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石灰石矿山开采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讨论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矿山开采对景观和动植物影响、矿山开采对水土流失影响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石材产业发展极为迅速,石材矿山露天开采环境影响评价数量与日俱增.本文在石材矿山露天开采项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政策法规要求,重点对生态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供石材矿山露天开采影响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石材产业发展极为迅速,石材矿山露天开采环境影响评价数量与日俱增。本文在石材矿山露天开采项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政策法规要求,重点对生态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供石材矿山露天开采影响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黎黎 《山西建筑》2011,37(13):23-24,29
以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理论为基础,提出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景观生态方法和设计的景观生态学思路,对规划中的生态基础理论、规划原则、规划途径等进行了研究,进而形成生态规划理论框架和理论要点,建设健康、有序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城市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要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城市住宅类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特点,在总结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经验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对建设项目影响与项目内部影响的角度提出了评价要点.外部环境对评价项目的影响,评价标准的变化、项目地块土壤是否适合居住区要求、外部大气污染源和噪声源对项目影响是重点;项目内部影响应重点注意项目自身产生噪声和振动设施的影响.针对不同的评价要点,提出了环境监测与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森林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损益的前沿和热点,森林景观承载了社会文化、生产、生态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北京市森林遥感图像和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与景观多样性相关的指标,构建城市森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森林综合质量,分析北京森林景观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近年来,森林景观规模增加促进了北京市三生空间的融合,加快了森林生态资产的正向增长。北京市森林景观保护与修复工作已从增加规模阶段转变为提升综合质量阶段,中幼林和成、过熟林是未来改造提升的重点。持续实施碳汇造林、营林工程,提升森林景观多样性,是森林保护、修复与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军用机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确定了机场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确定了机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次分类,并在调查生态环境现状、掌握单因素影响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从机场选址时的生态保护要求、严格控制林木砍伐、机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要求、机场进入湿地时的要求、机场附近野生动物的保护要求等方面研究了生物及其栖境的环境保护,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的保护措施。这些都为机场选址阶段进行全面环境影响评价和进行机场环境保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贺洋  李倞  徐昉 《中国园林》2022,38(10):80-85
博尔塔拉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正面临着因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干扰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生态系统变化与城市建设发展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对生态脆弱的西北干旱地区进行全面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作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依据。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数据,对博尔塔拉河流域进行流域划分,以子流域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单元,联用Arc GIS、Fragstats和Geo Da软件计算得到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对博尔塔拉河流域进行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内大面积草地、湿地、森林等类型的退化是造成景观生态风险恶化的直接原因,这和第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无序垦荒、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干扰有极大的关系。2010—2020年,随着国家对生态治理的高度重视,多种防治手段并行,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大幅度降低,整体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值呈降低趋势。整个研究期间,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与部分退化并存,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景观生态安全情况不容乐观。未来建议从改善产业结构、推动绿色经济体系发展入手,同...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及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背景下,科学实效的景观影响评价成为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管理的制度性工作。以科学、技术和应用3个层面建构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的逻辑体系:首先,明确景观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内涵及边界;其次,建立景观影响评价的技术流程,多约束条件下划定景观类型区与评价单元,识别景观特征,提取评价要素;第三,以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优势度排序判定景观扰动风险度;最后,综合提出敏感性、扰动性、价值性和美学性四方面的建设项目影响评价体系,并结合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薛家岛景区某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来实现场景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公路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守杰 《四川建筑》2002,22(2):23-24
重点分析了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识别 ,提出了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并探讨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重视的 4个问题 :评价因子权值、公路环保措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累积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王厚义  汤振兴 《山西建筑》2009,35(7):354-355
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景观和高速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概念,然后针对高速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视觉影响评价主客体分析的方法,并总结了高速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模型,最终将高速公路建设对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刘飞舞 《中外建筑》2011,(1):108-110
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热情的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本文旨在研究城市生态公园在改造设计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策略。整个研究将以城市生态公园的改造设计为主体进行研究分析。城市旧生态公园目前面临着缺乏与城市的有机联系:公园个性缺失:景观空间结构简单、类型单一:公园原有要索丰富但景观效果及功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湘潭市杨梅洲旅游景点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公园与城市开放空间的融合,公园个性特征塑造以及以景观空间重构,原有要素的有机更新等策略,以期为城市旧生态公园改造设计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生态旅游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保护好旅游资源,实现土地的优化利用,对旅游区进行空间发展规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海南省保亭县为研究对象,根据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的评价原则,以旅游资源系统、旅游生态系统和旅游支持系统三个系统构建区域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体系中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ArcGIS平台,对旅游资源、生态要素、社会经济等要素进行缓冲、空间插值等一系列分析,最后将单因子评价结果叠加得出生态旅游适宜性分布图,将研究区域分为生态旅游最适宜区、适宜区、中等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进行空间规划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帮助公众更好的了解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威胁,从而让公众能够充分的参与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状况的监管中。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和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环境工程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对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社会影响评价相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而言在我国发展的相对滞后状况,提出当前发展的重要时代意义,并探讨关于其范式界定、评价变量选择以及和公众参与的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最后提出社会影响评价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社会影响评价相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而言在我国发展的相对滞后状况,提出当前发展的重要时代意义,并探讨关于其范式界定、评价变量选择以及和公众参与的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最后提出社会影响评价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文章从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视觉方面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一般景观视觉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以苏州寒山寺景区为例.探讨了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新的可行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洲生态度假酒店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背景和良好的度假景观设施,是非洲地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走访最具代表性的六大非洲生态度假酒店,从特色场地认知、景观空间构成、景观微空间设计、景观建筑风貌营造四个层面对这些度假酒店生态化的景观规划进行总结与归纳,旨在为国内生态旅游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朝阳  段艳宇 《四川建材》2009,35(2):336-338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起源与发展及开展的目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国内外的开展情况剖析现阶段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立法、指标体系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之后,提出了未来我国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框架,包括SEA的实施主体、评价对象、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评价方法,为我国后阶段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开展SEA工作提供参考,为科学决策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以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旨在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起源与发展及开展的目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国内外的开展情况剖析现阶段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立法、指标体系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之后,提出了未来我国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框架,包括SEA的实施主体、评价对象、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评价方法,为我国后阶段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开展SEA工作提供参考,为科学决策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以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