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传统低品位热驱动制冷空调不能连续工作且制冷效率低的问题,以热力学原理为基础,提出一种低品位热驱动吸收-压缩制冷新流程,自行搭建用于测试操作参数对新型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台,在定流量(热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和冷媒水流量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吸收制冷系统相比,新型吸收-压缩制冷系统不仅可以高效利用低品位热源制取高品位冷量,而且还扩宽了吸收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
依据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及实验室设计相关要求初步选取制冷机组类型,根据实验室负荷计算确定制冷机组的容量,采用变频与定频相结合技术选取匹配的制冷机组.通过极限低温工况试验、工况调整速度试验检测制冷机组的匹配性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能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频与定频相结合技术比定频机组在冷量测试时节能13%以上.合理高效的匹配制冷机组有助于改善各种工况的稳定速率,同时有效地控制制冷系统能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3.
对冷板冷藏车中冷凝器建立了动态分布参数模型,并与蒸发器、压缩机及热力膨胀阀模型联立求解,得到了制冷系统运行的动态仿真解.分析了冷凝器迎面风速和进风温度对制冷系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冷凝器进风温度下,迎面风速的改变将对制冷量、制冷系数及充冷时问产生影响;冷凝器进风温度对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有一定影响,建议在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4.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冷方式,可以利用低品位热能提供冷量,因此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目前,吸附式制冷技术在太阳能热利用、工业余热利用等中低温余热领域已有应用,但对低于60℃热源的利用实例较少。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所需的驱动热源温度是扩大吸附式制冷系统使用范围的重要手段。吸附式制冷系统所需驱动热源温度与系统循环方式、吸附剂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从二级/多级吸附式制冷循环、表面酸性强度与孔结构等影响吸附剂再生温度方面阐述了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多级循环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降低装置的驱动热源温度,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低再生温度吸附剂能够拓宽吸附式制冷装置的驱动热源温度范围,吸附剂的脱附温度与表面极性、酸性、孔结构等参数有关,对吸附剂进行改性,吸附剂极性弱、酸性低的表面特性有利于降低脱附温度。另外,还介绍了数据中心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技术。开展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的研究为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节能》2017,(4)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电厂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烟气,目前该高温烟气未得到合理利用。根据吸附式制冷原理,利用电厂烟气余热加热吸附床,驱动吸附式制冷循环,代替传统空调系统给电厂脱硫控制室提供冷量。研究发现从第四年开始吸附式制冷系统总投入低于空调制冷系统,每年节省16.4万元,不仅能够实现废热再利用,而且实现了节能。  相似文献   

6.
邸雪梅 《中外能源》2013,(10):84-89
中国石化(SINOPEC)某乙烯装置处理量为640kt/a,主流程为前脱丙烷前加氢、双脱丙烷流程,制冷系统为三元混合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在为分离系统提供冷量.满足一些低温精馏塔再沸器加热需求的同时.还通过冷剂的预冷及过冷,有效回收工艺物流的冷量。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及其他相关优化软件,建立该乙烯装置分离系统和制冷系统的工艺模型,并利用模型分析在当前工况下,脱乙烷塔进料分配量发生变化时,对该塔、冷箱及制冷系统的影响.根据本装置特点,进行脱乙烷塔和三元制冷系统的联合操作优化。将脱乙烷塔的三股进料量分别由45t/h、35t/h及70t/h调整为45t/h、45t/h及60t/h,同时适当降低三元冷剂缓冲罐VB-465的压力,以带走从脱乙烷塔进料物流侧额外回收的冷量,并将这部分冷量用于脱甲烷塔及乙烯精馏塔的冷剂用户。优化调整后,最终减少三元制冷压缩机功率消耗约1117kW,每年节省操作成本505万元,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开发空调设备冰蓄冷制冷系统一项重要的节电措施北京307信箱21分箱蔡君贸蓄冷空调技术是在用电的低谷时间开动制冷设备,将水制成冰块或低温冷水,待用电高峰时关闭制冷设备,使冷量逐渐释放出来,达到全天都能够制冷的结果。空调蓄冷系统相似于一个热交换器,其蓄能...  相似文献   

8.
对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发展方向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报道,认为提高制冷循环性能指标、提高制冷设备的传热性能是制冷节能的重要措施。提高制冷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实现运行工况最佳化,可大大降低能耗。国内外都在争先开发节能型制冷系统和采用新的部件,引起普遍关注的制冷系统有吸收式制冷、磁性制冷和太阳能制冷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船用柴油机余热回收效率,利用MATLAB对朗肯循环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建模及热力学分析,确定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阶段中废气温度、高压发生器温度、低压发生器温度对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朗肯循环最佳工质为水;升高初温、初压和降低背压可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随着废气温度增加,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增加,制冷性能因数降低;随着高压发生器温度升高,制冷量降低,制冷性能因数降低;随着低压发生器温度降低,制冷量增加,制冷性能因数降低;应根据不同环境及场合要求,调整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0.
张垚  张世双  姜曙  王虹  薛永飞 《节能》2022,(9):30-32
常见的汽车空调在制冷过程中需要压缩机介入,增加了能源消耗和尾气的碳排放量。结合汽车散热器和吸收式制冷系统,提出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系统将吸收式制冷发生器分为高、低温两部分,利用上、下水室温差实现两级解吸,实现汽车内部的快速制冷降温,并选用R134a与[Hmim][Tf2N]替代传统制冷工质对,简化制冷装置,提高循环倍率。结果显示:与传统制冷空调相比,设计的制冷空调系统对能源的依赖度降低,制冷性能好,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卷烟制造工厂在过渡季节需开启制冷机组,为组合式空调机组提供低温冷冻水以确保工房温湿度指标合格,导致制冷机开启周期增长,使整个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等设备的电耗增加。某卷烟厂在动力中心制冷系统中研究并引进Free cooling(自然冷却)系统。通过系统设计与改造,在过渡季节通过利用冷却塔供冷的方式降温,不仅达到控制工房温湿度指标的目的,同时减少了大功率制冷机组的开启时间,节省了运行费用,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达到节能降耗的经济运行目的。开展Free cooling系统在制冷系统经济运行中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喷射与电压缩联合制冷系统,其既可以利用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又可以利用电能驱动压缩式制冷,可提高太阳能与辅助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对该系统中以R141b作为制冷工质,采用斜盘式压缩机的辅助电压缩制冷系统进行了理论循环计算与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辅助电压缩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达到2.53。与传统的辅助能源应用方式相比,该辅助电压缩式制冷系统能更高效地利用常规能源,提高新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综合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当地小型太阳辐照气象站的实测数据,对该辐射条件下不同集热器的热性能进行试验对比,且对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集热器的高性能、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和冷却水温条件等是呼和浩特地区应用太阳能吸收制冷的保证。在文章所计算的条件下,系统总效率达0.473。文章的研究结果对呼和浩特地区大规模应用太阳能吸收制冷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冷量输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吸附制冷技术能否用于空调领域的关键。本文在介绍双(多)床交替吸附制冷和旋转式吸附制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吸附制冷冷量输出品质评价指标,即冷量输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析表明,双(多)床交替系统冷量输出周期长、连续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难以满足空调等领域的用冷要求;而旋转式系统冷量输出周期短、连续性和稳定性好,使得吸附制冷方式对空调领域的适用性大为提高。旋转式吸附制冷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吸附制冷方式。  相似文献   

15.
真空集热型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提高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集热性能。提出了采用真空集热管式吸附床的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并对选择吸收式和直接吸热式的真空集热制冷系统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这两种系统均具有较高的制冷性能,前者宜以沸石-水为制冷工质对,而后者则宜采用活性碳-甲醇工质对。分析了工作参数对这两种真空集热型制冷系统的影响,并对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节能》2021,40(4):77-79
制冷系统对环境温度的调节,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制冷系统发生泄漏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出现制冷效果差甚至无法制冷等问题,还可能造成制冷系统其他部件的损坏。制冷系统出现泄漏时,及时、快速对泄漏位置进行分析与排查十分重要。阐述制冷系统泄漏的主要原因,综述制冷系统泄漏检测方法的应用现状,并对泄漏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制冷系统泄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气体压缩制冷装置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体液化和分离(例如从空气中分离氧与氮)技术中,要求很低的温度。根据冷量(火用)与温度的关系,当温度越低时,冷量(火用)越大,也就是说为了维持较低的温度,需要消耗大量的功。随着温度的降低,制冷装置的成本就急剧上升。通常蒸汽压缩制冷装置的温度极限为-100℃,温度更低时,就常常采用以气体作为制冷剂的气体压缩制冷装置。本文讨论这种装置的(火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四态制冷新型中央空调系统,将太阳能制冷,超声波喷淋微波能制冷及燃气燃油制冷结合在一套采用超声波蒸发的多能源驱动的溴化锂制冷空调机组上,同时在晚上谷电时把冷量储存起来,供白天制冷使用,即储冷制冷.  相似文献   

19.
李前辉  罗宏雷  金骥 《节能技术》2012,30(2):116-119
研发了一种以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将其贮存在"绿色蓄电池"的超级电容组中,通过无线芯片对单片机进行系统控制,驱动半导体制冷模块、高效排风模块运作,从而达到在不发动汽车状态下,实现车内降温目的的便携式远程智能控制汽车制冷系统模型(产品初级研发)。由于该系统制冷无须启动汽车发动机,通过无线遥控操作,对超级电容组中贮存的能量智能分配,在用户进入车辆之前即可对车内进行强力有效排风、制冷,具有环保、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吸收扩散式制冷系统的特点,将生物质能引入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为制冷系统提供能量。对生物质能吸收扩散式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出一些制冷工况参数对循环COP影响的曲线,为生物质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