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海油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精制和糠醛精制组合工艺生产高芳碳原子数(C_A)的环保橡胶油。结果表明:通过高压加氢工艺可直接生产C_A为12.0%左右的环保橡胶油;高压加氢精制与糠醛精制组合工艺可生产出C_A达27.2%的环保橡胶油,且产品收率为31.0%,副产的抽余油可以作为普通橡胶油直接投放市场,也可以作为SBS橡胶填充油、食品级白油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春风油田的重质馏分油、轻脱油为原料,进行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其重质减三线馏分油经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后可以得到变压器油、环烷基橡胶油产品,但其重质润滑油没有合适的产品方向;以轻脱油为原料经三段高压加氢后可以生产150BS光亮油产品。可以考虑将重质减三线馏分油调入脱油沥青中生产道路沥青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选用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制备的Mo-Ni金属催化剂(简称催化剂A)和W-Ni金属催化剂(简称催化剂B)对绥中36-1馏分油(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L常二线、ZL减三线馏分油和中海油青岛研究中心生产的QD减三线馏分油)进行加氢脱酸研究,考察了2种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加氢脱酸性能,并优选出不同油品加氢生成油酸值小于0.05 mg/g的最佳反应温度。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3.0 MPa,体积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400∶1的条件下,以ZL常二线馏分油为原料时,反应温度以270℃较佳;以ZL减三线或QD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时,反应温度以295℃较佳;催化剂B比催化剂A具有更高的加氢脱酸活性、选择性脱多环芳烃活性;催化剂B运行2 000 h后保持较好的活性,加氢生成油酸值为0.030~0.040 mg/g,满足酸值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中海油环烷基重质馏分油的利用问题。方法以环烷基原油减四线馏分油和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丙烷对两种原料混合后的油品进行溶剂脱沥青试验。结果当减四线馏分油与减压渣油混合油质量比为45∶55时,得到的减四线轻脱油质量较好且收率较高,并以此比例实现了工业运行。当以工业生产的减四线轻脱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工艺或糠醛精制工艺可以生产C A值为12%以上的环保橡胶增塑剂时,采用加氢工艺整体经济性更好;采用两段糠醛萃取工艺可以生产高C A值达25%以上的环保橡胶增塑剂,其目的产品收率为22%左右。结论采用丙烷脱沥青后,可以实现环烷基重质馏分油和减压渣油理想组分的交换,有利于重质馏分油的高价值利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海油环烷基常二线和减一线馏分油的混合油为原料,采用中压加氢工艺(加氢处理-加氢补充精制)制备变压器油基础油,加入已开发的添加剂复配体系,调合成品变压器油。结果表明,在加氢处理反应温度为基准+5℃,加氢补充精制反应温度为基准温度条件下,变压器油基础油收率90.2%,轻柴油收率9.0%,石脑油收率1.4%,氢耗1.38%,气体损失0.78%;通过中压加氢工艺生产调合的变压器油成品性能满足GB 2536-2011标准要求,相比直接销售常二线和减一线馏分油,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高压加氢所产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光热安定性差的问题,从润滑油基础的氧化机理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光热安定性的因素,认为氮化物和芳烃的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并以绥中SZ 36-1原油的减二线、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脱蜡-加氢后精制两段串联全加氢工艺,对装置进行了提高后精制温度以改善基础油安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后精制温度的提高能有效改善基础油N4006的光热安定性,但对基础油N4010无显著影响;温度的提高不影响基础油的收率。  相似文献   

7.
以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精密分馏工艺分别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三段高压加氢深度及精密分馏切割温度,可以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橡胶增塑剂、变压器油和轻质白油基础油产品,并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品分布,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以辽河油田开采的环烷基混合减3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某公司提供的加氢催化剂,在高压加氢装置上采用全氢法进行试验,验证该工艺能否生产出满足国家标准的润滑油基础油,并考察不同工艺操作参数对油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氢法高压加氢装置合适的工艺条件为反应压力15.0 MPa,加氢处理体积空速0.3 h-1、氢油体积比1000:1、温度378℃;异构脱蜡的体积空速0.8 h-1、氢油体积比800:1、温度300~340℃;补充精制的体积空速0.4 h-1、氢油体积比800:1、温度230~250℃.在上述条件下得到的润滑油基础油满足国家标准,因此环烷基油混合减3线馏分油可以用来生产冷冻机油、变压器油、橡胶油等润滑油.  相似文献   

9.
以中海油高芳烃含量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进行橡胶增塑剂生产方案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中压加氢和糠醛抽提组合工艺可以生产CA为12.9%的芳烃橡胶增塑剂产品;采用单段高压加氢处理工艺可以生产CA为13.4%的芳烃橡胶增塑剂产品,副产品为轻质燃料;采用高压加氢和糠醛抽提组合工艺可以生产CA为18.2%的芳烃橡胶增塑剂产品,副产的抽余油采用高压加氢降凝工艺可以生产CN为40%以上的环烷基橡胶增塑剂产品;采用三段高压加氢组合工艺技术可以生产CN为40%以上环烷基橡胶增塑剂产品。根据4种工艺技术评价的结果,推荐高压加氢处理+糠醛抽提、抽余油三段串联高压加氢组合工艺为较优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0.
以克拉玛依环烷基原油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国产加氢精制、临氢降凝催化剂,在100 mL小型加氢实验装置上,经过工艺条件的优化,评选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研制出可满足56号冷冻机油产品要求的基础油,通过加入适宜的添加剂配方,可生产出市场需求的56号冷冻机油产品。  相似文献   

11.
杨秋新  焦丽菲 《润滑油》2006,21(3):16-20
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一厂新区以沈阳、大庆混合原油的减二、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甲苯、甲乙酮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工艺生产HVI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经验。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完善此类工艺的一系列建议。生产HVI200基础油,要求蒸馏减二线润滑油馏分粘度不大于4.75 mm2/s,脱蜡油粘度不大于56 mm2/s。为保证HVI200基础油粘度指数合格,要降低减二线馏分中多环环烷烃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高硫环烷基原油的减二线馏分油(高硫环烷基蜡油)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处理、临氢降凝、补充精制催化剂,通过高压加氢工艺进行生产橡胶增塑剂A1004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可以得到符合GB/T 33322—2016指标要求的芳香基橡胶增塑剂A1004,收率约82%,芳碳率为11.2%。  相似文献   

13.
模拟工业装置白油产品受热条件,在200mL高压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上,在惰性条件下对不同食品级白油产品进行高温加热试验,考察不同受热温度及时间对食品级白油产品的紫外吸光度和易碳化物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热温度对食品级白油产品的紫外吸光度及易碳化物分析结果都有影响,随着受热温度的升高,紫外吸光度增大,易碳化物分析的结果恶化,但两者变化的幅度有所差异,对易碳化物分析结果的影响更显著;不同白油产品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在受热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受热时间的增加,白油产品的紫外吸光度也增加。  相似文献   

14.
全氢法生产中高粘度食品级白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高压加氢基础油,选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LF-10贵金属催化剂,可以生产出易碳化物、紫外吸光度等关键指标满足GB4853-94食品级白油要求的中高粘度食品级白油。  相似文献   

15.
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以绥中SZ36-1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装置生产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包括U30变压器油、N4010橡胶增塑剂等。针对该装置生产环烷基基础油的收率标定结果比设计值低的问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相应采取提高原料油中润滑油组分比例、增大空速、降低脱蜡反应深度、控制产品指标等措施来提高环烷基基础油收率。结果显示:环烷基基础油的平均收率由改进前的83.67%提高至86.50%,提高2.83百分点;收率最高可达89%。  相似文献   

16.
刘海龙 《高桥石化》2007,22(5):15-18
目前润滑油加氢装置加工的原料为减二线、减三线及减四线蜡油,减五线蜡油曾经生产过,但由于原料中的多环重芳烃等非理想组分含量较多,增加了润滑油加氢装置的反应苛刻度,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为此,准备将减五线蜡油先通过酚精制去除里面的非理想组分,再作为润滑油加氢装置的原料,据此进行了本次工业试验。  相似文献   

17.
以环烷基SZ36-1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加氢脱酸-溶剂精制-白土精制组合工艺,制备橡胶增塑剂A0709,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SZ36-1减二线馏分油通过该组合工艺制备的橡胶增塑剂A0709,产品收率达到74.1%,芳碳率(CA值)达11.2%,满足GB/T 33322-2016《橡胶增塑剂 芳香基矿物油》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以异构脱蜡为核心的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其配套的加氢组合工艺生产高黏度就及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加氢组合工艺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高黏度(100 ℃运动黏度在8 mm2/s以上)及高黏度指数(大于110)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9.
中海油某环烷基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以绥中36-1原油的减二线、减三线馏分油作为原料,生产变压器油、橡胶增塑剂等高附加值产品。从催化剂性能、产品收率与品质、氢耗和能耗等方面对装置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装置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加氢脱金属反应温度为330~343℃,加氢处理反应温度为345~375℃,临氢降凝反应温度为335~365℃,基本处于设计初期水平,催化剂的失活速率除加氢后精制偶尔略超预期值外,其他两个反应器均在预期范围内;原料氮质量分数由1 137μg/g降低至2μg/g,脱氮率在99.8%以上,说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氮活性;由于原料性质与设计值存在偏差及装置低负荷等问题,基础油收率和装置氢耗不及预期要求;基础油产品除光、热安定性外均满足指标要求;装置能耗满足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填补国内高黏度食品级白油空缺,以重质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四段高压加氢工艺研发生产了4号高黏度食品级白油,产品蒸发损失小、碳型结构和黏度适宜、光和热稳定性优异,可满足GB1886.215—2016标准要求,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介绍,与国外标准和同类产品进行了性能比较,并对在聚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