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对荧光素标记的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多参数的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单色、多色荧光标记抗体的偶联率及偶联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保持完好;单色标记的抗体荧光强度均比进口对照低一个数量级;FITC-CD3/PE-CD4平均荧光强度与进口对照相差较大,FITC-CD3/PE-CD8和FITC-CD4/PE-CD8平均荧光强度与进口对照相差较小;FITC标记产物的F/P值控制在1~2之间;标记抗体于2~8℃放置18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应用FITC、PE标记的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可以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可高效、特异性富集肠出血性E.coli O157(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O157,EHEC O157)的免疫磁珠。方法分别用5种不同规格磁珠与E.coli O15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偶联制备免疫磁珠,通过比较磁珠蛋白偶联量,选取包被效果最佳的磁珠规格;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包括活化时间、温度,偶联缓冲液p H值,偶联温度、时间);对制备的O157免疫磁珠选择性集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并与进口磁珠吸附率进行比较。结果直径0.5~1.0μm羧基磁珠抗体包被效果及目的菌分离效果最好。加入NHS后,活化30 min为最佳时间;4℃磁珠活化温度、0.01 mol/L PBS(p H 7.4)构成的体系对磁珠偶联单克隆抗体效果最佳;偶联温度为37℃、偶联时间为120 min时,偶联蛋白量最高,且波动范围较小,为最佳偶联温度及时间。在复杂的微生物环境中,O157免疫磁珠的敏感性达到20 CFU/ml。在混合菌液中,E.coli O157菌含量在1.4×10~3 CFU/ml时,免疫磁珠特异性捕获率达到90%。结论获得羧基磁珠与E.coli O157单克隆抗体偶联的最佳条件。制备的免疫磁珠能够特异性富集EHEC O157,具有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捕获率高等特点,可用于临床样品或食品中EHEC O157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V)抗体,并建立检测RV抗原的ELISA法。方法以RV全病毒免疫2只新西兰家兔,制备抗RV多克隆抗体。以RV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建立稳定分泌抗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小鼠中和试验(MNT)检测抗体的中和活性。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ELISA竞争法检测RV抗原。结果2只家兔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分别为1∶6.0×103和1∶1.2×104,纯化的兔抗RVIgG中和活性分别为46.3和29.2IU/ml。获得了9株稳定分泌抗RV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属于IgG1或IgG2b亚型,腹水的抗体ELISA效价为1∶1.0×105~1∶1.0×107。单克隆抗体3E5、4C2和4F8具有中和活性,Westernblot分析提示,单克隆抗体4C2是针对RV糖蛋白线性表位的抗体。以单克隆抗体4C2作为捕捉抗体,兔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V抗原。同时建立了另一种ELISA竞争法,加入固定工作浓度的单克隆抗体4C2,与RV病毒液孵育,以ELISA间接法检测RV病毒抗原。结论所获得的狂犬病毒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活性,可在ELISA中用于检测RV抗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整合素(Integrin)αvβ3拮抗剂-苯丁酸氮芥偶联毒素,并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化学合成In-tegrinαvβ3拮抗剂,并与苯丁酸氮芥通过酰胺键偶联,MTT法检测偶联毒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和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结果合成的偶联毒素经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鉴定,表明结构正确,纯度达90%以上,对HepG2细胞的抑制效果弱于苯丁酸氮芥,但对ECV304细胞的抑制特异性较好。结论Integrinαvβ3拮抗剂-苯丁酸氮芥偶联毒素可抑制HepG2和ECV304细胞的增殖,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大黄酸为原料,通过不同的连接基团,将其与生物素、叶酸偶联得到10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 H NMR、MRR、MS确证。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所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抑制HepG2细胞的活性优于大黄酸,且大多数化合物的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氟尿嘧啶(5-FU)。  相似文献   

6.
球型纤维素固定Anti-HBsAg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氧氯丙烷、球型纤维素和NaOH为原料,在活化温度40℃下首先制得含有活化基团的中间体后,再固定Anti HBsAg单克隆抗体,得到偶联率为16 8%的Anti HBsAg单克隆抗体免疫吸附剂。经患者血清体外吸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可吸附除去6 2%~46 3%致病抗体,血清由阳性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由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mab)与蓖麻毒蛋白A链(RTA)偶联而成的免疫毒素(IT),并进行鉴定。方法以N-琥珀酰胺-3(-2-吡啶二硫)丙酸酯(SPDP)为偶联剂,制备免疫毒素EGFRmab-RTA,SDS-PAGE分析其纯度及成分,DAB显色法检测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 SDS-PAGE分析显示免疫毒素成功构建,偶联物中EGFRmab与RTA的偶联比为1:1.16,免疫毒素基本保留了EGFRmab对HepG2细胞的结合能力。结论利用SPDP可实现EGFRmab与RTA的成功偶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糖蛋白E(gE)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VZV全病毒抗原为免疫原,通过小鼠杂交瘤融合技术筛选可稳定分泌抗VZV-g E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效价,经Hi TrapTMMabselectTMSu Re和Hi TrapTMDesalting纯化后,12%SDS-PAGE分析单克隆抗体纯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特异性,小鼠单克隆抗体分型试剂盒鉴定亚型。经表位叠加试验筛选捕获抗体及酶标抗体,棋盘滴定法确定捕获抗体(0.25、0.5、1、2、5和10μg/m L)和酶标抗体(1∶500、1∶1 000、1∶2 000、1∶5 000和1∶10 000稀释)工作浓度后,建立VZV-g E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性、精密性和特异性。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7 L生物反应器培养1~14 d的CHO-VZV-g E细胞培养上清中g E含量。结果共获得4株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力高的用于血型鉴定的国产微柱凝胶卡抗A、抗B及抗D抗体试剂。方法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中《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制造及检定规程》的要求,对4家公司的抗A、抗B及抗D抗体试剂进行特异性、效价、亲和力检测。结果 3批抗A、抗B单克隆抗体试剂及3批抗D抗体试剂的特异性、效价和亲和力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中《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制造及检定规程》的要求,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抗A、抗B试剂和英国Millpore公司亲和力更好、效价更高的抗D抗体试剂,用于制备国产微柱凝胶卡。结论 3批抗A、抗B、抗D单克隆抗体试剂均合格,已选择更优的试剂用于制备国产微柱凝胶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呋喃妥因代谢物AHD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对羧基苯甲醛合成1-氨基乙内酰胺脲(AHD)的衍生物1-氨基乙内酰脲-4-羧苯基肟(4-CPAHD),通过活性脂法将4-CPAHD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获得免疫抗原4-CPAHD-BSA和包被抗原4-CPAHD-OV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偶联是否成功。将人工合成抗原4-CPAHD-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能稳定产生抗体的细胞株;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该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效价、邻硝基-PAHD(2-NPAHD)对单克隆抗体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分析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偶联后4-CPAHD-BSA的最大吸收峰有较明显的偏移,表明4-CPAHD与BSA偶联成功,平均偶联比为17.4∶1。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64 000,2-NPAHD对单克隆抗体的IC50为1.45μg/L,单克隆抗体与同类抗生素及其代谢物无交叉反应。结论制备的AHD单克隆抗体各项指标均较好,为呋喃妥因代谢物免疫检测试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人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重组H-FABP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在PEG的作用下进行融合,通过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细胞的亚克隆以及扩大培养建立分泌抗H-FABP特异性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将细胞接种入小鼠体内制备腹水抗体,纯化后得到抗H-FABP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性质进行鉴定分析。得到3株稳定分泌H-FAB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命名为2C06、2F08、6G03,非竞争性ELISA测定亲和力常数得知三株抗体的亲和力常数都达到108以上,三株抗体的亲和力较好。交叉实验表明三株单克隆抗体与牛血清、猪血清、鼠血清均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实验证明对H-FABP有较好的特异性。成功得到3株特异性识别H-FAB单克隆细胞株,可用于H-FAB的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C-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表达C-GPC3蛋白,并通过哺乳动物展示型全人源sc Fv抗体库筛选GPC3抗体。方法通过PCR从含有全长GPC3的质粒中扩增C-GPC3基因,将其克隆至p3457-his载体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3457-C-GPC3,转染293T细胞,对C-GPC3蛋白的表达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将质粒p3457-C-GPC3瞬时转染293E细胞,获得C-GPC3蛋白,采用Ni亲和柱纯化后,进行FITC标记。以本课题组构建的哺乳动物展示型全人源sc Fv抗体库为起始文库,FITC-C-GPC3抗原按照10、2和0.8 nmol/L的浓度梯度,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分选,获得荧光强度最强、比例约为0.1%的阳性细胞。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3457-C-GPC3经菌液PCR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瞬时转染293T和293E细胞均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000的C-GPC3蛋白;获得了可与C-GPC3结合的阳性率约为0.1%的阳性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3457-C-GPC3,并从哺乳动物展示型全人源sc Fv抗体库中筛选出了阳性细胞,为后期全人源GPC3抗体的构建和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Anti-HBsAg单克隆抗体及其含HBsAg血清体外吸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 ,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固定Anti HBsAg单克隆抗体。活化条件是 :环氧氯丙烷用量 0 3mL/g载体、活化温度 4 5℃、活化时间 4h、c(NaOH) =2mol/L ;固定化温度 3℃、固定化时间 2 4h ,活化壳聚糖与单克隆抗体的偶联率为 17.8%。患者血清体外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可吸附除去 30 %~ 5 0 %致病抗体 ,血清由阳性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 71,EV71)鼠源性中和单克隆抗体。方法以灭活EV71病毒液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抗EV71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抗体的特征,获得具有高效结合性的单克隆抗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鉴定Protein A纯化的抗体;通过体外和体内中和试验鉴定抗体的中和特性。结果得到3株针对EV71 VP1的高效结合性单克隆抗体15H7、15G7和6G2,且15H7经中和试验证明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结论成功制备了EV71鼠源性中和单克隆抗体,其在小鼠体内能成功地抑制病毒增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戊二醛法将三聚氰胺(Melamine,MEL)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上制备完全抗原MEL-BSA,并用紫外扫描、红外扫描及SDS-PAGE电泳试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MEL和BSA偶联成功,紫外光谱分析法计算得其偶联比为7.9∶1。通过免疫动物获得效价为1∶25 600的抗体,间接竞争ELISA测定抗体IC50值为39 ng/mL,与三聚氰酸及其他几种常用抗菌素的交叉反应率均0.2%,为下一步研制三聚氰氨单克隆抗体,建立三聚氰氨免疫速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抗体功能化纳米粒子(Ab-NPs)由于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抗体分子在纳米粒子表面的分子状态及应用过程中的非特异性吸附均会影响其抗原结合能力。研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表面电性和电荷密度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分别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偶联法对抗α-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固定。实验表明抗体在正电荷纳米粒子表面倾向于Fab朝外,随电荷密度升高抗体固定量减少,抗原结合强度降低;在负电荷纳米粒子表面抗体取向随电荷密度的增高逐渐趋向于Fc片段朝外,抗原结合强度降低。相对于稳定的共价偶联法,物理吸附抗体的纳米粒子在非特异性吸附血清蛋白后会引起抗体取向的重排,使得更多的抗体呈现出Fab片段朝外的取向,从而导致抗原结合能力增加。通过研究电性和电荷密度对表面抗体取向的调控将有助于开发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抗GⅡ.17型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 V)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SP2/0与经GⅡ.17 No V VLPs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进行融合,通过替代性的中和试验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ELISA法检测单克隆抗体效价,SDS-PAGE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纯度,BCA法检测单克隆抗体浓度,Biacore法检测单克隆抗体亲和力,亚型试剂鉴定单克隆抗体亚型,并进行各单克隆抗体与不同型NOV VLPs-唾液人类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HBGA)的交叉中和试验,单抗与不同型NOV VLPs结合能力的Western blot鉴定。结果筛选出3株具有中和活性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E12、B7、H7,纯化后的3株单克隆抗体效价均在106以上,浓度分别为6.932、2.662和2.371 mg/ml,亲和力常数KD均为10-9 mol/L,单克隆抗体E12的纯度在93%以上,属于Ig G2a亚型,单克隆抗体B7和H7的纯度分别在98%以上,属于Ig G1亚型。3株单克隆抗体仅对GⅡ.17型No V具有中和活性,对其他型的No V无中和活性,且与8种抗原均发生结合反应,但E12对8种抗原的结合能力较B7、H7差。结论已成功制备出抗GⅡ.17 No V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免疫策略调整过程中不同免疫程序的接种效果。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tOPV)、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和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接种,分8个免疫程序组:3剂tOPV糖丸组及液体组、2sIPV+1tOPV糖丸组及液体组、1sIPV+2bOPV糖丸组及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及液体组;比较各程序组全程基础免疫后28 d血清中脊灰中和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结果全程基础免疫后sIPV+2bOPV组及2sIPV+bOPV组两种剂型Ⅰ、Ⅲ抗体GMT均高于3剂tOPV组,Ⅱ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低于3剂tOPV组(P <0. 001);2sIPV+bOPV组两种剂型免疫后Ⅰ、Ⅲ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高于2sIPV+tOPV组;IPV/bOPV序贯免疫中,接种2剂IPV后的Ⅰ、Ⅱ、Ⅲ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高于接种1剂IPV,且Ⅱ型抗体阳转率和Ⅱ、Ⅲ抗体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脊灰免疫策略转换前后不同的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效果存在差异,建议在IPV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逐步增加IPV剂次,减少b OPV剂次,实现最终全程接种IPV。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12月龄内全程接种10μg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的免疫效果及影响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高应答的因素。方法对在北京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12月龄内完成全程Hep B接种的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获得儿童一般情况、Hep B接种情况、体重、身长、出生体重、是否早产、母亲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父亲HBs Ag情况等数据,采集被调查儿童静脉血标本2 ml,分离血清,定量检测抗-HBs和HBs Ag。以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HBs高应答率(抗-HBs≥1 000 IU/L)的影响因素,估计各研究因素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结果共调查7~15月龄儿童691名,纳入分析666名,儿童无HBs Ag阳性出现,抗-HBs阳性(≥10 IU/L)率达99.8%(665/666);抗-HBs阳性的儿童中,低应答(抗-HBs≥10 IU/L且<100 IU/L)率1.2%,中应答(抗-HBs≥100 IU/L且<1 000 IU/L)率34.0%,高应答率64.8%。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女童相比,男童全程接种Hep B后更易产生抗-HBs高应答(OR=1.396,95%CI:1.010~1.930);与采血时间距第3剂Hep B(Hep B3)间隔<60 d的儿童相比,间隔≥60 d的儿童抗-HBs高应答率更低(OR=0.326,95%CI:0.186~0.573)。结论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12月龄内全程接种Hep B后,产生的抗-HBs阳性率高。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抗-HBs高应答率随着采血时间和Hep B3间隔的延长而下降,男童抗-HBs高应答率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抗黄曲霉毒素B1(AFB1)的重链IgG2b亚型单克隆抗体,并建立黄曲霉毒素B1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FB1-BSA偶联物为免疫抗原,AFB1-STI偶联物为检测抗原,利用间接竞争ELISA筛选分泌抗AFB1单抗的细胞株,并对抗体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1株能分泌特异性抗AF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染色体数目为(90±10)条;所分泌的单抗亚类重链为IgG2b,轻链为λ;间接ELISA检测该株杂交瘤细胞分泌上清效价在1∶12800~1∶25600,纯化腹水效价为1∶105~1∶106。传30代及液氮中保存6个月,抗体效价稳定;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ng/ml,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05~5ng/ml,IC50为0.01ng/ml;与AFB1的结构类似物AFM1和化学结构有差异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和<1%。结论所制备的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