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市立体绿化的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咏梅  李智琦 《园林》2013,(6):24-27
作者通过对广州多种立体绿化模式的滞尘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滞尘能力大小依次排序,植物种类分别是簕杜鹃>薜荔>马缨丹>希茉莉>佛甲草>绿景天>爬山虎>绿萝,最大的滞尘量是最小的12.5倍。表明植物叶片的滞尘量与叶片的表面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叶片表面被毛等。按滞尘总量大小依次排序,分别是简易草坪式屋顶、高架桥和人行天桥绿化、墙面绿化和桥壁绿化,表明滞尘总量大小受到叶面积指数和绿化面积的影响较大。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城市立体绿化的植物规划,并为评估城市立体绿化的生态效益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滞留颗粒物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规律,选择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60种绿化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同一开敞式的环境条件下,对单位叶面积7d与14d的滞尘量与滞尘累积量、整株植物滞尘量分别进行分析,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植物滞尘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对乔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比较,植物个体之间滞尘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落叶乔木银杏(1.619g/m2)是绦柳(0.079g/m2)的20倍多;常绿乔木雪松(3.405g/m2)是油松(0.663g/m2)的5倍多;小叶黄杨(6.102g/m2)是紫叶小檗(0.312g/m2)的19倍多。2)对乔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累积量进行分析,园林植物14d滞尘量与7d滞尘量相比,都呈现增加状态,刺槐、毛白杨、栾树、七叶树、紫荆、红丁香、金银木、紫薇、紫叶小檗、天目琼花等11种植物累积量最多,增加1倍以上的滞尘量;而臭椿、北京丁香、樱花、雪松、白玉兰、金钟花、木槿、钻石海棠、卫矛等植物累积量较少,都仅仅增加了1%不到的滞尘量。3)按照滞尘能力大小进行分类,乔木中,圆柏、银杏、毛白杨与刺槐属于高滞尘能力植物;灌木中,胡枝子、榆叶梅与木槿属于高滞尘能力植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61-66
研究了大同大学校园中绿化乔木和灌木的滞尘能力,选取了校园中常见的12种乔木和11种灌木,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不同,乔木的滞尘能力的大小排列如下:糖槭>蒙古栎>金枝槐>稠李>山楂>杏树>紫叶李>碧桃>五角枫>新疆杨>国槐>旱柳;灌木滞尘能力大小顺序是刺玫>丁香>榆叶梅>大叶黄杨>珍珠梅>金叶榆>锦带花>紫叶小檗>黄刺玫>水蜡>连翘。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植物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的滞尘作用,以南京市6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并对叶表微结构特征及滞尘粒径分布进行观测、分析,结合单株叶面积总量、年滞尘量、抗尘能力等指标计算树种的滞尘效益综合指数,为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6种园林植物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洒金桃叶珊瑚锦绣杜鹃红花檵木山茶夹竹桃广玉兰;2)供试树种的滞尘粒径分布范围主要在10~100μm,且PM_(10)占比最高;3)植物叶片上表面的微结构特征对滞尘能力起主要影响作用,且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沟壑数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城市园林绿地滞尘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绿地的滞尘作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综述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滞尘作用的机理、植物个体和群落的滞尘能力以及绿地滞尘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植物滞尘机理的多学科综合应用、植物滞尘能力测定技术标准化、植物耐尘抗尘能力以及城市滞尘绿地体系构建等研究方面应是城市园林绿地滞尘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历史,并根据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和美学原则,对城市道路绿化作用和功能分析,道路绿化的类型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以长沙市城市路网绿化改造为例,详细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及植物选用方式,对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功能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合"济南常用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研究"内容,将绿地的景观性与滞尘效果相结合,分析了城市绿地设计形式的参数和滞尘效应的关系,并探讨了绿地"景观+滞尘"模式的植物结构,有利于发挥绿地的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常用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济南常用园林植物40余种,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和滞尘能力相结合,研究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结果表明,因种类不同,乔灌木的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同种类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滞尘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交通绿化在城市建设滞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温州地区城市交通绿化PM2.5、PM10进行实测分析,总结温州地区城市交通绿化的滞尘规律,为今后温州城市交通绿化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筑环境绿化的功能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具有固定CO_2释放O_2、减弱噪声、滞尘杀菌、增湿调温、吸收有毒物质等功能。充分利用植物特性,进行建筑周边环境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等可以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建筑环境绿化还为提高城市绿地率提供了发展空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园林植物与建筑环境的配置手法,可以大大丰富城市景观,成为建设现代园林城市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安徽建筑》2020,(2):212-214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在城市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道路绿化具有一定的景观、生态和社会效益,在减尘、降噪、防眩、组织交通等方面均起良好的作用。科学合理设计城市道路绿化,使道路绿化满足市民需求,适应城市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就道路绿化的作用、设计原则、植物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城市街道中人群活动密集,其空气质量问题值得关注。为解决街道峡谷内颗粒污染物难以扩散的问题,探究垂直绿化净化街道峡谷空气的能力和策略。【方法】以垂直绿化的滞尘效应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实测、正交实验结合计算机软件数值模拟等方法,定量探讨垂直绿化在街道峡谷形态、相对风向、布局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滞尘效应,并比较各因素的影响强弱。【结果】1)街道峡谷宽度、布局方式与水平向布置密度对垂直绿化滞尘效应影响最强。2)垂直绿化更适宜布置在道路较窄的城市支路以及迎风时长较多的建筑立面。【结论】得出滞尘效应最优的因素水平组合,总结出垂直绿化滞尘效应最佳的设计策略与滞尘能力模型,并评估垂直绿化在武汉市的滞尘潜力,为垂直绿化在街道峡谷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3)
为探究利用近地面高光谱反演植被叶片的滞尘,分别获取北京城区的大叶黄杨、国槐、毛白杨、山桃和臭椿等5种典型绿化植被叶片样本的叶片滞尘量、光谱反射率和叶面积等数据。对5种植被单位面积滞尘量与除尘前、后各波段光谱反射率差值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相关性最大波段的滞尘反演模型,最后对拟合较好的反演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在780~1300nm波段,5种植被的滞尘叶片反射率均明显低于干净叶片;臭椿、国槐、毛白杨、山桃和臭椿的滞尘反演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04、0.435、0.482、0.682、0.129;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国槐、毛白杨和山桃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分别为0.706、0.638、0.82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119、10.607、4.361。研究表明,山桃的滞尘量反演模型精度最高,国槐和毛白杨较高,对于今后估算城区植被滞尘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路景观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造景中植物配植的基本功能、基本原则的分析,结合桂林市道路绿化中植物配植的实例对各种类型道路绿化中植物配植的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道路绿化是城市的门面,而植物配置的适宜与否决定了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介绍了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绿化的植物配置情况,分析了洋山港保税区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及对策,为今后洋山保税港区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着重测量了苏州市环线高架4种不同构架及其地面道路结构特点和地面道路绿化空间的光照强度,分析了这些空间的光照强度特点与不同种类植物对光强不同需求的关系,提出不同绿化空间适合种植的植物种类;调查了4种构架不同高架的地面道路绿化空间现有绿化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总结了不同构架地面道路绿化空间的光照强度与适合植物种类及其光反应特性;为高架不同构架的地面道路种植设计提供植物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筑垂直绿化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安地区为例,通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分别对外墙绿化建筑和外墙无绿化建筑的内外表面平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风速进行了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筑垂直绿化具有降低温度的直观感受作用,同时还有滞尘杀菌、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和城市热岛效应、以及降低夏季空调能耗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绿地道路的绿化覆盖率,优化城市园林绿地道路规划中植物景观布局效果,本文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地道路类型与周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遵循树种选择原则选择景观植物树种、设计纯林型绿地道路林带与混交型绿地道路林带的植物景观布局配置结构以及从横向空间景观布局与纵向空间景观布局两个维度对绿地道路植物空间景观布局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绿地道路的绿化覆盖率均达到36%以上,优于传统设计方法,符合创城市园林系列绿化覆盖率标准指标要求,布局设计效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9.
广东珠三角地区典型景观大道植物景观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新时期道路的绿化水平,建设生态效益好、景观效果佳的道路绿化带,以珠三角地区2条不同建成时间的道路绿化经典之作——东莞大道和深南大道的绿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其绿化的植物种类组成、配置模式、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了其异同点,结果表明,2条道路绿化具有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重视乡土植物应用与地域特色景观营造,群落结构丰富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路优异植物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从重视规整的人工造景模式向自然随意的近自然林景观模式演化。此研究结果可为珠三角地区的道路绿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练观萍 《四川建筑》2012,32(3):17-18,21
成都近10年来,道路绿化建设发展较快。通过对成都三环路北段道路景观植物的现状调查,发现道路绿化存在着品种单一、植物配置层次结构单调、道路绿化的植物生长不良,缺素症状显著、植物配置模式不丰富以及道路绿化的功能体现不充分等问题。故提出加大养护管理力度和实行生物多样性及采用乡土树种为主的思路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