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广泛用于橡胶、涂料、催化等领域。其液相法制备技术具有产物粒径及形貌易控制、经济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重点综述了包括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在内的纳米氧化锌液相法制备技术,阐释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关键影响因素,强调了过程强化技术在制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介绍了“气泡液膜法”的新思路,其特征在于通过表面活性剂与反应液、空气的快速混合,形成具有高堆密度微气泡的纳米反应环境,成核晶体在气泡间10~100 nm的液膜内限域生长,通过控制气泡间液膜厚度调控纳米粒子大小,所得产物粒径均一、不易团聚,有望实现低成本纳米氧化锌的连续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张慧勇 《河南化工》2014,31(12):37-39
为了探索绿色、无污染的微乳法合成途径,采用水包油微乳法制备了氧化铝纳米粒子。Tween-80和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用超纯水来代替反相微乳液中大量的有机相,既经济又环保。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水包油微乳液制备的氧化铝纳米粒子粒径小、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钠和氯化钡的W/O型微乳液反应制备纳米硫酸钡为实验体系,利用微乳液中各组分沸点的差异,提出了利用蒸馏法破坏微乳液,实现纳米颗粒与微乳液体系的分离以及微乳液循环利用的新工艺。研究了破乳时蒸馏温度、循环使用时体系中的盐浓度、含水量等因素对纳米颗粒品质的影响,比较了蒸馏法破乳和加高浓度盐、升高温度等方法破乳对纳米颗粒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蒸馏温度升高不会导致纳米颗粒的团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粒径从第一次制备的14nm增加到第五次制备的25nm,但单分散性和分布仍然良好;体系中水含量过大,制备出的纳米颗粒粒径不均一;此外蒸馏法破乳回收纳米颗粒的收率可以达到82%,高于加盐破乳和升温破乳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纳米氧化锌的功能和用途不同,因而需要制备出不同平均粒径的纳米氧化锌。论文以六水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研究了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平均粒径纳米氧化锌的工艺条件,讨论了工艺条件对其粒径和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的前驱体为Zn5(OH)6(CO3)2;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为六方晶系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20~50nm;纳米氧化锌的产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配比(n尿素/nZn2+)的增大而增大;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平均粒径随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温度和煅烧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传统的直接沉淀法进行了改进 ,对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投料方式及洗涤条件等多种因素对产物纳米氧化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改进的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能够得到六方晶系、球形 ,粒径约为 15~ 2 5nm的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6.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崔若梅  张文礼 《化学世界》1999,40(12):630-632,633
选择不同的微乳液体系及适宜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不同的纳米氧化锌,并进行了性质表征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晖  戴伟  傅吉全 《化工进展》2008,27(4):499-502
介绍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工艺过程,阐述了微乳液法制备负载型纳米催化剂、无载体型纳米催化剂、分子筛及载体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影响催化剂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评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程度月桂酸表面改性氧化锌纳米颗粒的Pickering乳化性能。通过调节月桂酸用量来改变氧化锌纳米颗粒表面亲疏水性(接触角θ),并探讨了不同接触角氧化锌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乳滴粒径、相转变及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部分亲水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稳定(三相接触角40°~60°)的O/W型乳液具有最小的液滴尺寸和最优的稳定性。在最优条件下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表面负载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有机硅弹性微球,粒径为5~20μm。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ZnO粒子,探讨了影响纳米ZnO粒子生成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之比为3:1、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3 h.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纳米ZnO粒子粒径为20nm左右,形貌为球型或类球型.  相似文献   

10.
纳米镍粉及其连续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纳米镍粉的几类较成熟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提出了先用微乳液—模板法制备前躯体的连续化生产工艺,再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获得纳米镍粉。考察了超声波温度、频率和功率以及溶剂浓度和液体滴速对产物粒径、产量的影响,最终可得到平均粒径50nm左右的纳米镍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