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季艳艳  姚善泾  张俊  关怡新  林东强 《化工学报》2005,56(11):2162-2165
脂肪酶(1ipase,EC.3.1.1.3)能够分解或合成甘油酸酯键.近年来,随着非水相酶学研究的进展,大大扩展了脂肪酶在有机合成、外消旋体拆分等方面的用途.到目前,有关游离及固体培养产脂肪酶的方法已有较多的报道.固定化技术由于在提高产品产率和简化下游分离过程等方面特殊的优越性,也被应用于固定化发酵胞外酶.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胺和烯丙基氯为原料,制备高纯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将第一阶段(叔胺化反应)分两步投料:第一步是二甲胺与烯丙基氯按物质的量的比为1∶0.5投料;第二步是继续滴加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投料比为n(二甲胺)∶n(烯丙基氯)∶n(氢氧化钠)=1∶0.5∶1.采用气相色谱和pH酸度计监控传统一步法与该合成方法,并以聚合产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的特征粘度衡量DMDAAC聚合性能.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体系维持pH≤l1,该合成方法所得DMDAAC中各杂质的含量均下降了60% ~ 70%,季胺化反应控制在6h为宜,PDMDAAC特征粘度稳定在1.6 ~2.2 dL/g,DMDAAC聚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非均相反应制备纤维素硫酸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液固比,引入搅拌,使体系的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都得到很大改进,由此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用正交试验进行了500 mL反应器制备条件的摸索,并将其逐步放大到1 L、5 L反应器中进行,确立了5 L规模的生产工艺条件。通过对不同规模下制得的硫酸纤维素钠产品在理化性质、制备微胶囊及在微囊化培养等方面对比较,表明研制过程有利于合成出高质量的硫酸纤维素钠,用于制备微胶囊。用NaCS-PDMDA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硫酸纤维素钠)微胶囊固定化黄色短杆菌,考察了葡萄糖浓度、摇床转速对黄色短杆菌生长和代谢谷氨酸的影响,确定了一个较优培养条件。胶囊平均生产能力达15.29 g /(Lh)(对微胶囊)。微胶囊固定化黄色短杆菌连续培养12批后,仍具有良好的代谢谷氨酸性能。  相似文献   

4.
NaCS/PDMDAAC聚电解质复合膜的制备及静态接触角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鸣明  姚善泾 《化工学报》2009,60(3):654-659
以纤维素硫酸钠(NaCS)为聚阴离子,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PDMDAAC)为聚阳离子,利用两者的界面反应制备了NaCS/PDMDAAC聚电解质复合膜。测量了复合膜表面静态接触角用以表征膜润湿性变化,研究了聚电解质浓度、分子量、反应时间等对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为亲水膜,静态接触角随NaCS浓度、PDMDAAC分子量增大而减小,随PDMDAAC浓度、反应时间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宋辉 《应用化工》2010,39(6):870-873
用自制的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季铵型淀粉基强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最佳反应条件为:接枝共聚反应引发剂用量为0.15%,m(淀粉)∶m(AM+DMDAAC)=3∶7,m(AM)∶m(DMDAAC)=7∶3,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50℃。产物对油田污水中油和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优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由丙烯酰胺(AM)、微晶纤维素(MCC)和凹凸棒土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咪二盐酸盐作用下进行原位改性,制备出一种新型絮凝剂PDAC。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得到的样品对高岭土模拟浊度水的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M的质量为基准,当体系初始固含量为20%,DMDAAC用量为40%,引发剂用量为0.3%,酸活化凹凸棒土用量为60%,MCC用量为8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 h时,PDAC的絮凝性能较佳,对高岭土模拟浊度水的浊度去除率为96.37%,该数据明显优于不添加DMDAAC的样品。对样品稳定性的测试表明,加入DMDAAC后,PDAC的储存稳定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吴畏  曹元桂 《广州化工》2013,(22):105-107
为探讨溶剂挥发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剂的工艺条件,本研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材料,二氯甲烷为溶剂,水为连续相讨论芯材与壁材比、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乳化剂浓度以及剪切乳化速度对毒死蜱微胶囊剂成囊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成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条件下,以二氯甲烷溶解毒死蜱,芯材与壁材的比(w/w)为1∶2,有机相与水相的比(v/v)为15∶105~20∶100,以1.5%羟乙基纤维素(MW:20000)为乳化剂,有机相和水相混合后在15000 r/min下高速剪切乳化分散6 min,在室温下搅拌直至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在此条件下所得毒死蜱微胶囊剂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8.5~8.8μm,包覆率在94.52%以上。  相似文献   

8.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放线菌酮微胶囊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材料,二氯甲烷为溶剂,水为连续相讨论芯材与壁材比、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及剪切乳化速度对放线菌酮微胶囊剂成囊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成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室温条件下,以二氯甲烷溶解放线蒲酮,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1,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0:100~25:95,以1.2%羟乙基纤维素(MW:20000)为乳化剂,有机相和水相混合后16000 r/min下高速剪切乳化分散3 min,室温下搅拌直至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在此条件下所得放线菌酮微胶囊剂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8.1~8.4 um,包覆率在92.01%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非均相反应制备纤维素硫酸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液固比,引入搅拌,使体系的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都得到很大改进,由此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用正交试验进行了500mL反应器制备条件的摸索,并将其逐步放大到1L、5L反应器中进行,确立了5L规模的生产工艺条件。通过对不同规模下制得的硫酸纤维素钠产品在理化性质、制备微胶囊及在微囊化培养等方面的比较,表明研制过程有利于合成出高质量的硫酸纤维素钠,并可用于制备微胶囊。  相似文献   

10.
王林 《广州化工》2022,(15):103-104
针对渤海某油田污水开展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类(PDDA)清水剂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针对该油田污水,PDDA类清水剂能起到良好的清水剂效果,注入浓度随清水剂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清水剂分子量的增加,产生的污油粘度增大,同时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也显著增强;只有分子量在合理区间才能满足在达到一定清水效果的同时对原油脱水效果无影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的大孔球形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大孔球形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PSC-AN,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扫描电镜测定表明,所制备的PSC-AN有较为规整的球形结构和较大的孔径。PSC-AN的红外光谱显示,环氧化后,PSC的环氧基特征峰消失,证实其参与了环氧化反应。通过环氧纤维素的胺化,制取了含有苯环的大孔球形阴离子交换树脂PSC-AN。测得其粒径为0.45 mm,总交换容量为1.04 mmol/L。  相似文献   

12.
莫名月  李国明 《广东化工》2009,36(5):127-128
文章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得到以利福平(PEP)为核,壳层材料次序为CS和CMCNa交替的多层复合载药微囊,并考察了微囊的释药机制和囊材层数对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层复合微囊球形规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约为8.44±454μm。药物被很好地包埋在多层微囊囊芯中,释药方式主要以扩散作用进行,囊材层数增加,药物的缓释性能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海藻酸钠-壳聚糖交联法制备微胶囊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p H值和温度对微胶囊粒径、形态和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实验室制备微胶囊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1.5%,壳聚糖浓度0.75%,氯化钙浓度5.0%,壳聚糖溶液的p H值和温度分别为5.4和25℃。  相似文献   

14.
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以棉浆粕为原料、以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制备了纤维素海绵,探讨了成孔剂用量对纤维素海绵形态结构、孔隙率、吸水性、保湿性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孔剂用量的提高,所制得的纤维素海绵平均孔径变大,孔壁变薄,通孔增多,但成孔剂用量过多时,海绵孔壁会产生轻微断裂。此外,随着成孔剂用量的提高,海绵的孔隙率及吸水保湿性提高,拉伸强度则有所下降,综合考虑海绵的性能及成型过程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当成孔剂用量为纤维素溶液的3倍为宜,所得纤维素海绵的孔隙结构均匀饱满、综合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5.
曾淼 《广东化工》2010,37(6):21-22,25
以自制的大孔球形纤维素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与L-缬氨酸反应制得了大孔球形纤维素缬氨酸衍生物PSCE-AD,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树脂粒径均匀、球形规则、来源广泛、制备简单,可作为一种交换剂使用。  相似文献   

16.
复乳法制备大孔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在不使用乳化剂和致孔剂的条件下采用两亲性聚合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制备大孔微球,确定了形成大孔结构的必要条件及孔径的控制方法,并对大孔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两亲性聚合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能较好地稳定乳液进而形成贯穿孔结构,而选用疏水性聚合物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时只能制备出单腔室结构的微球;当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在1:4~1:2、油相溶剂去除分两步时,能形成孔径在100 nm以上的大孔聚合物微球,大孔微球的孔径随着初乳化速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高伟  庞煜霞  楼宏铭  邱学青 《精细化工》2013,30(12):1366-1369,1388
考察了3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NKA-9、AB-8、H103对木质素磺酸钠的吸附能力,发现极性树脂NKA-9的吸附量大于弱极性和非极性树脂。进一步以NKA-9极性树脂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静态吸附和脱附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和酸性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吸附量随着木质素磺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吸附在180min后达平衡。脱附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溶液更有利于木质素磺酸钠的洗脱。对脱附样品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和官能团分析发现,高酚羟基含量,低羧酸基和低磺酸基含量的木质素磺酸钠分子更容易被极性树脂NKA-9所吸附。  相似文献   

18.
李奔  朱光明  李素琴 《中国塑料》2019,33(2):138-143
综述了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拉伸方法、成孔剂方法以及纺丝方法,详细介绍了ePTFE在化工、纺织、医学、机械与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有序大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改性聚苯乙烯(PS)乳胶粒,利用PS乳胶粒自组装制得胶体晶体(“蛋白石”)微球,通过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了有序大孔SiO2(“反蛋白石”)微球,通过SEM对改性PS乳胶粒、胶体晶体微球和有序大孔SiO2微球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PS乳胶粒呈单分散性,粒径为317 nm;胶体晶体微球表面PS乳胶粒排列有序;有序大孔SiO2微球表面呈有序多孔,其孔呈六边形,孔径分布均一,约为200 nm。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讨论了在孔强酸性七乙烯系阳性交换树脂的工艺主没交联度、不同致孔剂对其 性能的影响。通过大量实验和数据找出生产大孔树脂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