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在役长输油气管道由于其结构特点或者敷设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施内检测,非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可全面有效地检测与评估高风险区域管段的应力集中、腐蚀、缺陷等现状。在简要介绍了非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工具、条件及遵循的标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检测技术在具体管道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工程概况、使用KMD-01M非接触磁力检测仪实施检测的过程、检测数据分析及结果、现场开挖验证等内容。实践证明,该检测技术在操作风险低、不影响管道本质安全的情况下,管道磁异常缺陷段检出率达到90%以上,磁异常缺陷定位准确度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2.
非接触式磁力扫描技术通过检测管道磁场强度的变化而识别异常应力,无需接触管道就可以确定管道上存在的缺陷,具有很好的管道完整性检测能力。介绍了检测设备的特点以及对管体内外腐蚀、疑似裂纹、应力变形等缺陷的检测。对某条重质原油联络管道进行非接触式磁力扫描应用,检测结果表明,该技术检测结果的缺陷分级准确度达8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内检测的不足,在埋地管道腐蚀检测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由腐蚀引发的安全及环保风险较高、后果严重,为了提高腐蚀风险预警能力,利用管道本体缺陷地球磁场畸变原理,引进操作简便、效率高、费用低的非开挖磁记忆检测技术,并针对高风险管道开展现场检测,结合管道工况、实际敷设海拔高程变化、风险参数计算,进行腐蚀风险评级及缺陷定位,现场开挖检测及断管验证与非开挖检测结果吻合。非开挖磁记忆检测技术解决了常规检测技术开挖工作量大、费用高及检测不全面的问题,检测效率提高5倍,检测成本降低50%,通过对缺陷提前治理,节约了穿孔形成的治污费及油气损失,该技术在精准防腐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管道内检测技术是将各种无损检测(NDT)设备加在清管器(PIG)上,将原来用作清扫的非智能型清管器改为有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等功能的智能型管道缺陷检测器(SMART PIG),通过清管器在管道内的运动,达到检测管道缺陷的目的.本次内检测对管道进行在线无损检测,确定出管道缺陷位置,金属损失面积、方位、深度等信息,结合检测报告,研究制定中洛线管道缺陷点维修方案,对具有典型性的管道缺陷,进行开挖验证.中洛线现场开挖首次用GPS定位设备,定位精度为30 cm以内.通过开挖情况可以看出,与分析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5.
管道运输是我国陆上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随着管道建设规模的不断增长,压力管道安全事故频发,加强对压力管道安全性能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简要介绍了PMT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点、管道缺陷危险评估方法;阐述了PMT技术在南堡油田管道隐患检测中的应用案例,在对不同规格的油气管道进行PMT检测后,进行现场开挖,利用超声C扫描检测技术对其中11个异常点进行了检测,验证了PMT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填补国内利用外检测方法对埋地钢质管道金属损失缺陷实施可靠检测的技术空白,开展了基于多频电磁的埋地钢质管道金属损失缺陷外检测方法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频率交变电流流经管道内、外壁缺陷时电流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由内、外壁缺陷导致的管道周围磁场变化,并通过实验对该检测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在埋地钢质管道两端施加含有多个频率的交变电流,当交变电流流经含金属损失缺陷的管段时,交变电流的流动将会发生异常,管道内壁缺陷与外壁缺陷对交变电流流动产生异常的频率存在差异;不同金属损失缺陷深度导致不同频率电流产生的异常程度也存在差异; 2)当流经含缺陷管段的交变电流发生变化时,管道周围相应频率的交变磁场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分析管道周围不同频率磁场信号变化特征可实现对金属损失缺陷的识别及量化; 3)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采用多频电磁方法可以实现对埋地钢质管道金属损失缺陷的非开挖检测。研究为开发基于多频电磁技术的埋地钢质管道金属损失缺陷非开挖检测设备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是通过测量管道应力异常引起的附加磁场变化来识别管道本体损伤和缺陷,能够实现管体缺陷非开挖全面检测,对于无法进行内检测管道的安全检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青海油田集输管道地处荒漠戈壁环境,管道周围磁场干扰相对较少,是应用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的有利区域。管道磁应力检测应用及验证结果表明:当管道本体缺陷损伤程度较小时,磁应力检测结果准确率可达90%以上;当管道整体腐蚀较严重,存在泄漏点或非常严重缺陷时,磁应力检测会低估其严重程度,导致严重壁厚损失缺陷无法检出或检测结果不准确,应论证后使用。  相似文献   

8.
长输管道防腐层老化和腐蚀缺陷会对管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管道外检测可及时发现防腐层缺陷,指导管道修复工作。管道外检测项目包括腐蚀缺陷、防腐层完整性和阴极保护系统状况,文章介绍了较为成熟、先进的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包括标准管-地电位测试技术、皮尔逊检测技术、多频管中电流测试技术、直流电位梯度法、密间隔电位测试技术等,此外还包括新兴的非开挖检测技术。总结了外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工程的应用情况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管道外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建管道施工中防腐层的破损、在役管道的腐蚀缺陷,都会对管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管道外检测可及时发现防腐层缺陷,指导管道的修复、维护工作。针对管道防腐层外检测技术,重点阐述了长输管道外检测的工作内容,论述了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包括标准管-地电位测试技术、皮尔逊检测技术、多频管中电流测试技术、直流电位梯度法、密间隔电位测试技术等,此外还包括非开挖检测技术。结合国内管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管道外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新建管道施工中防腐层破损,以及在役管道腐蚀缺陷,都会对管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管道外检测可及时发现防腐层缺陷,指导管道修复维护工作。阐述了长输管道外检测的工作内容,重点针对管道防腐层外检测技术,介绍了较为成熟、先进的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皮尔逊检测技术、多频管中电流测试技术、直流电位梯度法、包括标准管-地电位测试技术、密间隔电位测试技术等,此外还包括了管道交直流干扰检测技术,非开挖检测技术。系统总结了外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工程的应用情况和实践经验,并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管道外检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阐述了油气管道的内外腐蚀检测技术。对某油田油气管道站场内的架空管道开展了常规检测及新技术的综合检测评价。对于埋地管道,分别从腐蚀环境、腐蚀防护系统非开挖检测、开挖直接检测进行外部腐蚀评价。依据输送介质、工况及管道分布进行流场分析及开挖直接检测对内腐蚀危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漏磁检测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简要发展历程并利用漏磁检测技术对珠三角成品油管道惠州—妈湾段进行了检测,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又选择部分数据进行了开挖论证,表明该技术检测的可靠性较高,对缺陷的危害程度可进行量化,效率高,无污染,可实现自动化。对检测出的较大腐蚀问题做了外界因素分析和杂散电流检测,表明与管道交叉在管道下方通过的4条地铁散发的杂散电流引起了电化学腐蚀,为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修补措施,为成品油管道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新建管道施工中防腐层破损,以及在役管道腐蚀缺陷,都会对管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管道外检测可及时发现防腐层缺陷,指导管道修复维护工作。阐述了长输管道外检测的工作内容,重点针对管道防腐层外检测技术,介绍了较为成熟、先进的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包括标准管-地电位测试技术、皮尔逊检测技术、多频管中电流测试技术、直流电位梯度法、密间隔电位测试技术等,此外还包括了新兴的非开挖检测技术。系统总结了外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工程的应用情况和实践经验,并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管道外检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埋地金属管道检测中,非开挖状态下如何检测应力集中区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金属磁记忆技术可以检测地磁场作用下的埋地金属管道应力集中区,通过分析检测到的管道表面磁场法向分量及其梯度值可确定应力集中区位置。利用TSC-4M金属磁记忆检测仪分别对位于小区占压、林地和穿跨越区域的埋地管道进行了应力检测,管道应力集中区检测结果与开挖验证结果相符。检测结果表明,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可以在非开挖状态下进行埋地金属管道应力集中区检测,能够对管道进行早期诊断,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港沧Φ406输气管线是大港油田一条重要的天然气外输管道,为了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管道维修基础数据,了解输气管道的内腐蚀情况十分必要。为此,在输气管道上应用了三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对管体进行无损检测。内检测过程包括清管、变形检测、高清晰度漏磁检测。现场应用该技术对82.6 km管道进行内腐蚀检测,得到管道外壁金属损失965处、焊缝异常9处的检测结果。为了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部分管道缺陷进行了开挖验证,由开挖结果可知,管道实际发生的缺陷与三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证明三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上获得成功应用,可以为管道的质量验收和管道修复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管道完整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因油气管道焊口开裂引起的泄漏事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环境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介绍了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在管道异常焊缝定位和缺陷分级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开挖验证以及缺陷焊缝的无损探伤,表明环焊缝的定位偏差小于1.5m的占比为90%,缺陷分级评价结果的符合率为72%,验证了磁应力检测技术在管道焊缝定位及异常...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油气管道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管道本体缺陷和腐蚀问题应得到重视。油气管道已全面强制实施完整性管理程序,管道内检测技术可以确定管道的腐蚀和裂纹缺陷,保障管道的长效运行。系统阐述了国内外管道广泛应用的内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技术现状以及应用情况,包括变形内检测、漏磁内检测、超声波检测和电磁超声检测等,并指出检测缺陷类型、缺陷阈值、尺寸量化精度,以及定位精度等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并应通过管道现场开挖和牵引试验验证内检测器指标。最后,针对管道内检测技术,包括裂纹缺陷和应力腐蚀开裂(SCC)的内检测技术、涡流内检测和阴极保护电流内检测技术等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靖西二线天然气管道总长为485 km,全线统一管径为610 mm,设计压力为6.3 MPa,2005年底建成投产,截至目前已连续运行超过12年。为保障管道生产安全,开展了其内检测研究工作。采用漏磁内检测机器人技术对靖西二线天然气管道进行检测,分析了缺陷识别的影响因素,管道缺陷形状、检测器速度和管道材质是缺陷识别的三大难点。在进行管道内检测之前,评估了工程量,采用TracMaster技术对清管球进行跟踪和定位。阐述了靖西二线实施管道内检测时发送和接收变形/漏磁检测工具的具体步骤。对靖西二线内检测数据分析表明,未发现深度超过壁厚80%的异常缺陷,根据内检测数据选择了10个点进行开挖,验证了漏磁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内部缺陷主要以凹坑为主,且在部分管道出现了凹坑集;外部缺陷主要以焊缝和凹坑为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四川石油管理局佃气公司埋地管道外壁涂层的情况和外壁涂层缺陷检测的现状,并通过对国外电压梯度和管地电位检测技术在检测埋地管道涂层缺陷方面的新应用的阐述,提出将电压梯度检测技术和近间距管地电位检测技术联合使用,应用于输油、输气和其它地下管道外壁涂层缺陷的检测,就可以在开挖之前,最准确且经济地确定出管道涂层缺陷的益,以便及时对此缺陷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20.
PCM技术是在对管道不开挖的前提下,在对地面非接触性条件下对涂层综合性能进行检测,科学、准确、经济地对涂层老化及破损缺陷定位,同时针对缺陷大小、数量进行分类统计和综合评价,并提出整改计划,以指导管道业主对管道涂层状况的掌握,并及时进行维护,保证涂层的完整性及完好性。超声导波可在一个测试点对一段距离的管道材料进行100%的检测。超声导波无损检测技术常用于快速检测管道内部和外部腐蚀及其他缺陷,可不用除去涂层进行检测,其具有在线、快速、高效、准确的特点。此外,超声导波无损检测系统在检测裂纹和金属损失方面也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检测灵敏度可达横截面的2%,定位精度±6 cm,环向角度定位精度22°,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管道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