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新机线I回路雷电流幅值的实测结果,分析了该线从投运至1994年的34a中的55次雷击跳闸和68次雷击问络的类型——绕、反击,从而求得该线的绕击率和雷击跳闸率的实测值。此外,还对新机线Ⅰ、Ⅱ回路同年份的单位雷击跳闸率作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孙萍 《浙江电力》1997,(3):16-20,60
根据新杭线I回路雷电流幅值的实测结果,分析了该线从投运至1994年的34a中的55次雷击跳闸和68次雷击闪络的类型绕,反应,从而求得该线的绕击率和雷击跳闸率的实测值。此外,还对新杭一Ⅰ,Ⅱ回路同年份的单位雷击跳闸率作了计算比较。  相似文献   

3.
有关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几个参数取值的建议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孙萍 《电网技术》1998,22(8):75-78
文章根据浙江省220KV新杭线1回路从1962-1988年的27年间用磁钢棒实测雷电流幅值的结果,提出了雷击流幅值的累积概率分布、地闪密度、击杆率、杆塔分流系数及绕击率等雷电参数的实测值,将此值代入雷击跳闸率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该线的实际雷击跳闸率完全吻合,文章建议在SDJ7-79规程修订时采用这些参数。  相似文献   

4.
110kV新姜线26年雷击闪络分析及防雷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萍 《电网技术》1998,22(6):6-9
110kV新姜112线地处新安江水库南岸,由于其地形,地貌等特殊性,自1970年10月投运至1996年7月18日共雷击加79次,雷击跳闸率高达4.43次/100km.a。为了降低雷击跳闸率,根据220kV新杭Ⅰ回路和以昆线的运行试验,对该线历年来的雷击闪络杆塔进行统计,进而确定该线的多雷区和易击点作为实施防雷改进措施的重点,根据闪络相别所处位置确定闪络类型的绕,反击,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防雷技术措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用雷电定位系统进行防雷评估活动缺乏针对性,分布式输电线路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以下简称"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也只能监测输电线路走廊的雷电活动,而无法记录雷直击线路情况,为此,基于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与雷电定位系统的综合应用,提出一种新的防雷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与雷电定位系统雷击监测数据获得的输电线路雷击频度,来计算杆塔的绕击跳闸率和反击跳闸率,再根据跳闸率划分出绕击易闪段和反击易闪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防雷改造工作。以某评估案例的实测雷击数据对防雷技术改造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对防雷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估,形成防雷改造措施和防雷效果评估的闭环控制,提升了防雷评估分析的准确性和防雷改造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广东电网防雷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线路防雷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落雷密度与雷击跳闸率的相关性,并根据线路反击、绕击跳闸比例,雷击跳闸杆塔的地形、接地电阻、雷电流幅值、地线保护角、绝缘子类型等运行数据分析线路雷击跳闸特点,总结广东线路防雷基本面和存在的问题,主张贯彻综合防雷改造和差异化防雷策略。  相似文献   

7.
孙萍 《电网技术》2001,25(2):61-68,68
根据新杭线I回线雷电流幅值的实测结果,分析了该线从1961年投运至1994年的34年间的55次雷击闪络跳闸和69次雷闪络的类型,从而得到该线路的实际雷击跳闸率并与SDJ7-79规程计算作了比较。此外,还对新杭线I、II回线同年份的雷击跳闸率作了计算与比较。  相似文献   

8.
220 kV新杭Ⅰ回线1961~1994年雷击闪络跳闸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孙萍 《电网技术》2001,25(2):61-64
根据新杭线Ⅰ回线雷电流幅值的实测结果,分析了该线从1961年投运至1994年的34年间的55次雷击闪络跳闸和69次雷击闪络的类型,从而得到该线路的实际雷击跳闸率并与SDJ7-79规程计算值作了比较。此外,还对新杭线Ⅰ、Ⅱ回线同年份的雷击跳闸率作了计算与比较。  相似文献   

9.
杨先进  胡伟  费敏 《江苏电器》2014,(2):41-43,55
分析了杭州地区110~50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并根据该地区雷电活动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防雷改造对策,通过采用"改造接地电阻为主,加装避雷器为辅"的防雷措施,大幅度提高杆塔的反击耐雷水平,有效防止线路绕击,降低了线路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5—2012年广东雷电活动规律及雷击跳闸情况,表明各年50%概率雷电流幅值集中在26~35kA之间,雷击跳闸率受50%概率雷电流幅值的影响较地闪密度大;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雷击同时跳闸占雷击跳闸比例达15%~30%。提出了防雷策略,包括输电线路防雷需要抓住重点,转变观念,加强管理;重视常规防雷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治理易击重要线路和同塔架设线路,提高线路雷击跳闸重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为使防雷措施的效果评估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情况,提出采用单位雷击跳闸率评价防雷措施效果的方法.该方法以实际雷电观测数据和输电线路运行记录为基础,将雷击跳闸率归算到同一地闪密度水平,弥补了仿真计算和模型试验需要简化和假设的不足,克服了单纯采用雷击跳闸率指标或仅进行年雷暴日归算的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对江西电网输电线路广泛应用的负角保护针、防绕击避雷针分别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标明电压等级越低,防绕击措施所起的效果越弱,并给出了定量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超高压输电线路典型雷击故障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击危及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问题,采用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power systems computeraided design,PSCAD)对惠州供电局超高压输电线路雷击杆塔进行反击耐雷水平仿真计算。根据雷击杆塔前视塔和后视塔输电走廊范围内的典型地形,利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计算其最大绕击雷电流,并结合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判断2起雷击事故均由雷电绕击导线引起,其主要原因是地面倾角较大及地面的屏蔽效果减弱。考虑惠州供电局本身所处特殊强雷区,超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地形复杂,建议考虑输电走廊地形地貌,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各杆塔的耐雷性能进行评估,采用安装避雷针、避雷器等经济合理的措施降低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雷击现象随机性大的特点,选用蒙特卡罗法并结合电气几何模型对500 kV同杆双回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进行计算。在计算中,以暴露弧为0时对应的雷电流作为雷电的最大绕击电流,并分析了地面倾角、杆塔结构等因素对各导线绕击跳闸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面倾角增大,绕击跳闸率先增大后减小;绕击跳闸率随避雷线横担增长而减小;对同杆双回输电线路,应分别计算各导线的绕击跳闸率,而不宜仅仅求得总绕击跳闸率。这样可以对绕击跳闸率较高的导线加强绝缘,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雷击跳闸是10 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文中在Agrawal模型的基础上,在ATP/EMPT建立了计及导线耦合效应的10 kV三相导线雷电感应过电压模块。研究了雷击距离线路50 m情况下的感应雷跳闸概率,结果发现:跳闸所需最小雷电流幅值均随绝缘子50%闪络电压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分支处更易发生绝缘闪络。研究了避雷器布置方式,结果发现:相同安装密度下,三相避雷器分散安装比集中安装的效果更好;对于分支杆塔,宜在最近干线或支线杆塔上安装避雷器。  相似文献   

15.
广东输电线路防雷运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分析2001-2007年广东地区地面落雷密度、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等雷电参数,线路雷击导致变电设备受损、线路雷击跳闸比例、雷击跳闸率等防雷运行参数,指出广东电网雷击跳闸率偏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防雷工作的重点,建议加强输电线路的综合防雷改造,适当提高广东线路的防雷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6.
张坤 《广东电力》2012,25(10):117-121
为了解决广西电网山区高杆塔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高的问题,利用ATPDraw仿真软件研究分析在输电线路高杆塔上架设避雷器和用滚球法原理安装避雷侧针的理论防雷效果,并对广西电网雷击跳闸率较高的输电线路进行防雷措施试点改造,对雷电易击段有选择性地采取装设线路避雷器、加强线路绝缘和装设防绕击避雷针等综合防雷技术措施,改造后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7.
杭文 《浙江电力》2010,29(5):19-21,51
减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一直是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课题,对于雷电活动强烈、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线路,采用常规的措施降低雷击跳闸率已难以奏效。实践表明,采用线路避雷器是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重点介绍110kV带串联间隙线路型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保护原理、技术参数和组装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雷击故障频繁发生的原因,研究改进措施,对比襄樊地区防雷改造阶段性成果,采用补加或更换接地线、线路调爬、安装可控避雷针的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雷击跳闸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