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布谷马西钾盐矿为钾盐矿和石盐矿共生矿床,成因为典型的海相沉积,发育于白垩系中部盐类沉积中,依据沥青页岩标志层,盐类沉积可划分为4个旋回。该矿床盐类矿物的生成顺序为:硬石膏—石盐—光卤石(后期次生钾石盐)—水氯镁石—溢晶石。盐类矿物鉴定特征为:石盐自形粒状,发育正交解理;钾石盐他形粒状,边部与石盐呈镶嵌状;光卤石呈集合体状,干涉色Ⅱ级以上,发育聚片双晶;水氯镁石粒状,属次生;溢晶石粒状,多被水氯镁石交代。  相似文献   

2.
以回收利用低品位钾资源为目的,以氯化钾生产中的浮选尾矿为原料,采用溶矿、蒸发、分解等方法,进行了制备钾石盐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溶矿过程中,在固液质量比为1∶0.85、溶矿时间为35 min、搅拌转速为200 r/min条件下,钾收率达到90%;在溶矿滤液蒸发过程中,光卤石与钾石盐析出量之比约为1∶0.08,将二者混合后进一步分解,能够制得满足热溶结晶法生产氯化钾工艺要求的人造钾石盐。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合成光卤石、钾石盐的工业化过滤,详细研究了真空带式过滤机在合成光卤石、钾石盐脱卤中的性能,并验证了其对工艺过滤要求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4.
侯元昇  王晓波 《当代化工》2014,(8):1444-1446
用鄂雅错盐湖卤水进行兑卤,通过改变卤水的镁钾比,使其在蒸发过程中不会析出钾石盐,直接析出含钾品位较高的光卤石。实验结果表明:兑卤蒸发的析盐顺序为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钠、光卤石,蒸发过程中钾收率达79.26%。  相似文献   

5.
黑北凹地位于阿尔金山山前,其富钾地下卤水储量巨大,该卤水以钠、氯含量占绝对优势。富钾地下卤水化学组成简单,易于提取,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以该富钾卤水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进行了自然蒸发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卤水经过较长的石盐(NaCl)析出阶段后,分别达到光卤石(KCl·MgCl2·6H2O)和水氯镁石(MgCl2·6H2O)析出阶段,最后蒸干于南极石阶段,其析盐顺序为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南极石;其中钾只以光卤石矿物析出,且析出阶段比较集中,在整个蒸发过程中氧化硼(B2O3)和锂则都在卤水中浓缩富集,没有析出。根据卤水蒸发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其与K +,Na +,Mg 2+//Cl --H2O(25 ℃)介稳相图相符,蒸发过程中的体系变化趋势为液相体系点在石盐相区逐渐向远离石盐相点的方向移动,到达石盐与钾石盐共饱线后沿此线向石盐、钾石盐、光卤石共饱点移动,后沿石盐、光卤石共饱线移动,最终蒸干于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共饱点。经过对整个蒸发过程中卤水pH及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指出可以通过pH及密度的变化来控制卤水的制卤过程。通过该蒸发实验研究,将为黑北凹地地下卤水的提钾工艺实验和后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对刚果共和国西部沿海一带钾盐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钾盐矿成因为典型的海相沉积,光卤石型钾盐矿为经蒸发析离的高浓度海水运移至此,进一步蒸发析离沉积而成;钾石盐型钾盐矿为后生淋滤而成.  相似文献   

7.
光卤石在晒制过程中 ,由于气候条件、环境因素和成矿技术条件的影响 ,在预晒池、钠盐池及调节池中形成部分夹层和鸡窝状光卤石 ,采矿难度大 ,开采时周围的NaCl易掺杂进来使光卤石严重贫化 ,形成高钠低钾光卤石 ,俗称赖矿 ,KCl含量一般在 8%~ 1 0 %左右 ,而NaCl含量则高达5 0 %~ 60 % ,镁钾比 1 .6∶1左右。由于这种原矿的存在 ,影响了盐田晒制光卤石的正常进行 ,解决的办法有新建盐田、清池、淡水溶盐等 ,但费用都比较高。实践表明 :最佳的办法是对这部分矿进行生产利用 ,创造出经济价值。用高钠低钾贫矿生产氯化钾与用精矿生…  相似文献   

8.
巴仑马海盐湖是一个以低品位潜卤水钾矿为主的小型钾矿床,盐湖北部潜卤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镁亚型,从KCl等组份含量来看,属低钾高钠卤水.本研究对该类型卤水进行了自然蒸发试验,确定了盐类结晶析出顺序和光卤石矿物的最佳分离点,取得了光卤石矿的产率和光卤石中KCl含量等基础数据,并对该卤水工业利用性能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察尔汗盐湖原卤经日晒浓缩结晶出含钠、钾、镁各种盐类矿物。目前采收的主要矿物是光卤石矿。 盐田中的光卤石矿比重小,颗粒细,含母液量大,在平坦的盐池中固液分离很困难,通常经多日排卤后,母液含量仍在40%以上,光卤石矿呈糊状,旱采设备不易采  相似文献   

10.
经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多位科研人员多年来对库车盆地第三系含盐地层岩石矿物进行的光学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分析,揭示了库车盆地丰富的光卤石、钾石盐、钾芒硝、钾石膏、杂卤石、钾镁钒等钾盐矿物的共生组合及伴生的  相似文献   

11.
西台吉乃尔盐湖钾肥车间,经多年的生产,现母液盐田已堆放有大量的尾盐和母液。在尾盐中含有大量的钾资源,没有及时得到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尾盐溶矿实验,结合25℃时K~+,Na~+,Mg~(2+)//Cl~-SO_4~(2-)-H_2O五元水盐体系介稳相图,研究了利用生产车间的尾盐溶矿、兑卤进行生产光卤石矿的过程,对尾盐、母液、尾盐溶矿卤水进行了化学成分和相图分析,研究结果对生产车间综合利用尾盐,从而获取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Na+、K+、Mg2+//Cl--H2O四元水盐体系(25℃)平衡相图为指导,进行某含溴的氯化物型盐湖卤水的自然蒸发析盐规律研究,考察了卤水中K、Br等元素的富集规律,获得了其自然蒸发结晶路线及析盐顺序,依次为石盐、钾石盐、光卤石,溴在蒸发过程中不断浓缩富集,至水氯镁石饱和时浓缩8倍。本试验为该类型盐湖卤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盐田工艺设计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谈霞  杨生鸿 《广州化工》2014,(18):103-104,126
利用西台吉乃尔盐湖盐田老卤池中低钾高硫光卤石混盐矿为原料,及硫酸钾镁肥生产车间排出的母液及盐田水氯镁石,通过兑卤工艺-先正浮选提取氯化钾-后反浮选提取低钠光卤石混盐的工艺流程,并对光卤石混盐矿粒度、母液量、分解时间、正反浮选药剂相互影响关系等主要因素进行条件实验,验证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并获得最佳实验条件;同时通过先反浮选提取硫酸钾镁肥-后正浮选提取氯化钾的工艺流程,验证其可行性并取得试验钾回收率。  相似文献   

14.
刚果盆地是低纬度重要的成盐盆地,主要由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组成。含盐地层赋存于白垩纪地层中部,其下伏陆相碎屑岩沉积,上覆海相碎屑—碳酸盐岩沉积。盐层包括5种沉积层序,盐类矿物析出顺序是:硬石膏—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溢晶石。研究区钾盐矿和石盐矿共生,钾盐矿层有20层,累计平均厚度259.61m,KCl品位大于15%。矿石类型主要为光卤石型,次为钾石盐型。矿石为滨海—泻湖相沉积蒸发岩,其沉积与大西洋裂谷的演化发展密切相关,是白垩纪裂谷发育期间,由初始浓缩沉积的富含卤化物海水运移至次级盆地进一步蒸发沉积形成。  相似文献   

15.
碱渣、钾长石制氯化钾的工艺方法 (CN12 6 16 0 1A)以钾长石和碱渣为原料 ,钾长石 :碱渣 =1∶0 .5~ 5 ,还可添加钾长石重量 0~ 80 %的苦卤 ,这些物料经生料浆、焙烧、浸取工序 ,浸取液提取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钙 ,浸取渣经洗涤压滤后制得多种产品 ,如工程用土和建筑制品原料的固体渣。该工艺方法既可大量处理碱渣 ,又可得到国内急需的氯化钾产品 ,所有物料循环使用 ,原料的所有成分几乎全部转化为附加值高的工业产品 ,无三废排放。从钾石盐与光卤石的混合矿中提取氯化钾的方法(CN12 5 9486A)将混合矿破碎 ,加饱和卤水调至 40 %~ 7…  相似文献   

16.
察尔汗盐湖灶我国最大的钾镁盐湖,钾盐资源主要赋存在钠盐层的晶间卤水中,晶间卤水主要含KCl、NaCl、MgCl_2。卤水自然蒸发浓缩结晶路线是:首先结晶氯化钠,其次结晶光卤石(KCl·MgCl_2·6H_2O),最后结晶水氯镁石(MgCl_2·6H_2O)。从这种类型的卤水中提取钾盐产品的方法,通常是抽取晶间卤水,在钠盐池蒸发析出氯化钠,卤水浓缩至光卤石点时,将卤水排入光卤石池继续蒸发析出光卤石,卤水在光卤石池浓缩至水氯镁石点时,作为老卤排弃。收获光卤石池中的光卤石矿运到加工厂经冷分  相似文献   

17.
可溶性固体钾镁盐矿的矿区有着特殊的地质特征,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钾镁盐矿矿床广泛分布于江苏、内蒙古地区,其矿床中的光卤石、钾石盐含量高于一般矿区的标准矿物。为了探索出适用于这种可溶性固体钾镁盐矿的一系列合理的采矿工艺技术,必须将此钾镁盐矿矿区的地质土壤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以达到了解其地质特征,在工程施工时对于采取矿层、保护岩层、支护预防和治理上有着一个提前性的研究规划,这样得以提高掘矿效率获得高质量的所求矿物,在钻探工程最后的封孔工艺对于可溶性固体钾镁盐矿的钻探是尤为重要的一步,所以我们将对可溶性固体钾镁盐矿工程项目做系统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无机盐工业》2008,40(6):6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硫酸盐型卤水生产的钾混盐和老卤生产氯化钾的工艺。将钾混盐和老卤进行高温转化;将高温转化完成的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清液;将清液冷却,结晶出光卤石;将光卤石分解洗涤,得产品氯化钾。本发明对硫酸盐型卤水所生产的不同质量的钾混盐都能适应,从而解决了目前国内外钾混盐不能生产氯化钾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钾肥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含钾尾盐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直接回收会有一部分氯化钾因形成钾石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将尾盐水及原矿生产车间产生的老卤水进行兑卤的工艺,高浓度氯化镁的老卤液使氯化钠快速析出,而且卤水中氯化钾与氯化镁的大量析出,减少氯化钠的含量,获得优质的光卤石矿。实验结果表明加大兑卤比例,就会加快固样结晶速率,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成矿。同时将本文的研究规律用于指导工业实际操作,获得较好的选矿结果。  相似文献   

20.
加水比例及物相行为研究对硫酸镁亚型盐湖钾镁混盐转化制备软钾镁矾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以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钾镁混盐为对象,采用"转化-浮选"法制备钾盐镁矾,研究了钾镁混盐初始及转化产生的物相行为。结果表明,初始物相光卤石、水氯镁石溶解速率最快,分解得到新物相氯化钾。初始物相钾盐镁矾及其转化得到的新物相软钾镁矾,溶解转化速率次之,加水比例高于0.40时,速率趋于平缓。初始物相氯化钠溶解速率始终最低。转化过程中,氯化钾只发生溶解行为,并未与软钾镁矾反应生成新物相硫酸钾。转化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度高,相对误差低于4%,利用介稳相图理论计算能够指导钾镁混盐转化。同时,正浮选捕收剂对含钾物相的捕收吸附能力强于反浮选,钾的总收率达到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