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特别是大面积房柱式采空区失稳诱发矿震或冲击气浪灾害一直缺乏有效的预测预防和控制。为了研究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的发生机理,进而达到预测预防和控制的目的,基于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引入灾变链式理论,研究了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中致灾环境、致灾因素、作用方式、承灾体4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链式效应结构模型和数学理论模型,获得了煤矿采空区基本失稳模式和链式类型,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地质及构造分布、采空区/煤柱尺寸与形态、采空区覆岩及围岩岩性、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上下及周围煤层开采情况、采空区类型及遗留时间、静载和动载等8个方面;通过研究致灾环境、致灾因素、作用方式、承灾体4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构建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链式效应结构模型和数学理论模型;煤矿采空区基本失稳模式和链式类型主要包括6种,即单一煤柱采空区失稳链、构造影响下采空区失稳链、含水采空区失稳链、开采扰动影响下采空区失稳链、静载影响下采空区失稳链、动载影响下采空区失稳链,每种灾害链的发生模式各有异同;案例表明,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大都为上述6种基本链式类型中2种或2种以上的复合类型。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后盆周山区泥石流活动进入活跃期,玄郎沟位于绵竹市西北山区,地质环境复杂,滑坡、崩塌强烈发育,大量边坡处于失稳或极限平衡状态,地震诱发的大量滑坡、崩塌堆积物淤积在沟谷河道内,加之沟内矿山开采、大量人类工程活动及强降雨作用,极易诱发泥石流灾害。通过实地调查,查明泥石流形成条件及特征;应用雨洪法对其在设计频率下的泥石流流量进行计算,并依据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计算结果对玄郎沟泥石流危险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玄郎沟泥石流危险度属于中度危险,50年一遇的泥石流峰值流量为173.943 m~3/s,百年一遇的泥石流峰值流量达到194.517 m~3/s,在强降雨作用下,易发生较大规模地质灾害,这一结果为玄郎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危害,特别是加剧原有泥石流沟的危害,安县高川乡塘坊沟泥石流为"5.12"引发加剧的泥石流沟之一,该滑坡在"5.12"地震后经历2008年"9.24"、2009年"7.17"及今年"8.23"均爆发泥石流,详细论述形成泥石流的物源条件、沟道条件、水源条件,分析研究泥石流沟道上、中、下游及支沟汇入主沟口等典型断面的过流特征,推算不同设计频率下泥石流的水文特征值,综合分析研究泥石流的暴发频率、活动规律,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与可能的危害程度,划定泥石流灾害的危险区范围,调查泥石流危害特征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为类似工程设计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某库坝区位于川滇山地,沟谷深切,坡面第四系松散物源丰富,暴雨集中,泥石流活动频繁。通过大量的遥感解译、现场地质调查等工作,在查明各泥石流沟基本参数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库坝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总结240条泥石流沟的发育分布规律,并通过对典型泥石流沟的现场试验、取样分析等研究工作,分析总结其活动特征及危害性。以上总结研究旨在提高对库坝区泥石流灾害特点的整体认识,并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每年因地震、暴雨、洪水、雷崩多种诱发机理引起的滑坡、崩塌、滑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早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为了预防和减轻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世界各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对诱发灾害机理研究、监测和预报,以及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整治。整治地质灾害技术是探矿工程单位极有开发前途的新领域,是钻、坑探技术的外延。  相似文献   

6.
王东昊  李文  张彬 《煤矿安全》2020,(3):188-193
针对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基于灾害类型及危害分析,从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的机理、评价方法和控制技术3个层面系统总结归纳了我国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防控技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煤矿采空区失稳诱发的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大面积采空区突然失稳诱发的矿震灾害、井下(顶板或覆岩、气浪等)冲击引起的设备损坏及作业人员危害;煤矿采空区失稳灾害中复杂致灾理论研究比如采空区失稳灾变链式机理、断链减灾的控制理论与方法、灾变期间的监测预警技术等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伊宁县是伊犁地区地质灾害相对发育的县,县域内以滑坡灾害为主且频发。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发育特征和致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伊宁县滑坡灾害以浅层牵引式土质滑坡为主,且规模多为小型。县域内黄土滑坡滑体物质主要以易滑的第四系黄土状粉土为主,坡度多发育在20°~40°之间,大于45°的滑坡主要为崩滑型浅层或表层滑坡;黄土阴坡面滑坡发育较多,在1630~2050m的圆顶低山区,大部分滑坡的滑体物质多以第四系残坡积物或松散堆积物为主,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8.
冯乃华 《采矿技术》2011,11(4):86-88
根据铜坑矿92号特大型多金属矿开采特点与环境条件,指出了可能诱发的局部地质灾害。针对地表沉降、塌陷、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隐患,提出了对策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发生于1983年5月兰溪市白坑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调查、访问,从地形条件、固体物源条件、降雨务件及滑坡-泥石流耦合作用关系等分析白坑村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白坑村泥石流易发程度、发生机率、活动规模、活动强度、溪沟堵塞程度、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泥石流活动危险性技术分析,判定该泥石流综合致灾能力强.经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谋道镇百丈沟内地质灾害频发,为了探讨沟内崩塌灾害成因,以铁铺崩塌为例,分析其斜坡的结构特征和崩塌危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认为长期降雨使卸荷裂隙逐渐加宽加深;岩性差异使得风化作用程度不同形成悬空面,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崩塌灾害发生。针对斜坡的破坏模式采取"清方+排水+嵌补加固"的治理方案,治理后此处再未发生崩滑事件。此研究对百丈沟及周边地区类似地质条件的崩塌危岩体灾害隐患点的减灾防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