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使用6~8年后,其容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从而产生大量废弃物。负极石墨在电池中质量分数占比为12%~21%,对其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针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再生为电池级石墨的方法展开综述,主要介绍了浸出煅烧组合、石墨表面涂覆、制备复合材料和杂原子掺杂的方法,并在能耗、电化学性能等方面做了简要比较。目前,在众多再循环方向中,将废旧石墨再生为电池级石墨是最合适的路径,而且能从根源上解决负极材料的再生问题。在此基础上,未来应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浸出剂,寻求多路径的低温煅烧方法,尝试其他高容量负极材料与废旧石墨复合或者石墨表面的低成本涂层,加强杂原子在石墨中掺杂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由于锂电池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因此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湿法技术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湿法回收技术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处理,研究了回收铝、钴、锂金属元素的工艺条件.在90℃时,用10%NaOH浸出铝,其浸出率达到96%.在温度90℃、4mol·L-1H2SO4、固-液比1:8、反应时间100min的浸出条件下,钴、锂浸出率为92%.利用NaHCO3和Na2CO3,为沉淀剂,从酸浸出液分别制备得到Co... 相似文献
4.
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数量庞大的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蕴含丰富的锂、镍、钴等有价元素,潜在资源量巨大,回收经济价值高,系统地开展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的回收及再生技术,将有助于防治废旧电池污染、缓解镍钴锂资源短缺压力,促进我国锂电池产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介绍了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中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回收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正极材料的预处理、酸浸、碱浸出与材料再生、石墨和铜箔回收、电解液回收,着重介绍现阶段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简要比较了各种工艺路线的优缺点,探讨了当前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并提出绿色环保、短流程、低成本、自动化的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6.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退役报废量也日益增加,其回收处理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本文回顾总结了近些年来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工艺方法,包括湿法工艺、火法工艺、联合工艺以及修复再生工艺等,其中火法-湿法相结合的联合工艺简单、高效,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7.
8.
高明强;杨义升;刘松;李文明 《广东化工》2025,(8):54-57
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其中废旧负极石墨的回收尤为关键。作为电池的关键材料,石墨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对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至关重要。尽管退役锂离子电池的数量逐年增加,但目前废旧石墨的回收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导致回收效率低下。本文综述了废旧负极石墨回收的预处理工艺及其修复再生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提升石墨性能恢复的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策略,并展望了其在电池生产和相关领域的再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用柠檬酸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石墨进行包覆再生,通过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对包覆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比较了不同包覆比(柠檬酸与石墨废料的质量比)对充放电性能、倍率性能、阻抗性能、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包覆可有效修复负极材料石墨的表面结构,并大幅提高电化学性能;当包覆比为1:1... 相似文献
10.
11.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电池废弃物,如何环保、安全、低成本地处理这些废旧锂离子电池成了该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危害和资源利用价值为背景,重点介绍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的工艺流程,其中包括了预处理、主流回收方法、金属分离回收和再生利用等部分,以相关技术原理为基础,重点归纳了近几年湿法回收为主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工艺流程的学术成果,并对工艺过程中各个方法进行了优势与不足的分析,其次对于物理回收和火法回收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最后,在现有的回收现状上,对锂离子电池未来进行展望,提出建立大型预处理生产线、在相邻领域再利用回收材料、重复使用化学试剂等合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14.
废旧干电池再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废旧干电池 (SDBS)再资源化的主要方法有高温加热法和液体浸取法。电池的组成材料不同 ,制备的目的产物不同 ,再资源化的方法也不同。利用SDBS 制备电池电极材料 (Zn Mn O)和铁淦氧的原料是今后一个时期SDBS 再资源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废旧混合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元素镍钴锰的高效分离浸出,设计开发了2种不同混合废料体系:LiCoO2与Li (Ni1/3Co1/3Mn1/3) O2、LiMn2O4与Li (Ni1/3Co1/3Mn1/3) O2,研究了还原剂用量、硫酸初始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对浸出过程的影响。LiCoO2与Li (Ni1/3Co1/3Mn1/3) O2混合废料较适宜浸出参数为:浸出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H2SO4浓度2.3 mol·L-1,液固比R=8 mL·g-1、还原剂Na2SO3用量=1.2倍理论量;LiMn2O4与Li (Ni1/3Co1/3Mn1/3) O2组成的混合废料的较适宜浸出实验参数为:浸出温度60℃、反应时间90 min、H2SO4浓度2.3 mol·L-1,R=8 mL·g-1、还原剂Na2SO3用量=1.2倍理论量。得到的浸出规律为混合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回收工艺的广泛适应性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废弃物保有量也随之激增。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固废堆放导致的环境问题,还可以为新电池的制造提供原材料。功率超声被证明是强化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效应是产生强化效果的主要机制。本文在介绍超声空化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超声波强化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的路径,并综述了超声波辅助技术在废旧锂离子电池金属集流体表面电极材料剥离过程、电极材料资源化回收过程、电极材料修复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最后,论述了超声波辅助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超声波在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中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废旧锂离子电池数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资源化回收有价金属对经济和环境都具有显著意义。为了实现废旧锂电池过程中各种有价金属(锂、钴、镍、锰等)高效无害化分离回收,针对各种金属离子的湿化学分离技术进行系统性总结,介绍了各类技术在浸出液中金属离子分离的应用工艺和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溶剂萃取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和电沉积分离法等。分析了废旧锂电池有价金属分离过程中各类技术优缺点、关键性问题和发展趋势,表明当前分离技术关键点在于有价金属性质相似导致提纯困难、分离试剂昂贵导致工艺成本加大等,各种分离技术发展趋势在于开发新型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