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新建2.2 Mt/a连续液相柴油加氢装置生产国Ⅳ车用柴油的运行情况。装置运行27个月能够稳定生产国Ⅳ车用柴油,降低装置负荷后可生产国Ⅴ车用柴油。运行结果表明:1反应比较缓和,由于循环油的作用,最快提温速率为6℃/h,不存在飞温的问题;2该技术液相物料是连续相,在高效反应器内构件的共同作用下,床层径向温差最大不超过1.5℃,催化剂的平均提温速率为0.5℃/月,按目前原料硫质量分数为0.31%预测,RS-2000催化剂第一周期可以累计运行55个月;3生产国Ⅳ车用柴油时装置能耗为195.86 MJ/t,低于传统的滴流床加氢的能耗。另外对循环比的选择和分馏塔单塔流程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建议适当放宽进料泵的设计温度,增大反应加热炉的热负荷,并在现有分馏塔上游增设汽提塔确保产品柴油腐蚀合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简称安庆分公司)为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RLG技术及其专用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催化剂,新建了一套1.0 Mt/a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转化装置(简称RLG装置)。该装置已平稳运行18个月,装置长周期生产运行及工业技术标定结果表明,RLG装置以100%劣质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收率为45%~60%、RON为90~95、硫质量分数小于2 μg/g,柴油产品十六烷指数提高12~14个单位、硫质量分数小于5 μg/g,实现了催化裂化柴油高效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汽油和柴油产品性质好,气体产率低。RLG装置投产后,安庆分公司的柴汽比由1.03下降至0.74,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延迟焦化装置的特点,分析了影响该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因素,总结出优化原料流程,改善性质、减缓加热炉结焦、定期对焦炭塔油气管线和各类过滤器清焦等一系列措施,达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5.0 Mt/a凝析油加氢装置通过全馏分加氢脱硫、脱氮和物理分离的方法连续稳定地生产出精制石脑油和低硫柴油产品。长周期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催化剂HR-608,通过对不同凝析油进行试验,全馏分凝析油加氢后可以生产符合重整装置进料要求的精制石脑油和低硫国Ⅵ柴油组分,精制石脑油能保证重整装置稳定运行。由此可见,通过对凝析油加氢装置生产工艺条件的优化,可以实现有效降低凝析油中的硫、氮含量,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3.0μg/g的精制凝析油产品,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凝析油加氢过程放热量低,燃料气和高压蒸汽消耗在装置总能耗中占比较高,通过优化加热炉对流段取热量、排烟温度、加热炉氧含量及汽提塔塔底温度和回流量等参数,达到提高加热炉效率和降低高压蒸汽消耗的目的,从而降低装置能耗。  相似文献   

5.
针对柴油加氢装置生产国Ⅴ和国Ⅵ柴油时催化剂失活速率显著高于生产国Ⅳ柴油及装置运行周期受限的问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系统研究了原料油干点、氮含量及二次加工柴油比例等对柴油超深度脱硫的影响,并对柴油原料的干点、二次加工柴油比例的控制及提高装置稳定运行的催化剂选择等提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要延长柴油加...  相似文献   

6.
针对沿江炼油厂渣油加氢装置原料硫含量低、氮含量较高、金属Ni?V比高以及金属Fe和Ca含量高等特点,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增设原油预脱钙措施,开发容垢能力更高的保护剂和残炭前身物加氢转化能力更强的催化剂,开发有针对性的催化剂级配技术,开发高效的反应物流分配技术,在部分炼油厂实施RICP工艺。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集成技术可充分发挥保护反应器的容垢能力和整体催化剂的活性,有利于沿江炼油厂渣油加氢装置的长周期运转。  相似文献   

7.
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一套0.60 Mt/a柴油液相加氢装置,以常一线油、常二线油、常三线油和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生产国Ⅴ标准柴油。该装置于2017年1月首次开工产出合格产品,运行至今,总体运行平稳。由于原料油的变化,装置按照6种工况随时切换,造成装置能耗较高。针对液相加氢装置的不同加工工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为同类型装置的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了一套0.60 Mt/a柴油液相加氢装置,以常一线油、常二线油、常三线油和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生产国Ⅴ标准柴油。该装置于2017年1月首次开工产出合格产品,运行至今,总体运行平稳。由于原料油的变化,装置按照6种工况随时切换,造成装置能耗较高。针对液相加氢装置的不同加工工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为同类型装置的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某石化公司2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于2009年6月份投产,工艺采用单反应器,反应部分采用炉前混氢、热高分和单分馏塔流程;伴随国家环保排放要求和化工原料缺口的需要,对柴油加氢装置进行质量升级和多产石脑油操作灵活性改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通过采用新型的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体系,一方面对渣油加氢系列催化剂的保护剂、脱金属催化剂、脱硫催化剂以及脱氮催化剂进行级配优化调整,另一方面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对装置各反应器的金属容量进行级配设计,使得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0 Mt/a渣油加氢装置的金属总容积量达到200 t,与对比周期相比提高17%,运行周期延长22%。该装置的实际应用中,加氢常渣硫含量、残炭值和金属含量各项产品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实现装置运行550 d的目标。工业运行结果表明,各个反应器压力降稳定,容金属量明显提升,优化措施为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文中分析了反应器内构件、床层压降、铵盐结晶、设备与管线腐蚀及造成催化剂快速失活等因素对生产国V柴油加氢装置长周期运转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工艺管理规范化、设备维护与腐蚀防护常态化,原料管理科学化的保障措施,建议加快开发高性能加氢催化剂与反应器内构件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2.0 Mt/a重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研发的RHT技术,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设计,目前已运行至第5个周期,均采用石科院开发的RHT系列渣油加氢催化剂。装置运行结果表明:RHT催化剂的脱硫、脱氮和降残炭等性能均能满足要求;在降低催化剂堆密度的前提下,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为了延长重油加氢装置生产运行周期,采取多项措施进行生产优化,以延缓反应器压降上升速率,充分利用催化剂性能,确保装置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3.0Mt/a柴油加氢装置为适应生产国Ⅴ排放标准柴油需要,结合公司加氢精制原料分配情况和柴油生产现状进行了装置改造。改造后,装置满负荷(285t/h)生产标定结果表明:以56.14%直馏柴油、35.09%焦化汽柴油及8.77%催化裂化柴油组成的混合原料,在体积空速1.05h~(-1)、高压分离器压力6.51 MPa、氢油体积比540、原反应器(R1101)入口温度315℃、R1101床层平均温度353℃、第二反应器(R1102)入口温度346℃、R1102床层平均温度348℃的操作条件下,精制柴油硫质量分数达到8μg/g以下,十六烷值提高7.7个单位,达到51.9,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国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100万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产品升级后的运行及标定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精制催化剂FF-36、裂化催化剂FC-50以及FZC系列的加氢保护剂后,装置在较高的负荷及较低的反应温度下,柴油产品的硫及氮含量均低于10μg/g,脱硫率和脱氮率均高于99%,十六烷值增幅约为14个单位,柴油产品质量达到了国Ⅴ标准的要求;液相总收率大于98%,装置能耗(以标准油计)为17.98 kg/t。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加工高氯煤油对煤油加氢精制装置带来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选择合理的注水方案及设备检修方案,解决了因加工高氯煤油对装置造成的铵盐结晶堵塞、设备腐蚀等问题,保证了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能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石化分公司投资500余万元,对30万t/a柴油加氢装置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及操作优化。主要技术改造措施包括更换高效催化剂、回收利用低温热、循环利用除盐水等。改造后,柴油加氢装置的能耗[m(标准油)/m(柴油)]由20.37kg/t下降至16.70kg/t,并针对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渣油加氢和加氢裂化两套高压加氢装置反应进料泵—液力透平泵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节能效果,对在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了查找、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方法及后续改进建议,经过改造措施的落实和实际生产运行的考验,反应进料泵—液力透平泵组达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花伟洋 《石化技术》2020,(4):272-273
介绍了柴油加氢国Ⅵ柴油质量升级概况,分析了质量升级后,装置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相关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方法和改进措施,确保柴油加氢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