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把攀枝花市作为山地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研究对象,选取1986—2016年城市用地与社会经济的面板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利用拓展指数、形状指数、集成度、空间效率等指标,对攀枝花市全面建设期和协调发展期的产业空间拓展和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明确攀枝花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时序特征,探究产业空间拓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关联机制,以期为攀枝花的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攀枝花的产业扩展和城市形态演变呈现出相同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调整是城市空间演变的直接动力,产业空间拓展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组团式演变,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提高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集约水平。未来攀枝花可通过优化产业承载空间,形成紧凑集约型和山水生态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提高城市的集聚能力和空间效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城市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空间尺度直接影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研究结果。以辽宁省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以及基尼系数等探讨辽宁省制造业在多个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从行政区的视角来看,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制造业分布的两个核心城市,东西两翼地区制造业产值相对较低,主要城市中心城区的周边地区是制造业企业分布集中的区域;从连续空间尺度的视角来看,随着研究空间尺度的增大,辽宁省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由多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心格局,其他部分地级城市仅在10~15 km的较小空间尺度下表现为制造业中心区;辽宁省制造业的空间差异程度与空间相关性的强弱表现出一定的尺度效应, 6~54 km尺度是研究辽宁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合适尺度,此空间尺度范围内辽宁省制造业均表现出极大的空间差异,以及一定程度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型矿区是指随着独立矿区快速发展,周边逐步形成服务矿区的城市功能区域,导致矿区被城市包围,形成具有经济和社会功能与城市紧密相关,矿城空间粘连发展特征的矿区。随着矿区资源逐渐枯竭,城市型矿区在转型发展中具有独特的靠近城区的区位优势,矿城"协同"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如何优化城市型矿区空间结构和功能组织,实现矿区与城区生产、生活、生态、区域交通等协同发展是一大研究关键。论文以抚顺西露天矿为例,基于调研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对西露天矿矿城空间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西露天矿矿城空间组织特征,通过构建西露天矿矿城空间结构协同、空间功能协同、空间发展目标协同、空间区域方面协同四大协同体系,系统化地提出了城市型矿区转型发展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4.
合肥与芜湖的城市功能研究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也就不同。本文首先运用节点分析法测算安徽省各中心城市近几年的城市中心职能强度,说明了合肥、芜湖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然后通过计算区位商分析合肥、芜湖两市各行业的比较优势,进而判断出不同的城市功能:合肥城市功能较为完善,第三产业优势明显,是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芜湖城市功能较为单一,制造业职能突出,是安徽主要工业中心之一;最后,针对两市如何强化完善城市功能、发挥更大带动作用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分析武汉市各类产业空间差异化的集聚性特征,划分武汉市产业圈层结构,为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武汉市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为基础,建立产业活动分类基准,采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核密度分析武汉市产业集聚特征,利用标准差椭圆测算产业的中心性和方向性,并以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划分武汉市的产业圈层结构。研究表明:1)武汉市农林业呈现出“两核多点”的集聚态势,采矿业在黄陂区和江夏区呈现出块状与多点集聚格局,而其他产业均呈现主城区核心集聚和乡村多点集聚特征,其中第三产业的次级中心围绕着新城发展。2)各类产业发展方向均为东北—西南方向,其中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主要是沿主城区长江沿岸向外扩展。3)武汉市产业发展具有典型圈层结构特征,外圈层以第一产业和采矿业为主,中间圈层以其他第二产业和部分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为主;而内圈层以医疗,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服务业为主。围绕“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应对武汉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态势,武汉市未来产业可依托陆港枢纽、空港枢纽和科技发展优势,引导产业向西北—东南方向集群式发展,而产业空间将仍是以高质量的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内圈层,以现代专类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集聚中圈层,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融合外圈层的“一核多点三圈”格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论文首先以京津冀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0年的数据样本,依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2011—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剖析了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先弱后强的态势,2011—2015年耦合协调度明显下降,2015年之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则明显回升,其中,耦合度持续上升,耦合情况向好及以上的城市占京津冀城市群中城市数量的84%以上;2)协调度时空格局基本未变,除北京协调度始终保持高位以外,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四个城市始终处于第二梯队;3)从高质量发展空间演变格局来看,北京、天津和廊坊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整体呈现出从中心向东南外围辐射,且从东南向东北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4)从空间相关性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质量在空间结构上存在正的全局自相关,发展质量较高的城市在地理上往往更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煤炭资源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煤炭城市的特性,从创新生物群落和创新环境群落两个方面构建了煤炭资源城市创新生态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模型测算了2015年—2019年山西省域内5座煤炭资源城市的创新生态健康度且进行了划分,之后运用M估计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不同类型的煤炭资源城市创新生态健康度对煤炭行业和煤炭装备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及煤炭企业的创新驱动效应。研究得出,5座煤炭资源城市分别为“创新多样型”、“创新专长型”和“创新追随型”,不同类型的煤炭资源城市对行业的协同集聚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多样型”城市中所发挥的技术创新有正向显著性。建议,推动煤炭资源城市向“创新平衡型”城市变迁,缩小城市之间的差距;提升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固推进煤炭行业和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协同集聚。  相似文献   

8.
宋敏  刘彬 《资源与产业》2022,24(5):90-97
湾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开放优势在带动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实现湾区制造业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引领湾区经济开放化和多元化的重要途径。采用区位熵方法测算了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集聚度,并通过SEM和SDM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明晰,产业集聚特征明显。2)粤港澳大湾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在邻接矩阵和经济地理矩阵下影响系数分别为0.213和0.121;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对本地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系数为0.063和0.316,促进了本地制造业发展;资本存量对周边地区制造业集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系数为0.918。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集群的优势,有利于为广东地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产业均衡化发展提供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及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本文以2010-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为研究样本,借助GMM估计模型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同时考虑影响因素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单一产业集聚会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2)协同集聚比单一产业集聚的促进效果更明显,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环境规制水平、利用外资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在不同集聚状态下对绿色发展效率形成差异影响;3)在协同集聚下,人力资本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后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效果更加突出。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典型城市群空间格局监测项目中,采用凸壳原理方法判断甘肃省14个城市空间扩展类型(填充、外延),并利用城区紧凑度变化监测数据对城区扩展类型判断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分析发现凸壳原理判识城区扩展类型方法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市南山区的社区为单元,以扩展演化的住宅用地为研究对象,引入土地承载力变化指数、土地利用强度变化指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指数与土地利用效益变化指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住宅用地扩展演化的空间质量进行评估,以揭示城市住宅用地的空间利用状况,为合理配置城市住宅用地以及提高住宅用地的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2009年至2012年期间,南山区住宅用地总体扩展演化速度较快,但扩展演化的空间质量不高,形成以“松坪山—安乐”为中心、“大学城—留仙”为次中心、质量值向外围逐级扩散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促进长三角经济增长,构建长三角“一核五圈四带”区域一体化网络空间格局有指导性作用。以长三角城市群KIBS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和2016年为时间截面,通过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模型构建长三角KIBS空间关联网络,并运用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等方法分析长三角KIBS发展水平差异和结构演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KIBS联系途径网络化,联系方向临近中心指向;产业集群尚未产生良好协同作用,但发展潜力突出;传统行政壁垒被打破,跨省合作越来越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长三角城市群KIBS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国土开发战略选择的重要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为例,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进行改进,构建符合当地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生态保护重要性总体不高,没有极重要区,重要区面积仅占3.93%,主要分布在新阳高速、大广高速两侧以及汝河、洪河等地;农业生产适宜性总体较高,适宜面积占80.67%,呈现“西部、北部、东部高,中部、西南部、东南部低”的分布特征;城镇建设适宜性总体较高,适宜面积占77.24%,呈现“中西部和镇区高,东西部边缘低”的分布特征。今后应按照“五带四片、一区多点”的国土开发战略布局,合理安排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的客观需要和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需求,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建设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层级。为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区域一体化及区域多层级协调发展,将流动的生产资源与城市空间结构相结合,基于人流、信息流、技术流、经济流四大流动资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点、线、面3个维度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圈内部呈现以成都、重庆为双核心的结构,区域间相互作用,城市中心性整体表现出内部优于外部的空间特征,核心城市对外围城市未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圈内城市链接多表现出高度不对称性,链接对称地区主要集中在成渝中轴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有待加强,经济圈外围城市与外界联系较少;区域内部小团体现象明显,团体间联系密度存在差异,整体来看城市集群格局尚未形成,跨省域、跨地区的联系不够,成渝双城经济圈主要是西侧地区围绕成都发展。最后,为构建成渝经济圈一体化及区域多层级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建议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构建多领域的跨区域共享协作通道;加强中部地区发展动力,提高外围城市的资源吸收能力;注重经济圈内城市交通建设及信息融合发展,突出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和外溢属性,促进城市间技术交流与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青海省西宁市中心城区为例,根据1999年、2003年、2009年3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信息,通过GIS技术分析10年间建设用地变化的动态信息,得到建设用地扩展侵占耕地、草地、其他用地的面积及空间分布,然后从人口变动、经济增长、政策制定3方面分析对西宁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产生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城市建设用地向外扩张的主要因素,政策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的推进,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问题近年来一直为社会各方所关注。本文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定量分析其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现状特点及其原因,为本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对侯马市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提出各区内土地利用方向、战略对策和管制措施,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改变了传统采用专题图叠加的形式,从土地利用的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和生态环境属性3方面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对多因素进行叠加分析,将全市划分为4个功能区。结果表明,应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使土地利用布局更加优化和合理,也为侯马市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