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研究了IPV6网络中常用的几种主流技术——路由协议、路由重分布及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设计出一个综合的IPv6校园网方案,并在GNS3模拟器上搭建了一个模拟网络环境,完成了该校园网络通信的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2.
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研究了IPV6网络中常用的几种主流技术——路由协议、路由重分布及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设计出一个综合的IPv6校园网方案,并在GNS3模拟器上搭建了一个模拟网络环境,完成了该校园网络通信的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3.
由于IPv4的广泛部署,IPv6取代IPv4必将经历一个两种协议共存与互通的时期。文章对从支持IPv6的路由协议OSPFv3和对现在主流的几种从IPV4过渡到IPV6的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当前的网络环境,设计有代表性的利用OSPFv3路由技术完成IPv4/IPv6网络互联的方案,实现了纯IPv6网络跨IPv4网络互联。最后给出了隧道配置步骤及详细的配置命令。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介绍了移动IPv6技术和原始IP技术,以及对三角路由问题的解决,通过对两种技术的网络吞吐量、包延迟时间以及包抖动率的对比,阐述了移动IPv6路由技术的优越性,并针对当前移动IPv6技术的切换延迟以及返回路由测试机制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全IP通信互联的路由方案。介绍了传感器节点的IPv6地址格式以及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基于所提出的IPv6地址格式,提出基于链路层的全IP传感器网络路由实现方案,同时采用侦听相邻节点下一次信道采样时间的方法提高路由效率以节省传感器网络功耗,并对实现路由方案的精简IPv6协议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分析了此方案的能量消耗以及数据延迟等性能参数,验证了此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罗辉琼  聂瑞华  郑凯 《微机发展》2010,(3):132-135,139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IPv4和IPv6技术及IPv4向IPv6过渡的转换机制。在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的网络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校园网IPv6整体升级方案及纯IPv6子网建设方案,其中包括有校园网升级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大学城校区纯IPv6子网建设、三校区IPv6地址规划、IPv6路由设计、接入主干网设计等,并进行了相关的部署实施,实现了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7.
基于IPv6的校园网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IPv4和IPv6技术及IPv4向IPv6过渡的转换机制。在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的网络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校园网IPv6整体升级方案及纯IPv6子网建设方案,其中包括有校园网升级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大学城校区纯IPv6子网建设、三校区IPv6地址规划、IPv6路由设计、接入主干网设计等,并进行了相关的部署实施,实现了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IPv6路由追踪技术匮乏,以及IPv4路由追踪技术不能直接移植到IPv6网络环境中的问题,根据IPv6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包标记的IPv6攻击源追踪方案。该方案在原有IPv4概率包标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改进,重新规划标记区域,分别在IPv6的基本报头和扩展报头上划分合适的标识域和信息域,既解决标记空间不足的问题,又能规范标记信息的存放秩序;采用动态标记概率,区分对待未标记数据包和已标记数据包,解决标记信息覆盖问题,同时,优化标记算法,实现IPv6网络环境下路径追踪的快速、准确。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追踪攻击源,且效果优于原IPv4追踪技术。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小城市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比较迟缓,主要原因是对IPv6路由协议认识不足,缺少组网实践经验和工程技术指导。文中详细阐述了IPv6单播路由协议具备的新特性和工作机制,包括常用RIPng、OSPFv3、IPv6-IS-IS和BGP4+,使用思科仿真软件平台分别应用上述几种路由协议开展不同场景下的组网应用,设计了典型网络方案,给出了配置中的关键代码并分析了路由协议的运行状态和路由信息。仿真实验验证了IPv6单播路由协议的新特性,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实用价值,有助于促进现实IPv4网络向IPv6过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WSN与IP网络的结合是当前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针对IPv6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结合的标准全IP方式,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组织、路由以及地址分配方案,提出了基于群树结构的组网、路由以及地址分配方案,实现了IPv6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紧密结合,并用NS-2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
IPv6地址路由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v6协议是在IPv4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为了解决现有网络问题的协议。其地址路由机制是下一代网络运行的基础。该文介绍了IPv6协议现有的地址路由的一些机制和标准,在这些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今IPv6路由的热点问题,并参考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文档,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进行了概括描述和分析。最后对于目前研究的方向和解决方法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网络是基于IPv4的,但是IPv4的种种局限性限制了网络的持续高速发展.这时候IPv6被开发出来作为IPv4的替换品.IPv6有很多的优势,例如巨大的地址空间、自动配置机制,简化的报头结构、内置IPSec,扩展报头以及对流标签的支持等.但是,IPv6中的安全漏洞也陆续被发现.路由报头是一种扩展报头,可以让一个IPv6源地址经过若干中间节点之后到达目的地址.路由报头可以使攻击者绕过安全系统的访问控制检查,访问到受保护的内部主机.介绍了一种解决IPv6路由报头安全漏洞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6路由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当前路由器的体系结构没计。深入研究了网络处理器的技术特点,给出了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6路由器的设计方案,阐述了此方案在路由查找、报文交换、阻塞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讨论了IPv6路由器软件的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14.
IPv6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石,已经越来越多地部署在网络环境中.而利用基于IPv6技术的访问控制列表,则可以为IPv6网络提供强大的安全部署和实施方案,可以应用到对路由策略中过滤路由信息、对数据流进行IPSec加密传输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柳雄  陈建 《网络与信息》2012,26(3):34-34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取代IPv4已成必然。IPv6网络的部署与推广将面临诸多困难与选择,IPv6网络路由的规划设计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武汉纺织大学校园网IPv6路由设计与部署为实例背景.对IPv6园区网的路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移动IPv6为IPv6网络提供移动性支持,移动IPv6路由优化消除了移动IP中移动节点和通信对端存在的三角路由问题。但同时,移动IPv6也引入了一些安全上的威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路由优化中的绑定更新的授权和认证问题。传统的返回可路由机制和CGA生成家乡地址的方法仍然存在安全上的问题,在CAM-DH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增强方案,提高了安全性,优化了计算负载和报文交换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旧校园网络问题的差异,对新校园网络采取IPv6技术,而旧校园使用IPv4技术,以上两者的连接使用双栈IPv4/IPv6过渡技术,校园网的三层设备均同时执行IPv4路由协议与IPv6路由协议。查询域名系统DNS能够明确双协议栈主机中目的主机的具体地址,而双栈终端IPv4与IPv6网关均分布于汇聚三层交换机中。以上校园网络建设方式具有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减少周期短等特点,对于校园网络建设来说综合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IPv6技术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如何部署高效而稳定的IPv6网络也已成为当前研究及应用的热点。该文在对IPv6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应用广泛的OSPF动态路由协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与近邻关系的建立过程。在文章的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IPv6试验网实例,介绍了OSPFv3路由协议在IPv6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凤  宋玲 《微机发展》2007,17(10):147-149
介绍BGP/MPLS IP VPN技术,又称三层MPLS VPN,它使用BGP进行路由信息的分发和使用MPLS进行包转发,具有较好的服务质量。重点分析BGP/MPLS IP VPN网络在IPv4和IPv6中的应用,并对基于Carrier of Carrier VPN的BGP/MPLS VPN的IPv6扩展方案进行研究,此方案提供了运营级的解决方法,并能利用现有的IPv4资源,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
代理移动IPv6移动节点发生域内切换时,存在着重建路由优化路径时延长、切换开销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路由优化方案.在移动节点即将发生域内切换时,由新接入的移动网关发起切换,减少了切换过程中本地移动锚点的参与,在移动节点接入新网络之前完成优化路径的建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案在切换时延和切换开销方面的性能优于原有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路由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