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捞油泵下放过程遇阻是捞油生产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本文从人员操作、材料用具和油井井况等多方面入手,总结分析常见遇阻原因和处理方法。文章重点介绍了常用捞油泵下放工作原理、遇阻原因和处理方法,并通过现场应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捞油负荷值突变是捞油生产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它的变化情况直接反映井下捞油生产情况。笔者从油井井况、操作习惯、设备用具等多方面入手,分析常见负荷突变的原因,并总结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负荷值产生原理、负荷突变原因及处理方法,并通过现场应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日趋深入,伴随这钻井提速提效,导致井况日趋复杂,据统计,从2010年至2012年8月,在吐哈油田裸眼井测井作业过程中,发生各类遏阻遇卡267井次,致使测井一次成功率不高。通过分析,一般的测井遏卡情况可分为卡电缆、卡仪器两种基本类型.常见的测井事故处理方法主要有电缆穿芯打捞法、捞矛打捞法、捞筒打捞法,本文通过对现场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测井事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经验系数、注意事项等方面,并对事故的处理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作为油井最重要的生产部件之一,泵承担着将采出液举升至井筒的中重任。在日常生产中,泵受地层出砂、油稠等因素影响,不可能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总会出现卡泵、泵漏等不良泵况,降低了采油时率,影响单位效益。本文基于采油井采油泵对常见异常泵况进行归纳整理,为今后相似情况的处置提供了理论储备和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注水井投捞遇阻遇卡的因素分析,指出影响投捞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一是井筒和偏心配水器结垢造成测试遇阻遇卡,二是部分井筒有死油与结垢物、泥砂混合沉积在投捞器与配水器之间造成遇阻遇卡,三是井斜偏磨钢丝造成投捞遇阻遇卡。提出了三条提高投捞合格率的方法,形成了分注井投捞测试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6.
郑国辉 《广东化工》2014,(10):87-88
针对某石化炼油厂常压渣油泵在泵大修后预热过程中,出现叶轮口环和壳体口环局部咬死,泵二次检修的案例,分析高温热油泵发生咬死或抱轴故障的原因,探讨高温热油泵合理设置暖泵线、正确控制暖泵流量和温升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火车槽车卸油采用的4种工艺流程,即真空抽卸、滑片泵(转子泵)卸油、离心泵与滑片泵(转子泵)相结合卸油、潜油泵卸油,以及底油扫仓的3种工艺流程,即真空扫仓、泵抽吸底油、潜油泵抽吸.并对4种卸油工艺和3种扫仓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解释了卫317油藏生产油井盐垢附着于油管内壁和抽油杆上造成泵卡、停井、影响生产的原因。实施防治技措后,井均检泵周期得到了延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弱碱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推广应用,油井结垢卡泵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研究弱碱三元体系机采井的结垢规律,研究抽油机结垢及卡泵发生的时机,对抽油机频繁卡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卡泵井垢样分析,研制出适合的清垢剂和清垢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闫青 《水泥》2012,(6):28-30
为保证汽轮机、发电机、励磁机和盘车装置等轴瓦的润滑、冷却及带走因磨损而形成的杂质,余热发电系统有一套专门的由主油泵、高压电动油泵、低压润滑油泵、直流油泵、冷油器、事故油坑和过滤器等组成的润滑油系统。一般汽轮机厂房油系统的布置为:油箱在二楼;高压电动油泵、低压润滑油泵、直流油泵、冷油器和过滤器在一楼,在油箱的下部,便于利用位置差对油泵供油,事故油坑在油泵房外与油泵并排设置;汽轮发电机组在三楼,主油泵在汽轮机的机头由主轴直接带动。  相似文献   

11.
在长尾管的段铣中,由于段铣井段长且属于套管内作业,存在极大的井下事故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了安27-37C在段铣过程中段铣工具引子折断后无法外捞、内捞鱼腔被堵;段铣工具以及与工具相连接的钻铤周围铁屑堆积卡钻无法套铣倒扣打捞;钻具蹩跳从φ88.9mm钻杆加厚部位折断后内捞外捞困难;钻具折断后下部钻具及段铣工具插入尾管内卡钻而摩阻大上提解卡困难等事故的成功处理方法,这些打捞处理措施有效的解决了段铣中的井下事故,为今后同类井施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事故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蒸汽吞吐是稠油油田开采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工艺技术在较长时间的应用过程中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由于井底温度高在下泵作业中总是发生套管变形、套管内壁上集结许多矿物结晶和蜡、金属密封器卡的现象,不能有效使油井进行正常下泵开采。针对热采下泵过程中造成卡钻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制定解卡工艺,来处理热采井下泵作业中卡钻事故的发生,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抽油机井卡泵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单井生产历史、物性参数、卡泵表象、综合推断卡泵原因,从而提出对待不同卡泵原因的解卡方法,同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延川南煤层气田是中国石化建成的第一个煤层气田。煤层气排采的主要方式是排水采气,井底流压控制是排采的关键。本文结合了延川南煤层气井的特点,分析煤层气井煤粉产生的原因,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验的方法,分析煤层气定向井产出煤粉的质量分数及颗粒粒径变化规律,提出油套环空注水快抽稀释煤粉质量分数预防卡泵和泵堵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煤粉颗粒粒径呈阶段变化特征,煤粉质量分数超标是导致卡泵和泵堵的主要原因,使用油套环空注水快抽能有效延长煤层气排采井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5.
杨开华  徐丁 《大氮肥》2011,34(6):430-432
对多级离心式甲醇泵多次烧瓦和转子卡涩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轴承间隙太小、甩油环浸油深度过深导致润滑油量不足使轴瓦烧坏的问题及转子卡涩问题,采取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余生 《中国水泥》2004,(5):46-46
ATOX50立磨磨辊轴承采用稀油循环润滑。随机配有一个稀油润滑站R1M08专门向磨辊轴承提供润滑.R1M08装配有7台油泵,其中3台进油泵和3台回油泵相匹配.分别向3个磨辊轴承腔进行供油和回油;另一台油泵专门用于R1M08油箱润滑油的循环冷却、加热等。笔者就生产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磨辊润滑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潜油电泵在稠油、出砂、结垢、结蜡等井况下运行时,容易被堵塞甚至卡死而过载停泵,并无法启动,直接影响油田产量和经济效益。针对潜油电泵井生产运行中的卡泵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卡技术措施,为潜油电泵的现场管理使用提供建议。通过改进操作方式及方法的实践,有效地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延长潜油电泵井检泵周期,减少油井检泵费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内蒙古化肥厂碳黑油泵(双螺杆泵)的结构特点以及发生的损坏及原因分析,着重介绍泵的损坏和检修情况,提出泵在维护运行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油田在开采过程中,只要是配套机械采油设备的油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常常会因为腐蚀、地层出砂等因素导致卡泵或者泵漏躺井。躺井后需要上检泵作业来扶井。因此,检泵作业成了油田常见的维护手段。因此,如何保障检泵作业质量成了控躺井、提高检泵周期的关键。本文对检泵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对策。为今后类似的现场管理提供了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抽油机是应用最早、研究最广泛、相对最成熟的有杆泵采油装置中主要设备之一,具有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目前,大庆油田抽油机采油已经有49613口井,在我厂就有将近2435口。但近年来却出现抽油机井卡泵日趋严重的问题。针对抽油机井卡泵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针对抽油机井卡泵的问题,根据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和生产技术特点,分析了抽油机井卡泵的原因,油井措施、三次采油、结蜡、井下工具都会造成抽油机井卡泵,它们的作用又会相互叠加加大影响。通过对抽油机井卡泵的分析和总结,结合现场实际的情况。找出了预防和处理抽油机卡泵的方法。为了监测抽油机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判断故障原因.挖掘油井潜力,保障设备安全、可靠、有效地工作,提高抽油机井科学管理水平,有必要开展抽油机井卡泵的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