来噪声干扰所致.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智能材料结构损伤探测并适时修复的多路光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光开关器件将多路光纤的光信息切换至固定光电转换处理电路,并在适时情况下将激光光源切换到某路光纤,进行反向照明,用于液芯光纤的激光固化。以此来进行智能材料的光修复.经实验测试表明:光信息切换稳定可靠,系统检测性能良好,为全光智能材料结构的自诊断、自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光接收机是HFC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正确使用和经济快速修复对网络系统的正常、安全不间断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用于EPON网络的1×4单模双窗口宽带光分路器,在使用中部分出现光损耗增大的现象,用光功率计检测发现光损耗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一个端口损耗过大,有的是4个端口损耗都大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用于EPON网络的1×4单模双窗口宽带光分路器,在使用中部分出现光损耗增大的现象,用光功率计检测发现光损耗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一个端口损耗过大,有的是4个端口损耗都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黑矩阵扩散法修复亮点的理论模型并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分析了影响修复效果的各个因素及影响程度,为提升亮点修复成功率奠定基础。我们设置一系列实验,定性分析了激光泵浦源、激光波长、光斑大小、加工速度、产品设计和修复模式因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FIB图像分析,验证了创建的修复理论模型;其次,分析了上述因素对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最后对一款修复难度大的产品进行改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修复过程按照产生空隙(Gap,约1.5μm),黑矩阵颗粒化和空隙填充三阶段进行;从成功率看,Laser Diode泵浦方式优于Flash Lamp,B波长激光优于A波长激光,光斑大小选取1/2子像素、速度选取100~200μm/s时Gap成功率最高,有Overcoat层(OC)且黑矩阵(BM)比重大的产品修复成功率更高。最后我们以上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为指导,将一款修复难度极大的产品的成功率从40%提升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有线电视网络维护中,经常遇到光接收机指示灯正常而输出信号电平过低的情况.当我们初步判断是光接收机电放大模块损坏时,就首先将测试线的一端拧在场强仪上,将拧下F头的另一端对正在工作的光接收机电放大模块的输入(1脚)、输出(7脚)端电平做进一步验证,确定后,按常规需要更换新的光接收机,但有时会因没有备用机而需停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换光接收机,而只换电放大模块就省事多了,具体的做法是:断掉光接收机电源,用螺丝刀拆下损坏的放大模块(DC24 V),取一块干线放大器上的模块(DC24 V)换上,然后将输出信号电平作适当调整,即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光宽(光纤宽带)用户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已然发生变化,更加趋向于视频类、游戏类等高带宽低时延的应用,用户对光宽业务的服务质量关注度提升。光宽QoE质差(业务感知差)修复工作缺少对质差用户的闭环管控与修复量效评估手段。通过建立光宽QoE质差指标与云网指标的关联映射,准确定位用户质差根因,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借助预检预修体系,提升对光宽QoE质差用户修复工作的管控与主动服务能力,实现对光宽用户感知提升工作的正向牵引。此方法目前已在云网运营与装维(运营商安装与维护人员)一线推广,在节约人工成本,提升修复量效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光掩模版亮场缺陷进行修补,采用激光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利用功率密度为1.3×108W/cm2的55nm紫外激光诱导Cr(CO)6分解,在1.5s内获得了光掩模亮场区域附着力强、消光比高的金属Cr膜.结果表明,在开放的环境下,采用高功率密度、短作用时间的方法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沉积薄膜,满足了微电子行业中对掩模版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优选特征轨迹的视频稳定算法。首先,采用改进的Harris角点检测算子提取特征点,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剔除前景特征点。然后,利用帧间特征点的空间运动一致性减少错误匹配和时间运动相似性实现长时间跟踪,从而获取有效特征轨迹。最后,建立同时包含特征轨迹平滑度与视频质量退化程度的目标函数计算视频序列的几何变换集以平滑特征轨迹获取稳定视频。针对图像扭曲产生的空白区,由当前帧定义区与参考帧的光流作引导来腐蚀,并通过图像拼接填充仍属于空白区的像素。经仿真验证,该文方法稳定的视频,空白区面积仅为Matsushita方法的33%左右,对动态复杂场景和多个大运动前景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并可生成内容完整的视频,既提高了视频的视觉效果,又减轻了费时的边界修复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光纤码分多址 ( CDMA)通信中 ,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是实现全光编解码的关键技术。对并行结构的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的原理及构造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能实现光CDMA通信的可调光正交码编/解码器的方法。该方案基于传统的“并-串式”可调光正交码编/解码实现方案^「1」,并力求减少编解码器中的电光开关的数目以降低成本和损耗,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光功率损耗低、便于集成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全光码分复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9.
我市某乡镇站反映有大片的用户电视收看不清,特别是高端频道出现大量雪花点. 通过查看故障现象,我们认为,直接的原因应该是高端电平太低,如此大面积的故障,多数是光机出现问题.维护人员测得此时光机的高低端输出电平为89/94 dBμV(设计电平为102/96 dBμV),此时光机的输入光功率为0.5dBmW(为较佳工作状态,通常要求为-3~2dBmW).  相似文献   

20.
李广成 《世界电信》2001,14(1):21-25
目前所谓的全光网络一般指基于DWDM传送技术的光传送网络(OTN)。由于OTN的节点采用OADM和OXC技术,为解决目前点到点的DWDM技术在应用中不能实现灵活组网和当网络失效时不能有效进行保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使得OTN具有传输容量大、组网灵活、网络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重构性、易于升级等特点,可透明传输具有代码格式的不同速率等级的用户数字信号,能够同时适应用户信号种类用服务种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