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着"智能建造"的时代迈进.然而,目前各类新兴技术仍局限于碎片化地解决特定工程问题,如何将其整合到高度集成的体系架构中以提高整体施工组织能力,进而推动建筑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精益建造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物理"融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李白玉 《市政技术》2024,(2):87-92+126
考虑到北京市石门路节点处发生严重交通拥堵时,路口排队车辆会蔓延至隧道洞口,大大增加隧道洞内外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因此,以交通流量采集作为检测手段,以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算法作为控制策略,信息通过传输、分析、反馈,利用信号控制机实现隧道外洞口交通信号灯合理配时,同时在隧道交通诱导及信息发布屏上及时显示并预警路况等信息。最终实现交通流的有效诱导以及隧道洞内外的智能交通协同管控,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历莉 《市政技术》2014,(4):98-102
城市道路隧道智能监控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信息系统,是构筑整个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置在中控室的中央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与其他如设备监控、火灾报警、闭路电视、有线广播、紧急电话等各子系统建立起快速响应、耦合密切的通信网络,并在相互交换、传递、处理和协调信息的过程中,实现隧道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王立山  陆士宏 《江苏建筑》2022,(S1):113-116
在现有隧道照明控制(含调光)系统基础上,增加照明灯具双色温控制功能,不仅能实现节能减排,还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实现灯具不同色温的混光调节,为隧道交通提供最佳的安全照明方式。  相似文献   

6.
水下隧道设计基准期一般为100年,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会遇到结构耐久性不足而导致的各种病害,危及隧道内行车安全,降低水下隧道使用寿命。随着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概念深入人心,以健康监测系统为基础进行水下隧道智能监测逐渐得到重视,成为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水下隧道健康监测技术收集了已有相关研究资料,对隧道健康监测基本概念和常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水下隧道健康监测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国内外典型水下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应用实例及部分实测结果,系统的论述了水下隧道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易凌云 《砖瓦》2021,(1):74-75
智能管理系统在桥梁隧道工程的日常管理以及健康检测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桥梁隧道工程的管理部门应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GIS等先进技术建立具有较高智能化水平的桥梁隧道管理系统,加强桥梁隧道健康状态数据库的构建,并通过系统的实时监测、检测评估、地理信息以及维修预算等各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对桥梁隧道工程的动态健康检测,以...  相似文献   

8.
水下悬浮隧道选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下悬浮隧道的各种类型,列出了锚索式水下悬浮隧道的锚索布索方式,并分别对水下悬浮隧道不同类型和锚索式水下悬浮隧道锚索的不同布索方式进行了对比,提出水下悬浮隧道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以琼州海峡为例,给出了该处水下悬浮隧道选型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
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到来为建筑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针对我国建筑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工业4.0背景下建筑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1438"战略框架,并详细阐述了该战略框架的概念内涵与实施策略,为我国制定建筑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梁艳  魏志华  唐春华 《暖通空调》2021,51(3):78-83,94
汕头苏埃隧道为特长水下盾构隧道,中部为盾构段,两端为明挖暗埋结构.充分利用盾构的圆形结构特点,对4种隧道通风方案进行了比选,确定明挖段设置射流风机+排出式通风井+盾构段设置土建排烟风道方案为推荐通风方案.结合方案的风塔位置、洞口污染物指标介绍了运营通风系统设计,指出运营通风方案与行车速度有直接关系,不能简单采用风塔+洞...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引入综合管廊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地下管网问题,近几年对综合管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国内外针对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运维管理技术体系。为此在广泛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综合管廊智能化运维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介绍了可视化运维管理、智能监控以及运维管理平台等相关技术的运用及研发现状,进而分析了相关技术的运用、研究方向。在关键技术综述的基础上,还对综合管廊智能化运维管理面临的数据及技术标准、统一管理平台以及安全管理等技术挑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指出智能化运维管理模式对综合管廊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大型隧道与综合管廊一体化设计,根据系统工程理念提出相应设计原则,并详细分析了各种市政管线纳入大型隧道的可行性、注意事项及保护措施等,得出电力、供水和通信管线可纳入隧道内敷设的结论。通过珠海市横琴新区马骝洲交通隧道新建工程和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环廊工程两个工程的示范应用,表明大型隧道与综合管廊一体化设计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大型隧道与综合管廊一体化设计整合了大型隧道与综合管廊各自的优势,可高效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是一种绿色的创新作法,极具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动量原理出发导出水底沉管隧道和盾构隧道的沉船荷载计算公式 ;以某河口附近可能沉船情况为例 ,计算沉管和盾构隧道的沉船荷载。  相似文献   

14.
以无锡太湖大道节点改造工程为背景,探讨了如何利用科学组织管理,实现地下通道饰面清水混凝土的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隧道位移智能化反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隧道工程的特点及位移反分析的必要性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隧道位移智能化反分析的特点、神经网络模型及输入输出参数。结合实例分析 ,证明了隧道位移智能化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信息化施工及岩石力学反问题研究具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长沙地铁4号线下穿2号线运营隧道MJS水平桩加固工程为背景,对MJS水平桩施工期间周围地层孔压、2号线隧道附加应力、竖向位移进行监测分析,获得MJS水平桩施工对周围地层及运营隧道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MJS水平桩在钻孔期间,对周边地层孔压及隧道受力变形基本无影响;喷浆期间周围地层孔压增量随距离增加线性减小,隧道附加应力和竖向位移有明显变化,最大分别达到1.8 MPa和5.42 mm,但管片受力变形均处于允许范围内。表明MJS桩施工期间,隧道处于安全状态,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化综合性金融园区建筑复杂、功能多样、智能化要求高等特点,本文对某个综合性园区的各类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水下隧道的历史、发展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其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指出了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同时阐明在水下明挖隧道防水工程中,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优选防水设计,系统进行防水施工。  相似文献   

19.
地下隧道结构防止混凝土开裂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介绍了南京玄武湖隧道结构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主要性能以及温度和应变施工测试结果等研究技术的攻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