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传统分割方法存在分割精度低、对噪声和灰度值突变敏感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和颜色-纹理特征的区域分割方法.首先将彩色图像转换到符合人类视觉感知系统的Lab颜色空间,然后把图像分成固定大小的小块进行分析,利用Gabor滤波后的块内纹理特征与色彩特征结合构造特征向量,并作为图的顶点,根据块间距离加权计算块间的差异作为图的边权值,最后用最小生成树的方法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鲁棒性,优于EGBIS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未成熟苹果图像果实同背景色彩差距较小导致难以分割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纹理信息与图论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先将图像划分为图像块并计算每个图像块的纹理信息,以图像块为节点利用纹理信息构造权函数得到无向带权图,用基于区域合并的图论图像方法进行分割并二次吸收合并。实验结果表明,在对象和背景色彩接近时,该方法比传统分割法效果好,且改善了分割过细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图割方法是图像分割中的有效方法,为改善JPEG图像的分割效果,提高分割效率,提出将图割理论与JPEG图像的DCT系数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以基于图割理论的GrabCut算法为基础,采用其交互简单的特点,为克服GrabCut算法基于全部像素迭代估计参数而导致算法效率低下,对高分辨率JPEG图像分割实时性差的不足,利用JPEG图像中的DC系数生成DC图像(低频图像)作为迭代估计GMM参数的样本点,缩小问题处理的规模,提高分割效率,提取水平、垂直、对角方向的AC系数作为纹理特征,颜色与纹理相结合,改善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分割效果得到了改善,算法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彩色结肠镜图像,提出一种融合颜色、亮度、空间距离和纹理信息,采用随机聚类的彩色图像分割新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形维作为图像纹理特征的度量,用一种基于元素间的相似性的随机聚类方法对特征空间进行聚类。该聚类算法是基于对图中的切割进行采样的新的图论算法,可以自动获得最佳的分类数目。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颜色直方图的显著图无法突出边缘轮廓和纹理细节的问题,结合图像的颜色特征、空间位置特征、纹理特征以及直方图,提出了一种基于SLIC融合纹理和直方图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SLIC算法对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提取基于颜色和空间位置的显著图;然后分别提取基于颜色直方图的显著图和基于纹理特征的显著图;最后将前两个阶段得到的显著图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显著图。此外,通过简单的阈值分割方法得到图像中的显著性目标。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显著性检测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6,(8):1154-1165
提出了一种交互式纹理图像中纹理元素提取算法,该算法能够在用户提供少量交互的情况下较好地实现纹理图像中重复纹理元素的同时提取。首先采用均值漂移聚类算法将纹理图像分割成独立且连通的子块区域,并构建图像子块区域之间的连通关系;然后结合颜色特征与纹理特征定义一个鲁棒的相似性度量公式,从而准确地捕获具有外观相似特征的纹理元素;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改进优化的图割模型,最终实现高质量的纹理元素提取。该算法针对前/背景颜色相近的纹理图像中纹理元素的提取有较大改善,并且大大提高了现有图像分割算法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7.
结合CS-LBP纹理特征的快速图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割算法是目前最有效的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之一。针对当前景和背景颜色相似时容易发生分割错误并产生shrinking bias现象,以及基于像素的计算导致交互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纹理特征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Mean Shift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分割,构建区域邻接图,然后用累计直方图、CS-LBP纹理描述子对每个区域进行颜色和纹理特征的提取,通过在能量函数中引入纹理约束项以及局部自适应的正则化参数,有效改善了分割效果和shrinking bias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交互效率得到了提高,分割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8.
贺锦鹏  孙枫  刘利强 《计算机工程》2011,37(14):217-219
图割法因无法体现像素点的纹理区域特性而难以应用于纹理分割。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滤波器阵列与图割的彩色纹理分割算法。利用构建的滤波器阵列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并加入图像的H、S、I分量值组成纹理-色彩特征向量,采用texton直方图作为彩色纹理的统计模型对纹理-色彩特征向量进行统计计算,通过直方图差计算像素点间的纹理相似度,再应用图割法中的规范割准则对彩色纹理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分割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Grab Cut图像分割方法大多基于图像的像素值建立图模型,未考虑到彩色图像中丰富的纹理信息。为此,提出一种新的Grab Cut模型图像分割算法。对比基于结构张量的Grab Cut分割方法和传统Grab Cut分割方法的结果,利用结构张量和像素值构建紧缩的结构张量。为提高计算的简洁性和高效性,将Grab Cut方法构建的混合高斯模型扩展到张量空间,并用Kullback-Leible散度代替常用的黎曼度量。在合成纹理图像和自然图像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与Carsten Rother,GACWRF等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精确的分割效果,不仅实现了纹理信息与颜色信息的无参融合,而且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
彩色图像色度距离权值的图论分割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利用色度距离特征权重的图论分割算法,对彩色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分析。利用图论和HSI模型,解决自然灾害图像的分割问题。针对复杂的自然图像,将图像像素转换为图论中的节点,构造基于像素点HSI模型的带权无向图;构建带权无向图的图论分割权函数及分割准则,形成区域相似度判别方法;结合实际分割需求,对图论分割后的离散区域进行二次吸收与合并运算,获取连续兴趣区域;对分割的结果与其他算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论的Normalized Cut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图论的图像分割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图像分割算法领域中一个新的热点研究方向,Normalized Cut(规一化分割)是基于图论的分割方法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本文介绍Normalized Cut方法的相关内容,分析它的优缺点并提出几种有效的改进方法。最后,实验显示Normalized Cut在特定图片的分割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Graph-Based方法是基于图论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中比较新颖的一种方法,且分割速度非常快。针对该算法对边缘和纹理处理效果不佳,且分割效果易受阈值影响的局限,改变了其颜色空间,结合拉普拉斯算子将带权图的边分为边缘边和非边缘边,优先处理非边缘边;再引入均匀性测度求取分割效果最佳的阈值。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Graph-Based方法,改进的算法分割效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更接近于人眼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Efficient Graph-Based Image Segmentation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segmenting an image into regions. We define a predicate for measuring the evidence for a boundary between two regions using a graph-bas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image. We then develop an efficient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is predicate, and show that although this algorithm makes greedy decisions it produces segmentations that satisfy global properties. We apply the algorithm to image segmentation using two different kinds of local neighborhoods in constructing the graph, and illustrate the results with both real and synthetic images. The algorithm runs in time nearly linear in the number of graph edges and is also fast in practice.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method is its ability to preserve detail in low-variability image regions while ignoring detail in high-variability regions.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交互图像分割方法需要同时标注背景和前景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交互图像分割方法——正例半监督学习图像分割。该方法结合正例半监督学习和图半监督学习,仅需要在感兴趣的图像区域标记少量像素点,就可以完成该区域的分割。在北工大眉毛图像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图半监督学习、随机游走和Lazy Snapping相比具有更稳定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5.
超像素分割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超像素能够捕获图像冗余信息, 降低后续处理任务复杂度, 已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日益关注。首先分析了超像素分割领域的发展现状, 以基于图论的方法和基于梯度下降的方法为视角, 对现有超像素分割方法进行归纳和论述。在此基础上, 就目前常用的超像素分割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 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 对超像素分割技术的最新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等应用领域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现有的单幅图像物体分割算法广泛存在的过分割和过合并现象,提出基于图像T型节点线索的图像物体分割算法。方法 首先,利用L0梯度最小化方法平滑目标图像,剔除细小纹理的干扰;其次,基于Graph-based分割算法对平滑后图像进行适度分割,得到粗糙分割结果;最后,借助于图像中广泛存在的T型节点线索对初始分割块进行区域合并得到最终优化分割结果。结果 将本文算法分别与Grabcut算法及Graph-based算法在不同场景类型下进行了实验与对比。实验结果显示,Grabcut算法需要人工定位边界且一次只能分割单个物体,Graph-based算法综合类内相似度和类间差异性,可以有效保持图像边界,但无法有效控制分割块数量,且分割结果对阈值参数过分依赖,极易导致过分割和过合并现象。本文方法在降低过分割和过合并现象、边界定位精确性和分割准确率方面获得明显改进,几组不同类型的图片分割准确率平均值达到91.16%,明显由于其他算法。处理图像尺寸800×600像素的图像平均耗时3.5 s,较之其他算法略有增加。结论 与各种算法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决过分割和过合并问题,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取得具有一定语义的图像物体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7.
We introduce a new graph cut for clustering which we call the Information Cut. It is derived using Parzen windowing to estimate an information theoretic distance measure betwee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We propose to optimize the Information Cut using a gradient descent-based approach. Our algorithm has sever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many other graph-based methods in terms of determining an appropriate affinity measur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memory requirements and coping with different data scales. We show that our method may produce clustering and image segmentation results comparable or better than the state-of-the art graph-ba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图的图像区域分割方法。算法首先对原图像利用区域生长技术产生初始分割;其次以初始分割区域作为顶点构造赋权无向图;最后以Minimum Cut为准则,利用改进的Gomory-Hu算法得到图像的最终分割。该方法既减少了构造图的顶点又利用了全局信息来对区域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the use of some graph-based representations and techniques for 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Instead of making an extensive review of the graph techniques in this field, we will explain how we are using these techniques in an active vision system for a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developed in the Institut de Robòtica i Informàtica Industrial within the project “Active Vision System with Automatic Learning Capacity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CICYT TAP98-0473)”. Specifically we will discuss the use of graph-based representations and techniques for image segmentation, image perceptual grouping and object recognition. We first present a generalisation of a graph partitioning greedy algorithm for colour image segmentation. Next we describe a novel fusion of colour-based segmentation and depth from stereo that yields a graph representing every object in the scene. Finally we describe a new representation of a set of attributed graphs (AGs), denominated function-described graphs (FDGs), a distance measure for matching AGs with FDGs and some applications for robot vision.  相似文献   

20.
史彩云  林伟  李旭  温金环 《计算机应用》2010,30(6):1587-1589
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所固有的斑点噪声很难分割出精确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结合极化SAR的多个极化特征, 用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像素的初始标号,然后建立一个关于标号的能量函数并构造相应的网络,用最小割方法求取网络中全局能量函数的近似最优解,由此得到每个像素点的恰当标号,最终完成图像的准确分类。该方法与传统的分割方法相比,能够充分考虑极化SAR图像的全局信息和极化特征对图像进行精确的分割。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