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N2,CH4作为反应气体,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进行碳氮膜的合成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微波功率、反应气压,在Si(111)和Si(100)基底上气相合成β-C3N4晶态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RM)下观察到生长在Si基底上的薄膜具有六角晶棒的密结构。EDX分析胡沉积条件的不同,六角晶棒中N/C在1.0~2.0之间。X射线衍射分析(XRD)发现薄膜中含有β-C3  相似文献   

2.
吴大维  何孟兵 《材料导报》1998,12(3):43-45,27
研究了生工在硅片,合金钢片上的氮化碳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XRD),实验结果表明在硅片上先生长Si3N4过渡层和对样品进行热处理,有利于β-C3N4晶体的生成,不同晶面的硅衬底,生长C3N4薄膜的晶面不同,合金钢片上C3N4薄膜,出现七个β-C3N4衍射峰和六个α-C3N4衍射峰,这些结果与β-C3N4和α-C3N4的晶面数据计算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用反应离化团束(RICB)法,以低分子量聚乙烯为蒸发材料,氨气为反应气体,在NaCl(100)和Si(100)衬底上淀积C-N薄膜,透射电子衍射(TEM)分析表明薄膜中含有β-C3N4晶粒,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红外吸收谱(IR)表明存在C,N原子的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4.
反应溅射Si-C-N薄膜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了SiCN薄膜,对薄膜的化学成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气体N2、Si、C三者之间形成了Si-C,Si-N和C-N键,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成分分析表明薄膜的化学计量式近似为SiCN。对比分析了反应应溅射制备SiCN、CNx、SiNy、SiCx薄膜的FTIR谱。  相似文献   

5.
PECVD法氮化硅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生长法,在单晶硅衬底上生长氮化硅薄膜,经X射线衍射测试发现,在晶向硅片上生长的氮化硅薄膜为晶向的外延生长膜。还用红外吸收我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我电子能谱测试了β-Si3N4的特性,讨论了它在微电子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硅粉在高压氮气中自蔓延燃烧合成氮化硅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Si粉在高压氮气中自蔓延燃烧合成(SHS)Si3N4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燃烧反应中Si以蒸汽形式与N2在Si3N4晶种表面反应,反应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动力学反应阶段:Si蒸汽不需经过扩散直接与N2进行反应,反应速度快;(2)扩散控制反应阶段:Si蒸汽经过N2气层扩散到Si3N4晶种表面与N2反应,反应受扩散控制,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7.
C3N4膜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用高纯氮气(99.999%)和甲烷(99.9%)作反应气体,在多晶铂(Pt)基片上沉积C3N4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薄膜形貌表明,薄膜由针状晶体组成。X射线能谱分析了这种晶态C-N膜的化学成分,对不同样品不同区域的分析结果表明,N/C比接近于4:3。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说明,该厝主要由α-C3N4和β-C3N4和β-C3N4组成。ano Inde  相似文献   

8.
利用离子束增强沉积工艺,在硅基片上制备Si3N4/Si多层红外干涉滤波薄膜。结构表明,N^+2+N+的辅助轰击对于合成接近化学配比的Si3N4薄膜起了关键作用。薄膜的折射率可达1.74-1.84。实验测得的多层滤波薄膜的红外反射谱与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9.
陈俊芳  丁振峰 《功能材料》1998,29(3):322-323
采用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ECR-PECVD)技术制备了Si3N4薄膜。利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Si3N4薄膜的表面微硬度。由摩擦测试机对SiN4薄膜的摩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i3N4薄膜的摩擦系数和单位时间的磨损量较小,该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划伤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吴大兴  周海 《真空》1992,(3):15-21,8
用不附加另外电源的DC-PCVD装置沉积Si3N4薄膜,,XRD TEM检查出这种Si3N4是非晶态、IR,AES验证这种薄膜的主要成分是Si3N4、TEM与OM研究 薄膜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1.
常压MOCVD制备MgO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建明  王弘 《功能材料》1996,27(4):342-346
本文首次报道用常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AP-MOCVD)在Si(100),SiO2/Si(100)和Pt/Si(100)衬底上外延高质量的MgO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与薄膜的取向性关系和MgO薄膜的潮解特性。高纯magnesiumacetylacetonate[bis(2,4-pentanetane-diono)magnesium][Mg(CH2COCH2COCH3)2]作为金属有机源,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RAY衍射实验显示,在较低的衬底温度(~480℃)下一次淀积成单晶膜。薄膜均匀,致密,结晶性和取向性很好,衬底温度(Ts)在400℃到680℃之间,在Si(100)衬底上生长的MgO薄膜都具有[100]取向,在Si(100)、SiO2/Si(100)和Pt/Si(100)衬底上生长的MgO薄膜也都具有[100]取向。  相似文献   

12.
用 B2H6和 SiH4作反应气体,通过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RF-PECVD)方法,在 Si(100)面上沉积生长BN薄膜,用S-52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薄膜进行观测,并用红外透射光谱测试分析了膜的成分。在室温、压力为 8 × 10-4 Pa条件下,对 BN薄膜的电流一电压特性进行测量,并得到了 Fowler-Nordheim特性曲线,BN膜的场发射开启电场为9 V/μm,在电场37.5 V/μm时,电流密度达到24.8 mA/c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使用高纯N2(99.999%)和CH4(99.9%)作反应气体,在多晶Pt(99.99%)基片上沉积C3N4薄膜。X射线能谱(EDX)分析结果表明N/C原子比为1.0~1.4,接近C3N4的化学比;X射线衍射谱(XRD)说明薄膜主要由β-和α-C3N4组成;X射线光电子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谱(FT-IR)和喇曼(Raman)谱说明在C3N4薄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1473~1972K温度范围内对激光合成的、平均粒径为30nm的非晶Si-N-C粉进行热处理(latm.N2,1h);研究了粉体的晶化及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非晶Si-N-C粉具有短程有序的亚稳结构,此亚稳结构在>1523K发生稳定团相分离,在1773K开始形成α-Si3N4;β-SiC,此时粒子间出现明显的表面扩散形成粒子簇;到1873K晶化加剧,α-Si3N4和β-SiC明显增多,并有少量的石墨碳形成。在1773~1873K,由固相分离形成α-Si3N4/β-SiC纳米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PECVD)中,使用高氢稀释硅烷(SiH4)加乙烯(C2H4)为反应气氛制备了纳米硅碳(nc-SiCx^2H)薄膜,随着(C2H4+SiH4)/H2(Xg)从5%时,由于H蚀刻效应的减弱,薄膜的晶态率从48%下降到8%,平均晶粒尺寸在3.5-10nm。当Xg≥6%时,生成薄膜为非晶硅碳(a-SiCx^2H)薄膜。nc-SiCx^2H薄膜的电学性质具有与薄膜的晶态率紧密相  相似文献   

16.
氮化碳薄膜的结构与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CVD)+负偏压热丝辅助方法直接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多晶C薄膜.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薄膜同时含有α-和β-C晶相以及未知结构,没有观测到石墨衍射峰.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到线度约2μm、横截面为六边形的β-C晶粒.纳米压痕法测得薄膜的硬度达72.66 GPa.  相似文献   

17.
於伟峰 《功能材料》1998,29(4):405-407
利用^4He-O共振散射测量了SiOxNy功能梯度薄膜中氧元素的深化度分布。测试样品由计算机控制的等离子增强化学汽相溶积方法制备,所用的反应气体是SiH4,N2O中NH3。  相似文献   

18.
SiO2—C—N2系统中气相对相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泰  徐洁 《无机材料学报》1995,10(3):326-330
研究了SiO2-C-N2系统中一定N2分压下,温度与O2、SiO、CO气体分压对相稳定性的影响,绘制了平衡状态下的相稳定性关系图,并以此指导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高纯Si3N4粉的工艺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生长法(PECVD),在单晶硅衬底上生长氮化硅薄膜,经X射线衍射测试发现,在(100)晶向硅片上生长的氮化硅薄膜为(101)晶向的外延生长膜。还用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了β-Si3N4的特性,讨论了它在微电子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用电镜对Si(001)基体上的Co薄膜的室温相和稳定性进行了观察,高分辨像和小角解理的电子衍射结果均表明:室温下,Co薄膜不发生反应,室温相为α-Co,没有硅化物形成,Co薄膜在经过300℃2h退火后,薄膜发生部分凝聚现象,凝固团由硅化物组成,300℃退火后薄膜由Co2Si和CoSi两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