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鹤壁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下水资源又面临着严重的浪费与污染问题。为实现鹤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需做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最大限度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率,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文章试分析当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做好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地下水资源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地区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造成了地面沉降、盐渍化、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介绍国外地下水资源立法情况,结合我国地下水资源立法现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地下水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地下水资源立法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地下水资源过量超采,水质污染问题严重,如何合理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依据驻马店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和保护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珠江流域片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开发利用地下水是解决未来经济发展用水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分析珠江片区地下水资源情况的基础上,梳理了现阶段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对合理开发和保护珠江片地下水资源、促进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地下水资源存在的超采和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生命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全社会已把地下水资源“超采”和“污染”置于环境保护的整体考量之中,时刻被人们所关注和拷问。究其原因,现行地下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技术推广不到位、政府对与地下水资源有关的水事活动的行政管理力度不够、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激励性和制约性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地下水资源保护不力的重要原因。为解决上述问题,从完善法律、技术、行政、经济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树红 《海河水利》2010,(4):8-8,30
地下水资源作为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其开发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由于降水减少、地下水超采、面源污染等原因影响,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是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唐山市地下水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地下水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产权制度,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是实现地下水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在分析我国地下水资源产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产权制度建设的有益做法,研究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地下水资源产权制度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8.
分析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加强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节约用水及水环境保护,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指出了其局部区域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污染等一些环境地质问题。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潜力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需要等,对全省地下水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以地下水功能区为研究单元,根据功能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考虑未来地下水资源利用需求,为加强地下水的开采控制管理,确定各功能区的控制开采量,提出了江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围绕西北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灌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及调蓄功能,重新审视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变化环境下西北灌区地下水循环与演化机制、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灌区地下水开采模式及机井合理布局、灌区地下水管理机制4个方面归纳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针对西北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解决淤泥质基础大荷载下的稳定问题,出现了一种适合淤泥质滩地建筑的新桩型-夯扩桩.文中对夯扩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设计和计算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夯扩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据2005年完成的《绥宁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资料表明: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0690人。该县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后,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做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2004年以来,共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4处,解决3.3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141.245万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汶河河流污染严重,不仅污染了东平湖,不 危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鉴于大汶河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原因,应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等多项措施,恢复大汶河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与植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植被破坏对水土保持的危害,详细论述了水土保持与植被的内在关系,认为植被不仅具有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是土水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张家口、承德地区风沙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区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风沙治理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沙尘暴的形成、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严格执法等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荒漠化的措施,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