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建筑业的能源效率差距及影响因素,在考虑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采用SBM模型,计算了我国2008~2017年各省建筑业能源效率.结果表明:在我国建筑业碳排放逐年增加的背景下,2008~2017年我国能源效率较低,仅为0.63且呈波动变化趋势,省际和区域间的能源效率差异明显.能源效率较高的省份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间能源效率差距不大且均低于东部地区.在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中,建筑业发展程度、产业集中度和能源结构对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5)
基于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出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和明显的空间集聚及溢出效应,说明城市化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相互学习和模仿行为;在纳入空间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化效率影响为正,政府的作用、非公有制占比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3.
曹泽  殷天赐  陈星星 《建筑经济》2020,41(12):26-30
基于2007~2018年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因素,建筑业技术进步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26%。(2)人力资本、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开放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起正向促进作用;而经济水平的溢出会抑制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相邻区域则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了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在空间层面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揭示了区域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碳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呈先下降后平稳趋势,并且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存在地区内趋同性和地区间的异质性;房屋建筑业占比、建筑业产业规模、地区经济水平、环境规制、建筑企业国有化率对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建筑业技术进步、地区经济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了促进建筑业碳排放有效减排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各地建筑业低碳高质量发展,力争早日达到国家碳中和总体目标,对2009~2018 年中国省域建筑业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在刻画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合理选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其分布特征及空间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部分影响因素除了影响本地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外,还会对邻近地区建筑业碳排放强度产生推动作用。据此,提出加强区域间建筑业碳减排协同治理及资源共享,加大低碳节能技术投入,促进周围高新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建筑业碳减排与促就业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6.
为了针对城镇化发展对建筑业制定行之有效的减排措施和政策,对我国 30 个省份进行建筑业碳排放量的测算,据此划分了高排放、中排放和低排放 3 个区域。以三大碳排放区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城镇化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以便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制定不同的措施来减少建筑业碳排放。通过 EKC 曲线模型确定了城镇化与对建筑业碳排放的相关性,将城镇化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建筑业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 4 个变量,并通过拓展的 STIRPAT 模型去分析各个变量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三大碳排放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与建筑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 4 个变量均对建筑业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建筑业空间布局的时空变化及建筑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2008-2012年,长江经济带建筑业呈现向中部集聚的态势;2013-2017年,集聚趋势放缓,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其中成渝地区最为显著;城镇化率、地方保护主义、市场需求、信息传输能力对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集聚的影响显著;区域内建筑业集聚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证明了地区间建筑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3)
对于FDI技术外溢的研究多基于行业维度,而基于空间维度的研究较少。利用空间Durbin模型,以我国2009年260个地区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FDI对农业TFP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的区域内溢出仅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率,FDI的区域间溢出对农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没有影响,总体来看,FDI对农业TFP没有显著作用。因此,盲目引入外资未必对东道国的农业发展有利,只有在地区间技术和发展水平相近的情况下,FDI才能有益于东道国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双碳”目标下我国建筑业实现脱碳减排的要求,利用STIRPAT模型建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时空异质性的角度考察我国30个省市的建筑业技术创新、所有制结构等变量对建筑业碳排放的时空交互作用及影响差异。研究发现:2011—2021年技术创新对中国30个省市建筑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呈先减后增的波动变化趋势,且从东三省向长三角一带转移。国有制主导的所有制结构对多数省份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由抑制逐渐转为促进。但建筑业企业国有制对新疆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呈逐年减小的正向趋势,建筑业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交流,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筑业减碳节能将对中国双碳目标战略实施产生重要作用。文章依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碳排放系数对1998-2019年间中国建筑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建筑业碳排放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和集聚分布特征,地理背景对建筑业碳排放水平转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发挥环境规制对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我国 2006~2019 年省际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根据环境规制特性划分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三类工具,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工具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各地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差异,命令控制型工具显著正向促进建筑业碳排放,市场激励型与公众参与型工具的影响作用尚不显著;地区具有调节作用,东部环境规制更易发挥“创新补偿”效应。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环境规制工具,推动建筑业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脱钩理论,建立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模型,揭示2001年~2012年建筑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明确其节能减排形势。从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菁  戴晓燕  郝良峰 《建筑经济》2021,42(3):96-100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外部效应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维空间权重下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溢出模型,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了负空间溢出效应,二者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应加快地区间城市群的建设,推进交通一体化,优化房地产开发资本结构实现房地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一直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而对建筑业碳排放进行全面测算及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筛选,方能系统地挖掘建筑业碳排放状况并提出针对的减排措施。从建材生产、新建建造、后期运行全过程建立了建筑业碳排放测算模型,并建立了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以2005~2017年中国建筑业相关数据(因最新能源数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近年来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特征、显著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并从各个过程以及各关键影响因素层面提出中国建筑业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翔实的统计数据,对2020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包括对建筑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从业人数与企业数量、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与产值利润率、签订合同总额与新签合同额、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与竣工面积、对外承包工程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2020年中国建筑业在建筑业总产值、新签合同额、跨省完成产值、从业人数与劳动生产率等4个方面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是上海大都市区未来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将有利于都市区联动发展和制度合作,对于上海和上海大都市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梳理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的发展历程,继而比较分析东京、纽约、伦敦、巴黎几大国际大都市区的空间发展特征.基于长三角区域空间范围和长三角城镇群空间范围的研究,提出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和层次划分,并提出了上海大都市区近期和远期空间发展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高校 《建筑节能》2016,(9):125-128
针对工业化建筑施工特点,从预制构件生产、运输、现场吊装3个方面对工业化建筑施工过程碳排放进行分析。根据上海市相关核查规定对工业化施工过程碳排放进行核查,指出了该项目在预制构件运输阶段碳排放占比较高,并对工业化建筑施工过程节能减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施工过程碳排放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碳排放的优化控制可带来较大的减排效应。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碳排放特性分析,构建了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施工碳排放计量模型和方法,选用某展馆钢结构桁架拼吊装工程进行实例分析,设计了 3 种施工方案情景,共 36 种机械配置方案,分别进行离散仿真模拟,从碳排放、成本、进度3 个目标分别进行了统计和情景对比分析,实现了施工碳排放的准确测评以及低碳约束下施工方案的优选,是对传统碳排放计量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