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纳米TiO2有机化改性、加成及原位乳液聚合,制备了纳米TiO2、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MMA)的复合材料。透射电镜形貌表明:合成了以纳米TiO2为核,PU与PMMA为壳的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石墨烯、石墨烯复合材料及核壳型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质及用途,分析了核壳型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在小分子生物、电化学、催化、防腐、吸附、导热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核壳结构的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合成方法及应用机理,展望了核壳型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在处理水体污染和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核壳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核壳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介绍目前核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用电极材料、光致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传感器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核壳型纳米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性单体,通过反相乳液二次聚合制备出核壳型微球乳液PMPAM。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流变分析仪、稳定性分析仪等对微球乳液PMPAM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PMPAM热稳定性良好,微球呈表面光滑、分布均匀的核壳型结构,其乳液存放6个月仍稳定。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和不同矿化度的盐水中PMPAM微球膨胀率表征了其耐温、耐盐性。结果表明:PMPAM微球溶胀5 d后,微球粒径从260 nm膨胀至1 168 nm,与初始粒径相比,溶胀率高达4.49倍;在60℃下,PMPAM微球老化5 d后的膨胀率在蒸馏水中达到4.56倍,在矿化度为1.45×103mg/L(Na+)盐水中达到2.48倍,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盐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PMPAM微球膨胀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从20℃下的1.27倍增加到60℃下的3.63倍。随剪切速率的增大,乳液呈剪切变稀的特性,且具有一定的黏弹性。  相似文献   

5.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即一层或多层的无机或有机材料借助某种相互作用力包覆在无机或有机颗粒的外表面所形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材料。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改善外壳和内核的不足,提高材料的光、电、磁、催化等特性。根据核和壳层的不同可划分出多种分类,且制备方法多样。核与壳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呈现出多种优异的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在催化中,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不但表现出良好的耐化学侵蚀特性还能有效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烧结等问题。该文综述了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及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简单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呈现出诸多新奇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催化、生物、医学、光、电、磁以及高性能机械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核/壳型结构的催化剂不仅可实现可控催化反应,还可以保护芯材不受外界环境的化学侵蚀,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等问题,成为近年来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综述了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金属-金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等核壳结构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电催化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氢、选择性氧化、还原、环境催化及光催化降解等反应中的应用,并对今后核壳结构型的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聚苯乙烯/镍核壳结构纳米微粒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磺化聚苯乙烯核壳结构凝胶粒子为模板,采用化学吸附和化学还原的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镍核壳复合粒子.讨论了pH值、温度、溶剂对复合粒子的影响.采用TEM、XRD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以聚苯乙烯为核、镍纳米粒子为壳的核壳结构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8.
沈春妮  朱艳 《应用化工》2013,42(6):1145-1147
将纳米ZnO与其他物质复合,制备成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可使材料具有更多优异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光催化材料、光电子材料、抗紫外材料等领域ZnO基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璇  吕伟  吕冰洁  吴莉莉  刘鑫 《现代化工》2013,33(6):54-56,58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得结构规则、有序的TiO2纳米管,以TiO2纳米管为基质,在一定水热条件下合成核-壳结构的TiO2/ZnO复合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 DRS)等分析手段对所得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iO2/ZnO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较单一TiO2、ZnO纳米材料有所提高。当前驱体溶液加入量为20 mL,甲基橙溶液初始pH为3时,TiO2/ZnO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无机盐工业》2015,47(6):79
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氧化钨空心球,一方面可以提高催化剂对光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催化剂成本。以氯化钨为钨源,将其在70 ℃下醇解和水解,于磺化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形成氧化钨前驱体纳米颗粒,通过煅烧制备了氧化钨空心球。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综合热分析(TG-DTG)对所制备的产物进行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来测试氧化钨空心球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光照60 min后催化剂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86.61%。  相似文献   

11.
含氟核壳苯丙乳液的合成与涂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氟烷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FMA)为含氟单体、可聚合型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为乳化剂,采用半连续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苯丙乳液。采用FT-IR、TEM、TGA分别对共聚物的组成、乳胶粒形态与涂膜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对涂膜接触角及耐化学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FMA用量为8.0%时,所得乳液涂膜的水/油接触角分别为111.5°与67.9°,涂膜的耐化学和热稳定性优良。  相似文献   

12.
核壳结构电池材料能从核心和壳体两方面产生协同作用,具有比容量高、氧化还原可逆性好、离子扩散速率高、成本低、安全性强等优点,在电池材料研究中有广泛应用。三元电池材料的核壳结构设计主要分为非电活性材料核壳结构设计、普通核壳结构设计、浓度梯度核壳结构设计、全浓度梯度核壳结构设计等;核壳结构三元电池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综述了核壳结构电池材料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性能,对核壳结构电池材料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简述了核壳结构正极材料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分别以水和醇作为溶剂,采用液相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在以水为反应溶剂条件下,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配比对纳米氧化锌中位径和形貌的影响,得到制备较小中位径及合适长径比纳米氧化锌的最优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0 ℃、锌离子浓度为0.5 mol/L、锌离子与氢氧根浓度比为1:2。在上述最优反应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醇溶剂对纳米氧化锌中位径、形貌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溶剂碳链长度的增长,纳米氧化锌中位径呈现上下波动,无明显变化规律,形貌由球状向柱状发展,光催化性能总体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碱溶胀法合成核壳中空微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核壳中空结构的合成以及各种因素如聚合物组成,碱处理条件、乳化剂用量、单体瞬时转化率以及玻璃化温度对微球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十二醇为芯材,合成了十二醇/三聚氰胺-甲醛核壳结构材料.研究了复相乳液形成区、反应物摩尔比及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反应工艺,并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失重分析仪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红外特征吸收光谱、表面形态、粒径分布以及热质量损失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外观特性及热稳定性,可用于特种涂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王宏智  李骏  姚素薇  张卫国 《化工进展》2019,38(12):5442-5448
采用高温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pn型Cu2O-WO3复合半导体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特征和晶格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由立方相的Cu2O和六方相的WO3组成。与纯WO3物质相比,Cu2O-WO3复合半导体材料的紫外吸收边界发生显著红移,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明显增强,展示出优良的光电流响应性能。以罗丹明B(RhB)溶液的光降解表征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过程中,在可见光下光照8h后,相较于WO3和Cu2O仅为22.2%和45.2%的光降解率,摩尔比为1∶2的Cu2O-WO3复合物的降解效率达到了90.6%。  相似文献   

17.
阴离子型核壳结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PUA)复合乳液。用FT-IR、TEM和粒度仪对所制备的共聚乳液的粒径、形态结构和胶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随DMPA添加量增加,离子基团增加,PUA乳液平均粒径渐小,乳液黏度先增大后减小,其含量为6%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核壳型短链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敏  张跃军 《精细化工》2014,31(9):1115-1119,1131
该文研究了核壳型短链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表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体为核,短氟碳链2-(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FMA6)和非氟烷基丙烯酸酯的共聚体为壳,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法,合成系列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壳相中氟单体用量和非氟烷基丙烯酸酯的烷基链长度n(链长n=4、8、12、16、18)对产物疏水疏油性能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采用氟单体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8.5%,甲基丙烯酸十六酯(CMA)的共聚体为壳层时,由合成乳液制得的乳胶膜的疏水疏油性最佳,对水接触角为124.67°,对二碘甲烷接触角为112.76°。FTIR、TEM和DSC/TGA表征表明,原料单体均参加了反应;乳液颗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聚合物存在两个玻璃化温度(-18.87℃和32.08℃),热分解温度比不含氟的聚合物提高了近20℃。由此说明,用合成的核壳型短链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制得的涂膜具有优异的疏水疏油性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制得反应性乳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壳,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式制备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对反应性乳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究,并通过红外光谱、TEM、DSC、CA、TGA等对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反应性乳化剂性能优异,合成的乳胶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乳液性能稳定;反应性乳化剂的引入使涂层具有较低的表面能,有效地提高了乳胶膜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20.
强西怀 《精细化工》2012,29(12):1212-1216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己二酸二酰肼(ADH)为交联体系,采用核壳结构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室温自交联的核壳丙烯酸树脂乳液。主要考察了交联体系在乳胶粒子的核层和壳层的用量对膜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证实在核层、壳层均能发生DAAM-ADH交联反应。通过TEM分析显示,该室温自交联的丙烯酸树脂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