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分析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特点的基础上,以安徽某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干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例,介绍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技术装备的工艺流程、系统配置、技术优势。实践证明,该技术不仅可在污水厂内将污泥含水率从98%左右一次性降至40%以下,实现了脱水干化一体化和污泥减量化,而且污泥含水率可以在30%~60%灵活调节,满足中小型污水厂污泥处置出路多元化对接的实际需求,在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干化工程的设计与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按照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选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以污水厂浓缩污泥为起点,比较了3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深度脱水+填埋、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从碳减排的角度提出了最优选污泥处理处置的全流程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浓缩污泥VS含量在50%~65%时,从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看,深度脱水+填埋路线是高碳排放处理处置方式,且会产生二次污染,应尽量避免;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和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路线的碳排放强度仅为深度脱水+填埋碳排放的约20%,且后者略低。研究认为,浓缩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干化焚烧,残留的焚烧飞灰建材利用是最佳的碳减排处理处置技术路线,且当浓缩污泥VS含量和污泥脱水后含水率达到一定要求时,可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碳中和,应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汽车制造行业表面处理及涂装工序废水处理产生大量物化污泥,因其含有重金属离子、油脂等污染物,属于危险废物,对其进行脱水干化深度减量可有效节省污泥外运处置成本。本文以某大型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客车废水处理站物化污泥脱水干化工程为例,介绍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在汽车涂装废水污泥脱水干化领域的应用情况,经该技术装备处理后,污泥含水率可从含水率95%一次性降至20%以下,相比传统污泥脱水工艺,实现污泥减量75%,同时对恶臭及粉尘进行了有效控制,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浮渣、盐泥、煤粉等混合污泥,采用污泥浓缩、离心脱水、污泥干化等技术,将污泥含水率从99%处理至15%,后进行无害化处置。详细介绍了污泥干化系统的工艺设备,并对污泥干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改进。整套污泥处置工艺在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应用非常成功,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太明 《净水技术》2020,39(z1):143-146
介绍基于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的污泥脱水干化减量系统解决方案。与传统的污泥脱水+干化"两段式"工艺相比,该技术方案进行了全面创新,攻克了污泥等物料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难题,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0%~99%一次性降至30%以下,具有技术领先、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环境友好、智慧高效等特点与优势,符合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水厂污泥避免了其他方式处置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是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置手段.污泥入窑前的干化脱水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和电能,导致成本偏高.采用化学调质及机械压滤的深度脱水方式,先将污泥含水率降到55%以下,避开污泥的粘滞区,再采用废烟气余热进行干化,则可显著降低污泥脱水的成本.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污泥化学调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污泥深度脱水和普通脱水的区别,以期为污泥化学调质和深度脱水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成才 《广东化工》2011,38(7):102-103
在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东莞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多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分析了多种污泥处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建议采用污泥高干深度脱水+生物干化+烧制水泥工艺和污泥脱水制粉工艺做为东莞市污泥处置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不断发展,污泥处置将从传统的卫生填埋向污泥干化焚烧或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设备采用低温真空干化原理,可以一次性将污泥的含水率从98%左右脱水干化至30%~40%,为后续的焚烧或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池州市前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通过引进该项技术,实现了在一套设备内干化污泥的目的,出泥含水率小于40%。  相似文献   

9.
广州越堡水泥协同处置城市干化污泥项目采用“污水处理厂内干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路线,市政污泥经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水+电热干化后,污泥最终含水率降至40%以下;干化污泥再经协同处置系统卸料、输送、破碎、喂料、除尘除臭,处置城市干化污泥量达600t/d,折算处置含水湿污泥约1 800t/d,技术优势明显。污泥处置系统运行以来,二噁英排放量为0.037ng TEQ/m3,远低于国家标准排放限值0.1ng TEQ/m3;年节煤约4.4万吨,节煤收益>3 750万元,按照吨烟煤排放CO2 2.0t估算,年可减排CO2约8.8万吨。  相似文献   

10.
干燥机用发电厂锅炉尾气余热对城市污泥干化处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斌 《辽宁化工》2014,(3):269-271
采用干燥机设备嵌入到发电厂锅炉烟道尾气处置系统,利用发电厂锅炉烟道尾气余热,对城市污泥进行干化脱水,干化脱水后的污泥与煤按10∶3的比例混合后,一同进入发电厂锅炉焚烧发电。同时,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污泥热干化处理的原理及优势性,通过对比分析,选定低能耗、环保性的太阳能干化工艺,在此技术框架下,使用Fecl3与阴离子型的PAM联合的化学方法对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而后,再利用自制的太阳能-热尾气联合干化装置对污水进行热干化处理,并采用焚烧实验方法,确定污泥与煤的最优掺比。最后,通过掺烧过程中污染物含量的监测分析,验证了该处理技术的环保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増加,导致我国市政污泥产量逐年增长。污泥处置已成为城市管理者非常头疼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市政污泥特性出发,简要介绍了厌氧消化、污泥干化、机械脱水等现阶段市政污泥处理技术,以期为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工艺参考,使得污泥处置技术在国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污泥产量逐渐增长,无害化处置短板明显、形势严峻,污泥脱水-干化-焚烧日趋成为主流工艺路线。文中以该工艺路线的碳排放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各环节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计算与分析,对比了三种不同的市政污泥"脱水-干化-焚烧"工艺路线的碳排放区别。结果表明,在碳排放总量方面,相对两种传统"两段式"工艺路线,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焚烧工艺碳排放可减少20%左右,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足迹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与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套集化学调理、机械脱水、热干化、堆肥一体化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能将污泥的含水率从95%~97%的一次性降到55%以下,体积减小45%,污泥含固量增加低于10%。实现了源头控制污泥的含水量,为污泥的后续处理处置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对污泥干化焚烧工程的运行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为实践依据,介绍污泥脱水精确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根据在线采集的进泥流量信号、污泥进出浓度信号,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每台污泥脱水机的加药量,通过控制加药螺杆泵频率改变加药泵的流量,进而精准控制出泥含水率,节省药剂使用量,保证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越来越受到重视,污泥干化焚烧工艺作为最终处置路线之一,在国内开始尝试工程应用。文中介绍了核心技术引进日本的污泥搅拌筒直接干化+回旋焚烧炉工艺技术路线在常州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的应用;这也是该工艺国内首个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7.
次瀚林  王先恺  董滨 《净水技术》2021,40(6):77-82,99
碳足迹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技术能耗评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文中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对干化-焚烧、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厌氧消化-深度脱水-干化-焚烧3种基于焚烧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进行碳足迹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干化-焚烧技术路线净碳排放量最低.厌氧消化虽然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污泥有机质偏低,污泥单独厌氧产气率低,沼气利用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弥补该过程的消耗.污泥干化和脱水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较大,因此,优化热源、减少药剂使用可以实现碳减排;另一方面,推行污泥与城市有机固废高效协同厌氧,提高沼气产率,增加碳汇,也可以减少总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8.
污泥干化是利用热物理的原理对污泥中的水分进行排除,从而达到干燥污泥、缩小污泥体积、提高污泥热值的目的。应用自然热源的干化过程称为自然干化,主要包括污泥干化场、太阳能干化床、生物干化和芦苇干化床。使用人工热源的干化过程为人工干化。本文对各种干化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污泥干化技术的比较与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新鲜脱水污泥和临时堆置污泥的泥质特性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不同类型污泥适宜处理处置方式进行了探讨。由于经过了不彻底的厌氧消化和自然干化过程,堆置污泥性状变得致密黏稠,脱水性能变差,卫生条件严重恶化。新鲜脱水污泥堆置半年后含水率由83%降低至28%,有机物含量由66%降低至56%,养分含量略有降低但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重金属富集现象。新鲜脱水污泥可根据泥质特性和最终出路选择适宜的处理处置技术路线,而堆置污泥可供选择的处理处置方式较为有限,因此对新鲜污泥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运用微波法处理剩余污泥成为研究热点,剩余污泥具有产量大,处理处置费用高等特点,并且当中含有包含大量未稳定的致病微生物与有毒有害元素,微波应用到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上,一方面会让污泥更高效的加热水解,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性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微波处理技术不需要投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会对污泥的后续处理带来二次污染。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微波处理污泥技术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微波热解污泥技术、微波破解污泥细胞壁技术、微波污泥脱水干化技术、微波辐照与碱联合处理污泥技术。并针对微波法处理处置污泥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身的见解,以期促该方法的工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