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研究区域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在兴旺铝矿基础地质成果基础上,根据技术思路研究了工程总体布置,主要包括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和复垦方向选择,最后研究了具体施工方法。兴旺铝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根据邓州市宏佳石料场石灰岩矿2019年度治理区采坑概况,治理区分为2块,按照CK1、CK2进行治理。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清理工程,坑底整平及边坡修整工程,覆渣、覆土工程,挡土墙,截、排水沟工程等防治技术,分析了露天采坑恢复治理主要设计工作量。该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泽州县天泰集团锦辰煤业有限公司矿区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区域内存在大量煤矸石松散堆放、地面塌陷、地裂缝、道路损毁等地质灾害现象,并对主要治理内容、治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最终提出煤矸石堆场治理方案和土地破坏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银泰铝土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矿层开采等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4个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矿活动对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严重,对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破坏影响程度严重,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银泰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关停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荆山北麓关停矿山地区地质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消除地质隐患,确保山体稳同绿化;防治地质灾害,改善地质环境;美化山体,实现生态恢复;促进周边土地开发等关停矿山地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詹慧宗 《现代矿业》2022,(5):188-191
针对高陡岩质开采创面由于质地不均一、坡度变化较大、稳定性差别较大等造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铜陵市义安区桃园硫铁矿废弃矿坑综合治理工程为例,进行了高陡岩质开采创面柔性生态棒生态治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生态棒修复技术在桃园硫铁矿废弃矿坑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减轻了水土流失,并形成了稳定健康的草、灌、乔、藤多层次植物群落,可为类似高陡岩质开采创面较大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恢复土地功能,以铝土矿为例,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分析了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设计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挖高填低、增加平台,植物工程以及砌体工程。研究使旱地得到恢复、产量增加,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另外,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其他增值效益,给矿山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桐柏县城郊乡方家寨片石厂大理岩矿为例,分析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研究区地质景观严重破坏,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采石均为露天开采,石沫乱放,滥采乱挖,造成了土地压占破坏、植被破坏、景观破坏等资源毁损严重。基于此,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矿区划分为采坑治理区,高陡边坡治理区、石沫渣土治理区,采坑治理区主要包括坑底平整、覆土和生物绿化,高陡边坡治理区主要考虑治理总体布局,并结合原始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整治,布置包括残山开挖与边坡整理、覆土绿化和砌筑挡土墙等,2处石沫渣土堆治理区主要采取清运进行整治,其中西南部渣土堆和南部边坡上的弃土可作为本次治理的覆土土源。研究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环境效益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存在因采煤塌陷造成的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破坏、地表土地与植被资源破坏以及因采矿活动造成的地表水与土壤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城市发展规划需求,通过对塌陷区进行土地复垦、塌陷区治理和水资源治理,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逐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露天矿山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得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设计的治理方案包括边坡修整工程、场地平整工程、工业场地整理工程、挡土保水岸墙工程、排水沟工程、垫渣和覆土工程、生物工程等。研究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和矿区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降低了矿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有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安远新龙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敏  彭红霞  刘凤梅 《金属矿山》2011,40(3):136-139
以江西安远县新龙稀土矿山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该矿山通过工程和生物手段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的过程,总结了该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面的经验,对进一步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一系列岩、水、土的环境地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即产生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给矿山城市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必须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特点,进而提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还没有本事业的术语,常用的术语都来自于相关专业,造成了术语的混乱,与概念体系不相对应,存在不规范、不标准等较多问题.所以,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很有必要.文章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术语概念体系,并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相关术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矿山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对矿山开发建设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一动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矿山工程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铜川市印台区三里洞煤矿矸石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出发点,结合国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的资料和三里洞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把废弃矿山加以综合利用并建成一个集市民娱乐、休闲与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矿山地质公园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六大重要内容即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流域和湿地生态修复、退化污染废弃地生态修复、海洋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与景观生态修复之一,是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及矿山生态修复的整合。准确划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单元(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作等方面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姬彩飞  叶建  许凯 《中州煤炭》2022,(2):109-113,120
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决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避免造成地质环境恶化、消除地质环境隐患,使已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基于矿产资源概况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得到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现状、恢复治理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以及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制定矿山开采准入条件、优化资源开采布局、实行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调控开采总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政策措施,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时对地质环境的源头保护作用。最后,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部署。研究能够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使矿山成为真正的绿色矿山,基本消除了由于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地质方面的影响,使周围的群众能够正常的生产、生活,对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是保证矿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煤炭技术》2019,(11):77-79
选取采空塌陷、地形地貌破坏及水土环境污染作为潘三矿矿区地质环境影响研究指标。通过分析煤矿生产建设活动对各研究指标的现状影响程度,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分区评价,得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7个,较严重区1个,一般区1个,进而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彦 《中州煤炭》2023,(4):142-147
为了有效改善治理区地质环境条件,使得治理区地形地貌景观得到恢复,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消除,分析了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治理区立面危岩体遍布,存在采坑4处,坑内存在积水,治理区内多处碎石堆积。基于此,针对4处采坑,采取坡顶设置护栏、立面危岩清理消除治理区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渣石回填等项目改善地质环境条件,并在治理区内整平覆土,恢复耕地。研究使得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明显改善,自然面貌将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20.
刘忠元  薛雷  管秀娟  宁睿 《现代矿业》2022,(8):235-237+255
针对废弃石英石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首先开展了现场调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再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了分区治理方案。采用“削坡减载+截排水沟+挂网客土喷播+场地平整+覆土植树撒播草籽复绿”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理,最终达到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提升植被覆盖度、改善矿山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